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架战损的俄军战机标志着苏-35“金身被破”
俄乌战争已持续40多天,尽管俄罗斯整体军事优势依旧明显,并掌握战场主动,但俄军的重大损失也屡见不鲜。从一天内10架各类战机被击落,到多名指挥官阵亡;从登陆舰被乌军导弹击中爆炸,到大型电子战指挥系统被乌军缴获。这些案例无不说明俄军技战术方面的问题,甚至导致外界对俄军常规战能力大为质疑。 2019年底山东号航母服役之际,俄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却在维修中突发火灾,不久前歼-20又在东海对峙中更让美军隐身战机颇感棘手。两国不同兵种不同武器两次同时间内高下分明的对比,无疑让俄军脸面无光。中国也曾花费20亿美元的高价购入24架苏-35,那么俄军苏-35的战损,对解放军会有什么影响吗?
▲据称这就是被俘的苏-35战斗机飞行员
苏-35战斗机有什么亮点? 尽管早于歼-20试飞,但苏-57战机目前的试验机和量产机加起来很可能也不过10架左右,因此苏-35系列依旧是俄军批量服役战机中的翘楚。该机在苏-27这款经典战机基础上进行了高度升级,因此号称终极侧卫,俄军将其视为四代半战机,并声称该机足以和中美五代隐身战机较量。
▲俄军表示苏-35属于四代半战斗机,甚至能抗衡隐身战机
苏-35的内油最大航程就可达3500千米,因此作战覆盖范围很大。借助出色的气动布局和117S矢量发动机,它的机动性可谓少有对手,航展机动性发挥水平不亚于F-22!此外它还能依靠12个挂点携带8吨各类武器,不但有助于其空战,而且也极大强化了其对地和对海打击能力。
▲苏-35配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
苏-35还有全玻璃化可视座舱,飞行员则配备新一代飞控系统,因此不但驾驶起来更为轻松,还能有效兼顾观察任务。据称,该机配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可在数百千米距离探测准隐身机,即便对歼-20、F-22一类高度隐身目标,也能在90千米左右探测到。俄军认为这项能力可以大幅弥补俄军战机隐身能力的不足,甚至由此将对方拖入利于自身的近战。
▲苏-57不但隐身能力不足,而且服役进度着实难以恭维
苏-35不但在航电系统上比传统俄系战机有了一定进步,还有OLS-35红外搜索跟踪系统。这种系统的亮点是可以探测对方的热红外信号,最大有效距离达90千米左右。理论上这种技术可使其在雷达静默的情况下捕捉对方的热信号,极大提升俄空天军对隐身战机的应战水平。考虑美军隐身战机已在全球多处活动,这种技术就显得尤为可贵。
乌军可能用什么武器击落了苏-35? 乌军曾嘴炮全开,而战场错综复杂的态势往往也导致外界关于双方战损的一些报道失真。但苏-35战损却基本属实,从现场残骸来看,这架单座布局战机具有可收放加油管,这就排除苏-27和双座苏-30的可能性。此外现场还有KH-31P反辐射导弹的残骸,而俄军此前出动的苏-35就曾携带该武器进行打击乌军地面防空单位的任务。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苏-35被击落几乎可以判定属实
与此同时,疑似该机坠落前的短视频也得以公布:该机在坠落前已起火,这就排除了机械故障的可能性。那么这架对乌军而言可望不可及的先进战机为何会遭击落呢?从开战后乌空军连连遭到重大损失以至于几乎无所作为来看,其残余战斗机基本不可能创造跨代空中击杀的奇迹,因此目前来看这架苏-35更可能死于乌军地面防空系统。
▲乌军战斗机目前已再难有所作为
有网友推测,今年3月初英国援助乌克兰的星光防空导弹可能击落了苏-35,因为这种导弹的最大速度可达4马赫,中低空飞行的战机很难有时间摆脱;且该导弹使用激光照射制导,只需激光设备持续跟踪照射,进而让导弹一面接收激光束一面修正轨迹和方向,从而避免红外和雷达制导导弹容易被干扰的问题。
▲有说法认为英国的星光导弹取得了这次击杀战绩
星光导弹有三个钨合金弹头,可采用三联装模式通过车载或固定阵地齐射,由此可大幅提升齐射的命中率。相比于美国的毒刺和俄罗斯的针式两种同类防空导弹,星光的极限射高大幅提升,即便目标在中空飞行,但如果天气条件满足激光照射条件,星光也依旧有能力将其击落。苏-35S被击落前不久,一架俄军的米-28直升机就被该星光击落了。
▲此前,一架伊尔-22电子战机也被乌军导弹击伤
如果此事属实,那么这架苏-35就很可能是遭到乌军大型地面防空单位的雷达照射,甚至为此被迫要骤然下降高度进行躲避,而流星这样专司中低高度防空的导弹就能找到齐射覆盖的机会,而这也是多高度防空导弹配合的经典战术。此前俄军一架伊尔-22电子战机就曾在较大高度遭乌军导弹击伤,也足以说明乌军理论上有能力这么打。
▲从残骸本身来看,山毛榉击中它的可能性更大
但苏-35的残骸相对较为完整,而流星导弹本身的动能很大,还会在命中后发生爆炸并导致目标解体,例如那架米-28的结构就出现了重大破坏。因此苏-35S更可能是被某些采用破片杀伤战斗部的导弹击中。由于破片集中在该机尾部,而苏-35自身的干扰系统又难以对侧面进行覆盖,因此山毛榉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似乎更可能完成此次击杀。
