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美国近代以来最有钱的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比尔·盖茨、巴菲特、马斯克或者扎克伯格等近30年的新秀富豪。但要论影响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富豪家族塑造了美国百年。有媒体形容,这些家族接近于这座移民国家的“皇室”,予普通民众物质、精神激励。

靠石油致富的洛克菲勒家族,至今仍在影响美国乃至国际社会。家族第一代奠基人约翰·洛克菲勒,在1870年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1937年去世时,他的财富占美国GDP的1.5%。

洛克斐勒家族横跨三个世纪,目前已经产生了多位“富七代”,而第五代的长公主阿丽亚娜就是其中名气较大的一位。她的日常生活,仿佛是现实版的童话故事,职业上,她是一名服装设计师,除此以外,她还是位马术高手,擅长表演骑马越障。据称,她的个人资产达到30亿美元。



阿丽亚娜·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家族的足迹不止停留在慈善和教育上。联合国能在纽约“落定”,是该家族的出资功劳;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是以洛克菲勒家族两兄弟命名。州长、副总统、收藏家、银行家、外交家……纪录片《洛克菲勒家族》形容,只要是这一家族想做的,“他们的成员都会处在中心位置”。



与洛克菲勒家族同期崛起、齐名的,还有卡耐基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摩根家族等。他们均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发家,赶上了美国高速增长、野蛮与希望并存的镀金年代,又是社会不平等加剧最直接的参与者。

这些一夜暴富的富豪,能否延续多代的影响力,如同洛克菲勒家族一直思考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每一天都在成倍增长的财富”。



美国玫瑰,灿烂盛开

没从事慈善以前,美孚石油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在坊间被称为“资本主义最大怪兽”。这不仅是对其身为资本家的讽刺,也是对他铁腕无情商业手段的描述。



19世纪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数以千计的人前来开采石油,机器的滚滚浓烟飘荡在空气里。

从小对金钱敏感的洛克菲勒,提出了先于同行的判断:原油业发展空间有限,真正有前景的是炼油业。

他很快与化学学家合伙开炼油公司,在1870年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成立至今影响世界的美孚石油公司。



19世纪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

美孚成立头5年,他一边与铁路公司联合,令后者提高运费打击对手,一边收购克利夫兰全市的炼油商。不到9年时间,约翰·洛克菲勒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

1882年,美孚石油的力量已经膨胀到使得美国政府出台法律限制。针对此,洛克菲勒出台美其名为“托拉斯”的方法——旗下公司名义上不由同一人直接控制,但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上。他在19世纪末得以操纵上下游供应商,间接控制全美油价。



美孚石油公司


针对上述行为,约翰·洛克菲勒自诩为新秩序的先知,坚信垄断会给消费者福报。在布朗大学演讲时,他说:“美丽的美国玫瑰若要灿烂盛开,必须牺牲掉周围的新芽。”

同行对约翰已经闻风丧胆,那时流传一条生存经验:“一旦他下定决心,你最好卖掉自己的公司,因为总有一天它会归于美孚石油。”

凭借炼油,约翰·洛克菲勒在前半生便积累了花不光的财富。2006年,《福布斯》杂志参照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将历史上富豪的个人资产转化为当年的美元:结果显示,洛克菲勒总资产为3053亿美元,比当年全球富豪榜前10名加起来的总资产2774亿美元还高。



约翰·洛克菲勒的崛起,背后是美国经济飞跃、国力走向强盛的造富时代。多位名震美国的家族奠基人,也在同期积累了“第一桶金”——“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注意到南北战争后百废待兴的商机,在1865年成立了桥梁公司;在建桥梁的基础上,他大笔借债创立钢铁厂,用30年建起钢铁帝国。



约翰·洛克菲勒


得益于“淘金热”,“船王”范德比尔特也在这一时期搭建了纵横美国的船运航线和铁路线。到1877年他离世时,其铁路帝国拥有长度超740英里的线路,9000节火车皮掌控在家族手上。

重工业和商业的力量,塑造了美国经济社会的新面貌。卡耐基被经济史学家称为美国的“建造者”,19世纪末,以他名字命名的钢铁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年钢铁产量超过英国全国;而在范德比尔特的商业需求下,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应运而生。

1930大萧条时期,以家族命名的洛克菲勒中心悄然动工。这座有14栋大楼的建筑群,在9年后成为美国的地标建筑。70万工人为之动工,换句话说,他们都有了饭碗。



寻找权力和善意的平衡

名门望族的发家年代,美国部分学者称之为“镀金年代”。接受《时代》采访的历史学家内尔·欧文·佩林特如此解释:“‘镀金’不是黄金的颜色。‘镀金’是指覆盖在其他东西上的铜锈,是闪亮的外表和下面的腐烂。”

上述富豪也因此有了“时代特点”,佩林特表示:“镀金时代的标志之一是对财富的炫耀。而今天的美国富人不愿意暴露他们拥有的资产。”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饰演路易十六(左)


19世纪末震撼全美的一大名场面是:1883年,范德比尔特家族举办了一场化装舞会,并邀请了1000位宾客。这次舞会被《纽约时报》形容为“仙境”——客人们穿着装饰华丽的礼服,戴着引人注目的珠宝,一个个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

