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打自己的脸,又何妨?

昨天(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电视上说,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值得考虑”。

就在耶伦说这话的前一天,白宫主管国际经济事务的副国安顾问戴利普·辛格(Daleep Singh)也公开说,应该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想必大家还记得,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起初是对1300多种中国商品(涉及金额500亿美元)加征关税。

随后,贸易战迅速升级。

在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对价值达37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7.5%~25%的惩罚性关税。

现在,连续两天,美国政策层两个重磅人物发声。

看来,美国很快就会主动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了。



相关新闻报道

为什么美国这个时候要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呢?

实际上,美国从中国买买买,根本就停不下来。

最尴尬的事情就发生了:

美国从中国买的商品越来越多,创下历史纪录。

连彭博社都纳闷,好像贸易战没发生,关税没加一样。



这次不是拜登政府“良心发现”,而是美国快扛不住了!

当初特朗普关税大棒舞得虎虎生风,但最遭殃的,却是美国人自己。

收了关税,这个成本总要有人承担。

去年,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有个测算,美国政府加的关税,其中差不多有93%是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买单,只有7%左右由中国承担。

而且,即便是像洗衣机等很多中国商品对美国出口放缓了,但美国人自己不生产,还是要进口。

找谁进口呢?墨西哥、越南、印度之类的国家。

这些国家因为工人素质低、配套差、交通运输不便,所以生产成本更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开过一次听证会,有个名叫Regalo International LLC的厂家,专门生产婴儿门、儿童加高座椅和便携式游戏围栏。

该厂家的代表在会上就说,把生产转移到越南的产品报价,要比中国生产的成本高50%,墨西哥的报价还要更高。

而且,一些商品,除了中国,根本找不到生产厂家。

美国有个测算数据:关税可能使普通的美国四口之家每年多支出767美元的花费。



美国一家沃尔玛超市内部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新冠疫情大暴发后,美国大发钞票,疯狂刺激经济,又遇俄乌战争。

现在,还面临着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美国遭遇40年来最严重通胀。

今年3月,美国CPI环比上涨1.2%,同比增长8.5%,同比涨幅创198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也是美国CPI连续6个月超过6%。

你可以算算账,这样的物价该有多让人绝望。

美国的普通人,更能感受到切切实实的物价飞涨。

相比一年前,美国服装价格同比上涨6.6%,食品价格上涨8.6%,牛奶、面粉、糖也在涨,食用油的价格就更离谱了,是之前的三倍。

物价涨,民调跌。

根据民意调查,拜登的总体支持率已经跌至40%,创下就职期间的最低水平。



而且,还有预测,如果解决不了疯狂的通胀,拜登所在的民主党在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中,会丢掉国会多数席位。

所以,拜登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商品来“救火”。

一意孤行加关税的是美国,现在降关税的也是它。

有点自己打自己脸的意思。

对中国是好事。

但换个角度看,抢救经济的确是应该关心的问题。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自己打自己的脸,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