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6个月时间里,3名航天员和地面的航天工作者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进行了2次太空授课、首次实现4个航天器组合体在轨飞行、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时长新纪录,就连此次返回也是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
虽然神舟十三号任务取得了很多成就和突破。不过说实话,要是没有看到新闻报道,很多人估计之前都已经忘了我们还有3名宇航员在太空里。不过毕竟和太空里比起来,地面上实在热闹太多了,无论是万众瞩目的冬奥会、出人意料的俄乌冲突还是持续肆虐的新冠疫情,似乎都会比几百公里外的三个太空人,更能吸引眼球。
说实话,尽管“忘了太空中还有三个中国人”更多的是调侃,但是航天和太空探索活动获得的关注度,确实在全世界都在不断下降。
尽管如此,昨天B站发布的一支视频还是引起了全网的注意。
视频中记录了无数中国年轻人追逐星空的的浪漫和努力,为了能够仰望星空,他们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当现代的人们不断被生活所困,不断被手中小小的屏幕吸引,还会有人继续仰望星空吗?
为什么B站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会选择在这个时点,在视频中追问:如果未曾仰望星空,我会是什么样子?
因为如今公众对于太空热情的下降,在半个世纪前是不可想象的。
1957年8月,3次发射失败后,1957年8月21日第四次R-7导弹发射终于获得成功。相信很多《红色警戒》的玩家都会对它的造型非常熟悉,因为游戏里面威力巨大的苏联核弹的原型就是R-7导弹。
1957年10月4日,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人类首颗环绕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 1)在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就是由R-7火箭送上太空的。
这次发射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阵营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要知道,就在两年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才通过通过白宫新闻秘书宣布,美国会在于1957年—即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这项殊荣本是囊中取物,结果苏联不吭声直接把卫星给打到天上了,可以想象美国人当时心情是多么崩溃。
▲1955年7月29日美国宣布将建造和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之后,尽管艾森豪威尔表示“卫星本身一点也没有引起我的担忧”,纽约股市还是发生了暴跌,“自珍珠港事件以来,没有一次事件在公共生活中引发如此大的影响,”历史学家沃尔特·A·麦克杜格尔(Walter A. McDougall)在书中写道。美国的技术水平、军事和政治信心,甚至是价值观都受到了质疑。
为了找回场子,美国仓促准备了一颗人造卫星——“探测者1号”,并在1958年1月31日利用“朱诺一号”运载火箭将其送上了太空。但其质量仅有8.2千克,被赫鲁晓夫揶揄为“发射了一颗柚子”。
1958年7月29日,艾森豪威尔正式批准成立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并且批准了水星计划——既然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没戏了,那就争取第一次把人类送到太空。
1962年2月,水星计划的确把美国人也送进了太空,只不过这时候加加林已经从太空返回地球八个月了。
▲水星计划的载人发射
一系列的落后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苏联发射卫星成功直接改变了整个冷战的发展,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太空竞赛拉开了帷幕。
1966年,美国整个联邦预算的4.4%都给了 NASA,这直接让NASA在十年内共进行了17次阿波罗任务,在1969年至1972年期间实现了6次载人登月。在如今看来,这种投资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而仅仅是1966年一年时间,苏联就实现了人类首个月球探测器软着陆、首个金星探测器硬着陆、首次人造卫星绕月飞行。
▲NASA经费占联邦预算比例变化
只不过这样持续的海量投入终究持久,1975年7月17日,前苏联的联盟19号和美国阿波罗18号对接,国际意义上的“太空竞赛”正式结束了。
难怪很多人觉得80年代后人类的太空探索陷入了停滞,不是没有理由的。
就在美苏太空争霸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艰难地起步。
苏联发射卫星也对中国造成了很大震动,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全会上表态:“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但是,苏联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才刚刚发射自己的卫星,刚成立的新中国想要从零开始搞卫星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当时中苏之间签订了“新技术协定”,1957年12月24日,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乘坐专列来到了中国。
▲1956年2月苏联援助P-1导弹
事实证明,完全依靠外部的协助不可能成为航天大国。1960年,苏联决定撤走全部援华专家,并带走了全部图纸。1960年6月,在最后一批苏联专家撤走的前一天晚上,中方技术人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苏联专家的住所,想借送行的机会,请教一下有关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等问题。但一直聊到深夜,苏联专家没有吐出有关这些问题的一个字。
就在苏联专家撤走17天后,中国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苏制P-2导弹。两个月后,中国第一枚仿制的火箭“东风一号”也成功发射。
当然,如果事情真的这么顺利,那就不是科学研究,而是爽文了。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点火升空十几秒后就横过来了,中国的第一批火箭制造者们第一次看到火箭倒栽葱的场面。一直到两年后的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才连续三发都取得了成功。
很多对神舟发射习以为常的中国人无法想象当时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艰苦。
1960年2月19日,T-7M火箭首次发射,当时火箭还是用人力吊上去的,“在南汇,我们要把火箭吊上去。我们没有吊车,就是用那种辘轳,用绳子绞上去。”
▲1960年,T-7M火箭矗立在上海南汇县老港镇20米高的发射架上
1970年1月30日,在决定“我们也要搞卫星”的12年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终于成功进入了太空,中国成为除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外,第五个能用自己的火箭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
在第一颗卫星上天之后,中国的航天之路才刚刚开始,并在跌跌撞撞中坚定地向前发展。
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失利,一年后第二次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家。
很多人对中国航天的认识都是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开始的,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从载人航天到出舱活动再到建设空间站的飞速发展。但是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是1992年正式启动的,到真正实现,也差不多是10年时间。