根据纽约博物馆的说法,“大多数当代的消息来源认为,这场舞会的成本为25万美元(约等于今天的600万美元)”。

但与此同时,资本的嗜血性和社会贫富悬殊,越来越被美国公众诟病。



19世纪末开始,约翰·洛克菲勒多次收到威胁信。很多人声称,要炸掉他的房子,绑架他的小孩。

20世纪初,饱受舆论压力的美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以分散财富,例如出台联邦遗产税、累进税制,并专门针对约翰·洛克菲勒家族的垄断,颁布了反托拉斯法。



1911年,美孚石油被最高法院判决违反法条,被勒令拆分为34家公司。

正在这一时期,顶尖富豪们开始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财富。纪录片《洛克菲勒家族》曾采访一位家族后代,他袒露心声表示:“我们中的很多人意识到,人生就是要寻找到权力和善意的平衡。”



卡内基则在出版物《财富的福音》一书中指出,取得财富的人应该激励“善良勤勉的穷人”自救,因此慈善捐赠有7个最佳领域:大学、免费图书馆、疾病防治机构、公园、音乐厅、游泳池等。

受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20世纪初期,约翰·洛克菲勒宣布成立慈善基金会。资金雄厚的基金会很快在世界范围发挥影响。一个重大举措是,基金会刚成立不久,派出顶尖医学教育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奔赴中国,经考察决定,在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因此成立。



1921年参加开幕典礼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成员及各国医学专家

1921年初秋,约翰·洛克菲勒独子小洛克菲勒一行人乘坐跨洋游轮,出席协和医学院开幕式。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各地的杰出访问学者、科学家汇聚一堂。小洛克菲勒发言称,希望“西方所能提供的最佳医学,永远扎根于中国的土壤”。

如历史学家内尔·欧文·佩林特总结的,这一时期的资本家“并不只是强盗大亨和富有的人,他们的出现并不全是坏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非常强大”。

信托基金避免纠纷

比起最大程度地利用财富,如何让财富代代延续,是富豪们终其一生担忧的命题。

《从你的孙子那里借来的:百年家族企业的演变》作者丹尼斯·杰夫总结,大多数顶级富豪希望延续身份和地位。“他们不会说‘等有钱了,我们都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了’,而是把财富投资给下一代,建立伟大的家族。”

在研究世界超20个富豪家族后,丹尼斯·杰夫发现,各大家族倾向于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不止于股票,“通常(家族)到了第四代,他们往往拥有两个、三个或更多的私企。同时投资众多房产”。



洛克菲勒父子合影


信托基金是洛克菲勒家族交出的答案。1934年,小洛克菲勒为妻子和6个子女(第三代)分别设立了6亿美元的信托基金,受托人为大通国民银行。1952年,他又为孙辈(第四代)设立总计1亿美元的信托基金。这些基金基本平均分配,避免了富豪家庭纠纷。

据报道,洛克菲勒基金会资产规模已从创建之初的1亿美元增至21世纪的超40亿美元,主要投资证券,也涉猎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

成功的财富保存,促进了洛克菲勒家族影响力的扩大。小洛克菲勒育有一女五男——他们被美国媒体称为“处在(美国)中心位置”的人。



大姐芭布斯和大哥洛克菲勒三世主要投身慈善,老二纳尔逊则最常在公众场合露面。他在1959年至1973年担任四届纽约州州长,主张投资和改善基建,并于1974年至1977年辅佐共和党籍总统福特执政,做副总统。

“老幺”戴维也拥有至今未破的世界纪录——世界最年老的亿万富翁。在2017年逝世时,他享年101岁。一长串的职称才能描述他的生平:先后开过70家银行;生前控制泛美、环球、东方等美国前五大航空公司;执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几十年间,他会见了200多位外国领袖,包括中国总理周恩来、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等。



1973年,中美两国还未正式建交,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银行家身份的戴维·洛克菲勒碰面。在这次交谈中,戴维惊讶于周恩来对洛克菲勒家族“多得叫人吃惊的了解”,两人随后就国际经济和货币形势交谈甚欢,直至凌晨1时。

戴维的中国之行促成了中美早期的金融合作,大通曼哈顿银行亦成为中国银行在纽约的代理行。



戴维·洛克菲勒


由于第三代家族在美国和国际间的影响力,2017年戴维逝世时,《纽约时报》评论称,在这个快速沉寂的家族中,他可能是最后一个在世界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成员。

对于家族的起伏与延续,丹尼斯·杰夫研究后的结论是:绝大多数家族仍遵循“富不过三代”的定律,得以传承下去的是少数。

严格的家规和家族传统,被解读为洛克菲勒家族精英辈出的缘由。戴维·洛克菲勒的女儿(第四代)佩吉·杜兰妮受访时表示,家族重视理财教育,很小时她“被要求零花钱的10%要捐出去”。



阿丽亚娜·洛克菲勒(第五代)与爷爷戴维·洛克菲勒


而影响多位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一生的座右铭,是老约翰·洛克菲勒对自己的总结:“我从小就被教导既要娱乐也要工作,我的人生就是一个悠长、愉快的假期;全力工作,尽情玩乐,我在旅途上放下了一切忧愁,而老天每天都善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