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丹佛市向华人道歉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市长迈克尔·汉考克签发公告,正式为1880年当地发生的排华事件向华人社区道歉。汉考克说:“这是科罗拉多历史上可耻的一章”。到目前为止,丹佛是美国第五个为其排华历史道歉的城市。



 

1880年,丹佛市发生了激烈的排华运动。3000多名白人冲进当地唐人街,烧毁了那里的中国建筑,还将一位中国的洗衣工人当街处以死刑。



1880年丹佛排华事件

此后,华人被赶出了丹佛市,美国也出台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该法案禁止华人在美国拥有房产、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禁止华人妻子儿女移民美国、禁止华人在政府任职、选举等等。

 

一直到1943年,这个法案才被废除,那是因为当时美国和中国在二战中属于同盟国,没有这样对待同盟国的道理。但是,美国官方一直没有对这种立法排华的行为道歉,一直到2012年,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以立法形式向曾经的《排华法案》道歉。

 

而在发生过恶劣排华事件的丹佛,一直到142年后,道歉才姗姗来迟。

 

多年以来,对于美国的这场“排华运动”,有着非常多的历史研究和解读,得出来的一个公认的观点是:《排华法案》之所以会发生,是美国工人阶级日趋高涨的排华情绪,被资产阶级政党利用的结果。

 

美国工人阶级为什么会有日趋高涨的排华情绪呢?那是因为华人们能吃苦,工资又要得少,自然就抢走了他们的工作。这些美国工人虽然工作没了,但手里还是有选票的,想要拉拢他们的政党,就迎合放大了这种情绪,华人们也就成了出气筒。

 

这的确是《排华法案》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真的只是如此吗?

 

如果我们仔细去研读那段历史,你会发现,在这背后的一个最深层的原因,那才是美国这个以“移民立国”的国家,会专门立法来排挤华人移民。



 

2、

美国排华最深层的一个原因

 

这个最深层的原因,就是美国政客们不想让当时的华人获得选举权。

 

1868年,为了能够招募更多华工来美国工作,美国政府和当时的清朝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规定华工们如果愿意常住美国或入籍,都不得阻止。

 

这个条约签订后,大批华人前往美国,到了《排华法案》出台的前夕,美国大约有十万华人。

 

当时美国的政客们就担心,如果这10万华人都选择加入美国国籍,那他们不就一下子有了选举权了吗?

 

十万张选票,在今天看来似乎不算特别大的优势,但那是19世纪末的美国,人口只有6000多万,妇女都是没有选举权的,黑人名义上有投票权,但一些州给黑人投票设置了种种障碍,真正能够去投票的只有白人。

 

而在美国的十万华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男性,最让美国政客们忌惮的,是华人的信仰和价值观与他们完全不同。所以要不要继续给华人入籍的权利,就成为了当时美国政客们迫在眉睫,必须要讨论的事情。

 

当时也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给华人入籍的权利,另一派则坚决反对。

 

支持的一派,理由是华人非常容易被管理,而且美国也需要廉价的华工。

 

支持派发言说:“这样的人数怎么会造成威胁?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易于治理的民族……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中国人加起来还不超过我国人口排名第十六位的城市。加州的全部华人加起来还不如上海租界里的多,我们在上海只派了一百个警察就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为什么在加州就会成为问题呢?”

 

但这样的发言并没有说服大多数美国人。

 

坚决反对的那一派,代表人物是曾任众议员、众议长、参议员并多次竞选总统的布莱恩(James Blaine),对于将华人排除出公民权利。

 

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让中国人加入美国籍,因为他们无法融入美国。他们长相不同,穿着不同,饮食不同,语言不同,我们根本听不懂。换句话说,他们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既然无法融入,他们就不应该享有归化权和成为美国公民的权利。

 

他还留下一句名言,在当时美国非常有煽动性:“我们今天必须做出选择:是要一个基督教的太平洋沿岸,还是要一个孔夫子的太平洋沿岸。”

 

这不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

 

这套说辞已经将排斥华人上升到了美国国本的层面上了,在当时是非常能够挑起美国人对华人的负面情绪,而且在对华人进行排挤和暴力行为时,还会有一种是为了国家的“正义感”。

 

历史上几乎所有针对某一族群的排挤,都是这个路数。先对其污名化,再抢占道德制高点,以“多数人的正义”去做那些不义之事。



《排华法案》纪录片

 

3、

选票,

才是华人要争取的真正权利

 

说到底,华人不管走到哪里,选票才是最应该争取的权利。

 

这里的选票,并不仅仅指狭义上的投票权,而是在政治上的影响力。

 

2012年美国为曾经的《排华法案》道歉,背后的推动者正是积极参与政治运动的华人。

 

2010,美国华人委员会主席薛海培和美国众议院议员赵美心,起草了一份《排华法案道歉案》,再联合了165个华人团体在请愿书上签名,递交给美国的众议院和参议院,这才推动了美国的道歉。



薛海培 赵美心(中)

美国华人这近200年的历史,用著名的海外华侨研究学者庄国土的话说,叫做“从移民到选民”。

 

1965年之后,美国解除了移民限制,给了中国每年2万个移民名额。到了70年代,华人开始大量参与美国政治。

 

在华人集中的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先后有多名华人在司法和政府部门任职,比较出色的有旧金山市公务委员和法庭法官郭丽莲;纽约市人权委员会委员陈兆琪 ; 纽约市职业局副局长方鸣 ;纽约市司法警长李卓生 ;洛杉矶市法官曹秉常、叶成 ;洛杉矶塞里托斯市参议员,也是后来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

 

再到后来,更多的华人进入政坛,位置也越来越重要,比如美国的能源部长朱棣文,交通部长赵小兰,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当然,最近几年还出来一位参选美国总统竞选的杨泽安。尽管他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权力,但这种积极参政的行为还是值得肯定。



2021年,还有一位当选了波士顿市市长的吴弭。



近200年的华人史,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的排挤和歧视下,华人只能在美国求生,不敢奢望其他。但是随着华人参与政治越来越多,从移民成为了选民,就不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总有一日,华人将会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族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