近些年的中国航天的辉煌,让很多人难以体会曾经的筚路蓝缕。而如今,就连这样的日新月异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
在2022年的今天看来,航天的魅力似乎正在逐渐消褪,这不是说已经没有人关心航天科技的进展,而是它似乎失去了让全世界如痴如狂的吸引力,至少已经不是聚光灯的焦点。
尤其是在21世纪之后,互联网技术成了新时代的宠儿,人类开始谈论5G、VR、人工智能甚至是元宇宙,航天两个词仿佛带着一种工业时代的笨拙。
2012年11月的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的封面图是第二位踏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满面愁容的巴兹·奥尔德林下面是这样一句话:“当年你向我许诺了殖民火星,结果我现在只得到了Facebook。”
很显然,心怀忧虑的不只是巴兹·奥尔德林。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一直认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危险,甚至是一个陷阱,“当我们什么都能用VR得到了,我们宅在家里,哪儿都能去了,太空也能上了,我们干吗还要争着去上太空,这是IT技术很危险的地方。”
另一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确实有很多人觉得与其探索宇宙,应该优先解决地球内部的问题。
但无论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地球人,这种从外转向内,甚至觉得太空探索已经慢下来、可以慢下来的想法和趋势都非常危险。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的太空竞赛虽然火药味淡了不少,但是远没有到达“停滞”的状态,也绝对不能停下。
除了中国的航天进程在稳步推进之外,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航天发展规划,其中美国的动作尤其多。
2017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宣布将实施阿尔忒弥斯计划,其目标是在2025年前将美国航天员送上月球。201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太空商业自由企业法》,明确宣布太空不再是“全球公地”。2019年12月20日,特朗普签署了《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太空军正式成为美国第六大军种。
而就在4月12日,普京表示,就算顶着西方制裁俄罗斯也要恢复月球探测计划,“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以及外界阻碍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企图,但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坚定不移地按照计划前进。”俄罗斯上一次登月任务“月球24号”(Luna-24)则要追溯到1976年。
▲普京访问俄罗斯远东的东方航天发射场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不仅不能放松航天发展,反而要加快追赶的步伐。
▲世界各系列火箭对比
而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跟上个世纪相比,航天技术的发展确实慢了下来,特别是跟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巴兹·奥尔德林和刘慈欣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在刘慈欣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跟核战争一样,都是文明发展的“筛子”,“大多数人自我满足了就不会再有创造力了,只会沉沦和堕落下去。”有不少人会认同他的观点,在2000年的科幻小说《计算中的上帝》里,作者也做出了类似的设想。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更多科幻作品上面。曾经让人们痴迷的作品是《星球大战》、《星河战队》、《2001太空漫游》,之后《黑客帝国》、《失控玩家》乃至《赛博朋克2077》越来越成为话题的焦点。
当然,整个人类文明是否已经开始向内转变依然还有争议,但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确实需要回答一个新的问题:文明究竟应该向内还是向外。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如何避免核战争。
但是先驱和思考者能够指出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却不在他们身上,真正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是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
B站的年轻人在《追星星的人》这支片子里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仰望星空这件事,不能停。
简陋的条件丝毫阻止不了他们的热情,UP主@爱折腾的小学生亲手用排水管制作出114口径900焦距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成功看到了月球的环形山。
为了避开城市灯光的干扰,UP主@-LKs-和UP主@巡天者叶梓颐把望远镜搬到了大庄科的野长城,成功拍到了木星的斑斓条纹和土星的壮丽光环。
这样的热爱也离不开中国科幻创作者的努力和感染,很多人都跟UP主@爱闲聊的太行上一样,从小到大购买的《科幻世界》能够铺满整个地板。在这里,他们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连载的《三体》,也看到了群星璀璨的中国科幻作品和它们描绘的奇妙未来。
有时候,这样单纯的好奇和热情会在不经意间创造远超想象的奇迹,UP主@Nemo404在追逐星星的第一个年头,就发现了一颗250万光年外仙女座星系的新星。
而正是中国航天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拥有星辰大海的梦想,所以在@巡天者叶梓颐的视频里,当中国天和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时,每一个围观的普通民众才会激动得语无伦次。
有意思的是,尽管刘慈欣非常担心人类对宇宙失去好奇心,但是在B站上,粉丝自制的同人动画《我的三体》却几乎得到了年轻用户清一色的好评。
▲《三体》中经典的“不要回答”名场面
2016年,刘慈欣在小说《不能共存的的节日》里,将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定为人类的诞生节,又将小说中人与电脑实现连接的2050年10月5日确定为人类文明的流产节。
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人类整体而言,让年轻人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如果真的有一天,年轻人不再关心殖民火星,互联网的世界就能让他们得到满足,那人类才是真的失去了未来。
至少,从B站这些充满激情的年轻人身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担心并没有成真。而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航天发射现场。“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说过,“我相信,依靠这支队伍、这批人才,我们的航天事业一定可以冲到和世界航天大国并驾齐驱的位置。”
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激励了更多年轻人去仰望星空,去探索宇宙。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在全世界都陷入迷茫的时候,更需要人们把目投向长远的未来。
只要还有年轻人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中国航天人、人类航天人仰望星空的精神和梦想就会不断传承下去。就像《献给追星星的人》里说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太空,但总有人正在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