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 (ID:pic163),作者:马克吐司,编辑:白白,文章配图、头图来自:作者供图
七七是一个住在海口的年轻店主,在开始做餐饮之前,她做过游戏策划、记者,更主要的身份,是斗鱼上的主播。
从2016年开始,她在和朋友合开的网吧里直播打游戏和聊天。直播间为她积累起人气,她的微博粉丝超过20万,最多的时候,她一天拿到的打赏超过1000元。
2021年,网吧倒闭了,新的工作迟迟找不到,家楼下的商铺正在招租,她决定租下来,开一家小吃店,“找点事情做”。
一开始,七七没有指望这家店赚钱——店的位置不算好,在一个小区的巷子深处;最初只有一个菜色,咖喱饭。她对开店的设想是每天早上熬一大锅咖喱,满足一整天的需要,来订单之后只需要炸菜码,闲暇的时间很多,可以继续直播。
但是很快,开店这件事超出了她的预期。她需要面对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食材价格的上涨,外卖平台的计价规则,以及和骑手顾客之间的关系。这些频频爆发的问题把七七迅速甩入“现实世界”,像是日记一样,她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上“吐槽”成为一个外卖商家的日常。这些“吐槽”为我们揭开外卖规则的一角,也记录了一个女孩如何从线上走到线下世界。
以下是她的自述。
一、成为外卖商家
2021年7月,我在我家楼下开了家小吃店。
开店的契机很偶然。疫情之后,我之前做直播的网吧倒闭了,又一直找不到新的工作,刚好我家楼下的洗衣店老板跑了,房东在找新租户,房租很便宜,我就决定租下来。
我以前沉迷经营类游戏,一直想象能不能拥有一家自己的店。我对那家店的设想也是游戏式的,像是日本的一些小店,不扩张,不抢眼,只做几样拿手的菜。做什么菜呢?就做我自己爱吃的,简单的。我爱吃日料,所以决定做简单的咖喱饭。
以前去日本的时候,朋友带我去拜访过做咖喱的名店,我当时向主厨请教诀窍,他告诉我,重要的步骤就是先把蔬菜用榨汁机榨成汁,再加肉炖一大锅汤,然后把这个很浓郁的高汤跟咖喱混合在一起,做成咖喱,而不是简单的水加咖喱块。
店里面需要装修,还需要办各种营业执照,在等待开店的一个月里,我就一直在家里练习煮咖喱。我给我们店定下三道菜色:咖喱猪排、咖喱鸡排、咖喱肥牛。这家店在海南大学附近,大部分的餐饮店都是配合大学生的口味:麻辣烫、烧烤、快餐之类的,均价在十几块。我当时想做出差异化,考虑到这附近还有一些政府单位,房价也是海口比较高的地方,我决定把价格定得高一些,三十几块。
我没打算指望这个店本身赚钱,我想的是一边开店一边继续直播,直播的工资和打赏会比开店挣的钱多很多。
刚开店的时候生意的确一般,一天只有零散的几个客人,外卖一共十几单。我早上起来把咖喱提前煮好,就可以把直播打开,在出餐的时候站起来炸一块猪排或是煮一下肥牛,再坐回去。
我还维持着之前的作息,凌晨3点睡,中午一两点去店里,晚上10店闭店回家。对于一个之前不是坐着就是躺着的人来说,开店还是太累了。我基本上是开一天店休息一天,“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我们店的客人都评论说:“这个老板特别任性,他们家像是稀有精英一样,要一直刷才能刷出来。”
这样的节奏持续了三个月,我妈看不过去了。她之前和别人合开了一家餐饮店,因为疫情倒闭了,就开始天天跑到店里来监督我开店。我的生活节奏终于规律了,每天9点半起床,10点开店到晚上10点,中午固定午休一个小时。
我妈不会做菜,来了之后就帮我处理肉和蔬菜,我们店里的菜色越来越多。一个月之后,一天的外卖数量超过了30单,到现在,基本稳定在50单左右,我越来越忙,也没时间直播了。
二、两毛钱
在做菜之外,更多具体的问题浮现出来。
首先,我需要处理和外卖平台的关系。
外卖平台衡量一个商家有很多指标,比如“营业时长”、“高峰营业时长”、“出餐超时率”等,都会影响到店铺评分,继而影响流量。平台的商家后台有很多活动和服务,商家花钱购买后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比如提升曝光量,在顾客的页面上优先显示。刚开店的时候,我很喜欢研究它们,觉得像是在玩一个经营策略类游戏,阅读的是道具说明书。
忙起来之后,我就没时间研究了,但是外卖平台在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经理,他们会主动来联系我们,让我们参加平台的活动。
民间的“供应商”也有。我的店在外卖平台上线一个星期后,突然连续收到两三条差评,内容都很诡异,说我们的东西不新鲜,吃了拉肚子,语气机械得不像是人打出来的。与此同时,我开始收到从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说只要我付钱,就可以帮我消除这几条差评,还可以帮我“刷单”(大量买店里最便宜的食物,再打好评),把店的评分刷上去。我拒绝之后,对方开始咒骂我,诅咒我的店开不下去,说会“弄死”我的店。
没想到,类似的事情反复发生。这样的电话总是一波一波地来,每波持续一个星期。那一个星期里,我每天都会收到七八个骚扰电话,与此同时,会有一个固定的收货地址点我店里最便宜的东西,再给差评。我被这些骚扰烦得不行,固定电话打来的就不接了,但手机打来的无法避免,因为你会担心漏接顾客的电话。
我向外卖平台申诉,试图消掉这样的恶意差评,但是很难。有的平台可以通过我80%的申诉,有的则一次都没有通过。
去年,发生了一件对我影响很大的事。起因其实很简单,一个客人配餐点了可乐,但是外卖员只拿了饭,忘了把可乐拿走。我过了大概1分钟后发现了,马上打电话给骑手让他回来拿,但他因为系统派单的关系,根本没时间返回。当时对方的态度非常差,我们大吵了一架,我向平台投诉了他,然后打电话给客户解释退款。
