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看到了不少关怀货车司机的暖新闻。随手在微博上一搜,就看到了这些内容:

51岁的货车司机张义文,在上海嘉定区浏祥公路边生活已经12天了。报警后,警方指定村民每天为他送上盒饭。

在山东菏泽东明村,当地村民已经连续3天给被困高速公路的货车司机免费送饭送物资,司机接受采访时直呼:“山东人就是好。”有几十名司机,因为疫情防控,已经在那里滞留3天了。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苏州。苏州热心网友给苏嘉杭高速上被困的货车司机送去了500份饭菜——如果每个人领一份的话,堵在那里的司机朋友应该有数百人。

这些新闻都让人感动,尤其是一些视频中展示的场景,送饭的群众还要克服地形阻隔,用棍子挑着馒头,才能“突破”高速公路的隔离带。

但再想一下,这些“暖新闻”的背后,也都有让人心酸的一面:很多货车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已经困了相当长时间,弹尽粮绝,再不救助的话,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

这些暖心场面,也证实了一件事: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货车司机可能迎来了最艰苦的生活:网上流传的一些地图截图显示,从长三角到山东乃至河北,很多高速公路的出口都处于关闭状态。

交通运输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该部网站4月11日13点40分发布的会议通报指出:“部分地区对货运车辆采取层层加码、一刀切的通行管控措施,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关停,部分公路防疫检测站拥堵,造成货运受阻、物流不畅,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受到影响,社会各方高度关注。”



在视频网站上,来自“卡友”的求助和呼吁,是近两周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货车司机们普遍反映,“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一不小心核酸超过时限,就无法下高速,当然也无法再退回去做核酸补救。在社交媒体上,被困在高速路上的卡友比比皆是。

上海疫情开始后,各地都加强了防控措施,这看起来很有必要。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层层加码”到了荒谬的程度。

有地方宣布全员核酸,居民在家“静止”,而在通知中同时透露,该地区并没有出现病例——这只是在进行事先防范。在这种思维下,货车司机成为受伤最深的群体之一。很明显,他们是流动的,而流动会带来“风险”,要阻止“输入风险”,最严厉的措施无疑是不让他们进入。这可能就是刚过去的周末一些地方封闭高速出口的“逻辑出发点”。

但它明显违背了科学和防疫常识。卡车司机在出发前,已经按要求做了核酸,沿途路过的每一个服务区都会查看核酸,虽然各地要求不一,有的是“48小时以内绿码”,有的则是“24小时绿码”,不管如何,一个能够出示绿码的卡友,是可以信赖的;频繁做核酸的他们,倒可能是“最干净的群体”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还采取封闭高速出入口的极端办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高速公路看起来难道是一个“方舱”?货车司机们要“闭门隔离”,吃喝拉撒都在车上,甚至无法到服务区进行补给。

很多货车司机在购车跑运输的时候,都背上了贷款,扣除掉油价上涨的因素、罚款的影响,他们本就是艰难经营的个体户。最近一些地区的“加码”,更让他们成为高速公路上的流浪者,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有问题——这才有了各地组织群众到高速公路上送饭的暖心之举。

人们无法对“卡友”的个体生存处境无动于衷,同时,大量货车滞留在高速公路上,对物流的影响也是致命的。这些货车司机是城市生活重要的补给线,以往一两天就能送到的货物,现在可能要一周;甚至,能送到就算幸运了。有很多朋友已经感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一份聊天记录显示,蔚来汽车的高层发朋友圈表示,他们的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因为零件无法运输。

从逻辑上看,更严重的影响很快就会浮现出来:由于物流不畅,很多生活物资不能及时送达,势必进一步推高运输成本。可以预期,很多商品将面临涨价的压力,而这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是雪上加霜。

因此,交通运输部专门召开会议保通畅,强调要做到“一断三不断”——在阻断疫情传播的前提下,做到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就是看到了这种潜在的危机。

一些地方到高速公路送温暖,这样的温情当然值得点赞,但我们还要追问那些货车司机为何会滞留在高速公路上?光是送饭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让他们获得行动的自由。

国务院昨晚发布文件建设“统一大市场”,不管如何理解这个“大市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要尊重:只有保持物流通畅,才能形成一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