反坦克侧甲雷
4月26日,俄军又在社交媒体上晒了一波战绩,他们在哈尔科夫附近的伊久姆地区缴获了一大批乌军丢弃的武器,当中最引人入目的自然是西方各国援助的各种“筒子”,用各种火箭筒和便携式导弹来对付俄军的钢铁洪流,而在这批反坦克装备中,还发现了罕见的DM-22 PARM反坦克侧甲雷。
▲缴获乌军一堆“筒子”
相比于只是炸断坦克履带的反坦克地雷而言,反坦克侧甲雷对坦克的威胁要大得多。相比于坦克的正面装甲而言,坦克的侧面装甲的防御能力要相对薄弱地多,而反坦克侧甲雷就是专门用来“打腰”的。
说是地雷,其实反坦克侧甲雷更像是一个自动化反坦克火箭筒,在架设完成之后当有坦克经过时,便会发射火箭弹向坦克对坦克的侧面进行打击,而此次从乌军手里缴获的DM-22 PARM反坦克侧甲雷来自德军,但并未在公开的德军军援当中,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反坦克侧甲雷交到了乌军手里。
▲德军PARM反坦克侧甲雷
PARM反坦克侧甲雷出自西德之手,原本就是在冷战时期针对苏联的钢铁洪流而研制的,结果东西是研制出来了,在1991年的时候都准备交付德军使用了,结果反坦克侧甲雷有了,但是苏联没了。
和地雷不同,反坦克侧甲雷不用埋在地里,而是架设在道路两侧,PARM反坦克侧甲雷由一具可折叠的三脚架,在折叠状态下三脚架刚好卡在弹体上的尾翼处,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单兵一只手拎着弹体上的把手就能带着这个不到20斤的反坦克侧甲雷到处跑。
▲一只手提起来就走
达到预伏地点后,选一个路边的乱石堆或是灌木丛,将PARM的三脚架展开并将弹体旋转至水平(可向下倾角45度),再将一根40米长的光缆铺设在坦克可能经过的道路上,当坦克经过光缆时产生压电信号,从而将PARM的火箭弹以120m/s的速度射向目标。
▲往草丛里一放
PARM反坦克侧甲雷的头部为炸高棒,用于控制聚能射流和坦克装甲板之间的距离以提高破甲效果,PARM 1的火箭弹战斗部内装有1.26kg的炸药(锥形装药),破甲深度能够达到600mm,足以击穿绝大多数坦克的侧面甚至引起弹药殉爆。
不过,由于需要通过光缆被动检测坦克,PARM 1是需要装电池的,大概能够维持40天,虽然时间到了也能通过专用钥匙取消战斗状态更换电池,但总怎么一直耗电也不是办法,于是PAPM 2则进化为了主动检测:平时让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当探测到坦克的声学特征后,将系统切换为活动模式。然后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坦克方位,再在坦克经过预设的射击路线上时开火。
▲PARM剖面图
由于不用再铺设光缆,PARM 2的射程也提高到了100米,并且对装甲的穿透能力也提高到了750mm。相比于只是炸断履带的反坦克地雷,反坦克侧甲雷对主站坦克的威胁要大得多,一旦击中可能就是车毁人亡的下场。
▲用火箭弹自制反坦克侧甲雷
苏军的钢铁洪流很大程度上拉动了二战时期和战后反坦克侧甲雷的发展,第一代反坦克侧甲雷基本是使用现有的反坦克火箭筒,用电缆或是拌线触发,比如美军的M24反坦克侧甲雷,发射的就是M28A2 HEAT火箭筒,一条30米长的电缆铺设在路上,当电缆上两端受到坦克两条履带的压迫时,火箭弹被发射出去击中坦克侧面。
▲M24反坦克侧甲雷
二战结束之后,反坦克侧甲雷得到了更大的重视,西方许多国家都开始研制制式、完备的反坦克侧甲雷,形成了百家齐放、种类繁多的第二代反坦克侧甲雷,西德的PARM1就是其中之一。
▲在路面上铺设电缆
比较有代表性的还属法国的F1反坦克侧甲雷,它并非是发射火箭弹的形式,而是通过药型罩和6.5gk的炸药形成高速金属射流破甲,射程范围80m,破甲深度70mm。在使用时,把这个像大灯一样的东西往路边草丛里一放,调整好角度后把绊线用直线或曲线的方式铺设在道路上,当坦克压断绊线后产生电信号触发引信。
▲英军使用F1反坦克地雷
但尽管对于第二代反坦克侧甲雷,不管是用电缆还是光纤作为起爆信号,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铺设电缆或光纤的过程无疑会增加布设反坦克侧甲雷的时间;二是用于探测坦克的光纤有可能被人员弄断而引爆侧甲雷,不仅违反《渥太华条约》而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坦克的命中率;三是持续性地通电、光电转换对侧甲雷的部署时间是个限制,如果超过部署时间未被按安全操作取回,一些侧甲雷将会进行自爆。
▲长长的引线
于是真正现代化、信息化的第三代反坦克侧甲雷便应运而生,不再铺设电缆或是光纤,而是通过识别坦克声学特征、雷达探测、红外感知等方式对坦克进行识别、路线预测和引爆。
比如波兰的MPB反坦克侧甲雷,和法国的F1地雷一样战斗部都是一个装药量巨大的圆筒,但是在战斗部下方安装了红外传感器和声学传感器,当检测到目标坦克的声学特征后激活红外传感器,由红外传感器判定最佳引爆时间,可破穿100mm的均匀装甲。
▲这玩意90斤
我国从1973年开始逐步探索反坦克侧甲雷的技术方案,目前国产新型反坦克侧甲雷就像是一个长了腿的智能化筒子,通过震动传感器感知坦克,并启动红外探测器监控坦克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当经过反坦克侧甲雷的发射路径上时向坦克发射火箭弹。
▲中国新型反坦克侧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