但退款时我发现,我这一杯可乐收5块,但是我要给顾客退5块2。我想不通,为什么平台中间还要赚两毛钱?相熟的骑手告诉我,骑手被投诉需要交200块的罚款,但这个罚金不会给我,也不会给客人。也就是说,我、骑手、客人三方都受到了损失,但是最后罚金都给平台了,还多赚了我的退款。
我发了微博吐槽这件事,很快被转发了超过6000次,还上了热搜。评论区都是忿忿不平的外卖商家,我渐渐意识到,平台始终是倾向顾客的。
开店之后,我逐渐变得“斤斤计较”,要关心很多以前根本不关心的事情。
比如油价。我们店的油炸食物多,用油量很大。前段时间,我看到朋友们都在转一张图,上面写“因油价持续上涨,从3月5日起,本店油条上涨价格为2.5元/条”。大家都把这当成一个梗,但是我知道,是真的涨价了。
去年7月刚开店的时候,一箱起酥油的价格是160元,到今天已经涨到了240元,主要的涨幅就是在俄乌开战之后,从190元涨到了240元。
起酥油的原材料是棕榈油,主要产自东南亚,因为便宜,成为大家开店油炸的主要选择。刚开店的时候,我每天都换油,一箱只能用不到三次,现在价格太高了,我只能根据油的状态,两天甚至三天才换一次。
比如天气。海南的台风天多,一旦来了台风,骑手就会迅速减少,我需要自己开车去送外卖。担心不好停车,我一般把车停在小区门口,自己拿着外卖步行进去。有一次没注意,刚走进小区,发现水已经淹到了我的膝盖,脚下什么都看不清,也只能硬着走,把外卖交给客人。
我的生活也节省了很多。我从前没有存钱的习惯,但开店之后,每个月都要算账,每次我都心惊肉跳——前5个月都是亏的。我的生活质量下降很多,以前做菜也买橄榄油,健康,但现在就在店里做了,以前护肤都用3000块的,现在就用200块的。
三、不做玩家,做NPC
2008年,我刚从上海来海南的时候,心想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连像样的咖啡馆都没有,街上只有老爸茶馆,里面坐的都是老大爷,脱了鞋,一边嚼槟榔一边看彩票。
本地的菜也长得很奇怪,韭菜很大、空心菜很长,像是用放大灯照过一样。不像江浙的菜市场,菜都小小的嫩嫩的。
我是南京人,从小就混迹在各种游戏论坛,毕业后,我进入了游戏行业,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工作,父母则去了海南开饭店。
2008年,我父亲去世,半年后,我辞职去了海南陪妈妈。我做过很多份工作,一开始,我在海南航空做记者,工作就是不停地出差,住酒店,写稿。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太动荡,就辞了职。后来,我开始做直播,每天晚上8点去朋友的网吧,待到半夜,直播做饼干、做饮料、打游戏,和直播间的人聊天,他们都叫我“网管小妹”。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疫情被打断了,网吧倒闭,我回到了家里,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有一段时间,我看到我的朋友们在网上发布抑郁症的科普文章,才知道我一直以来的失眠,频繁的发呆,还有停不下来的打嗝,都是抑郁症的生理现象。我开始辗转多个医院看病,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吃药半年后,我好转了一些,体重增加了二十多斤。租下这个店面,算是我的自救,我也终于融入了这个地方。
抑郁的时候,人会丧失行动力,整天整天地躺在床上动不了。过去我自己一个人住,几乎每天都在上网打游戏,交流也基本发生在线上,我可以打字说8小时的话,但在现实里一句话不说。
刚开店时,我以为不用怎么和人交流,我做好菜,上菜,上完菜再回到后厨。
但事实上是,我每天都要见到陌生人,可能是客人,也可能是骑手。他们会试图和我搭话,我也要提醒他们,不要忘记饮料,不要让餐洒了。
时间久了,我的店里有了常客,基本都是附近的居民。有妈妈带着孩子来的,有总是点同一样菜的大学生,还有一个教画画的女生,她每天八九点才下班,来吃一顿晚饭再回家。她经常会把菜单丢给我,说“你今天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不想想了”。
我发现,原来骑手不是只有年轻男性。来我们店里的骑手,有看起来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有很多女性,还有轻微听力智力障碍的残障人士。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的,但看到他们会让我觉得这里很有人情味。
一到寒暑假,来店里的很多骑手爸爸们就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送餐,这些小朋友还有自己的头盔,我很惊讶,我以前在家点外卖的时候从来没见过他们,后来我就会给他们准备一些糖果。
我一个人做饭,出餐慢,骑手们常常会抱怨,我每次都要不厌其烦地解释,卤肉饭需要热,店里的微波炉不够,就得等一等,我还在店里准备了给他们休息的椅子和水,但前几天,有个骑手告诉我,我在附近出名了,我本来挺不好意思的,他接着说:“出名地出餐慢”。
这是我这些年最接近线下生活的时刻,在这个小区住了这么久,我第一次认识了这里的很多人,我感觉我不是玩家了,我是这场游戏的NP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 (ID:pic163),作者:马克吐司,编辑: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