乌军的防空战法有何特别之处? 尽管有北约多个成员国的武器出售加成,但乌军如果没有合适的战术也不可能爆冷门。在乌军看来,俄军的多种武器对其而言并不陌生,而北约在多年来也反复收集俄军武器的信号特征,这些情报传递给乌军也就不足为怪。此外,乌军自克里米亚危机后也进行了不少提升战力战备的努力,并为此研究了一些战史上以弱胜强的成功防空案例。
▲越战时,美军反辐射导弹一度让解放军感到颇为棘手
越战时,美军空中力量不但规模和素质上明显超过北越,而且还专门配备了可以对付炮瞄雷达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该导弹可以自动跟踪雷达信号并实施精确打击,一度让抗美援越的解放军防空部队多次吃亏,但解放军随后总结出有效的反制手段,即早开机、近升压、断高压、摇摆天线和断续开机等,而这一套战术又反过来让美军战斗机损失惨重。
▲如果战术得当,落后武器同样可能爆冷门
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虽然在技术和规模方面远不如北约,但却逐渐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方式,例如地面制造热源,进而诱使敌机进行攻击。而南联盟地面防空部队指挥官则下令各类雷达一次战斗只能开机两次,每次不得超过20秒,随后就快速转移阵地,因此哪怕萨姆-3并不适合快速机动,但一些部队在战争中也先后进驻数十处不同阵地。
▲当年美军险些有第二架F-117被南联盟击落
通过观察美军反辐射导弹攻击的规律,南联盟迅速判断出F-117可能会在何时出动,并根据特定参数运算出己方最佳雷达开机时间。由于美军过于迷信F-117的隐身能力,因此行动路线较为固定,对南联盟防空单位的定点清除难免存在遗漏。这一来,南联盟防空部队三次不规则开机后在13千米处齐射2枚导弹,结束了F-117的神话,甚至还在不久后以此战术击伤了第二架F-117!
▲一部防空体系,有多辆特种车组成
因此,乌军完全可以通过对类似案例的总结,实施断高压战术。地面防空系统由跟踪雷达车、火控雷达车等多辆特种车组成,而如果以某台雷达车为诱饵时,敌机接近到雷达探测车探测范围边界时,雷达车就会开机并增大搜索功率,而执行消灭乌军地面防空系统的苏-35截获到该信号后就会继续接近对方信号源以便进行反辐射导弹攻击。
▲种种迹象表明,乌军曾高度借鉴一些战史案例
当确定苏-35即将发射反辐射导弹时,乌军就会降低地面雷达搜索功率以便引诱对方继续接近,一旦目标进入预定防空圈覆盖区域后,乌军多部对空搜索系统就会瞬间开启,特别是制导雷达将会迅速开机,进而将截获、发射和制导环节配合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在这样的“近战快法”伏击下,纵然苏-35机动性出众,也很难逃过一劫。
为什么说苏-35执行的任务危险系数很大? 此次苏-35也在较低高度遭到厄运,国内部分军迷表示:战斗民族甚至将战斗机也视为飞行炮兵,很注重其对地攻击效率。而俄军精确制导武器库存量较低,火控系统也较差,中俄联演时苏-34在打击效率上还不如飞豹系列,以至于在乌克兰前线连苏-35这样的战机也被迫要携带非制导航弹进行超低空攻击,而此次出现的FAB-250非制导航弹残骸就是证据。
▲苏-35被击落,无疑会让乌克兰宣传机器找到最佳素材 但这架苏-35不但携带了KH-31P反辐射导弹,还配备了希比内-M电子战翼尖吊舱,这就说明该机最主要的任务依旧是要利用机载反雷达跟踪系统,由此寻找对俄军战机威胁最大的乌军地面制导雷达,并用反辐射导弹予以打击。但由于苏-35缺乏后座武器控制员,因此飞行员的确可能在同时操纵飞机和武器平台时降低了反应速度。
▲反辐射导弹的运用,往往也要冒很大风险
对俄军而言,没有彻底消灭乌军主要的防空系统无疑是其行动败笔,截止3月24日时,俄军表示摧毁对方148套山毛榉M1防空系统和180套S-300防空系统,并消灭了117部防空雷达。但这一估测同样可能有所夸大,因此幸存的乌军防空系统可能不在少数,它们中有不少会隐藏在民居区域,这就会让俄军投鼠忌器。
▲此前,苏-35已多次携带KH-31P反辐射导弹进行打击任务
此外,俄军为避免和北约发生冲突,因此对乌克兰西部的打击很有限,以至于利沃夫方向的公路交通依旧相对完整,这就导致北约方面的武器甚至雇佣兵援助依旧在持续。此外,乌军残存的防空装备还会利用现有公路,在不同阵地甚至城镇和民用车队之间进行防空游击战。由于俄军电子战能力明显不足,因此也难以对乌军防空系统的雷达和通讯系统进行软杀伤。
▲胡塞武装也曾成功地以防空游击战打击沙特空军
美军在历次战争中一般率先以海量巡航导弹针对性破坏对方地面机动防空系统,但巡航导弹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被雷达和预警卫星发现,一旦面对国防技术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效果难免骤降。即便是伊斯坎德尔的9M238/239巡航导弹打击500千米外目标也要数十分钟,而这种导弹在战争之初齐射时,美军很可能就已用卫星探测到信号,并由此告知乌克兰。
▲被摧毁的山毛榉导弹
一旦接收到信号,乌军使用的苏系地面防空系统就会发挥战术机动性优势快速转移,而俄军导弹却缺乏中美新型巡航导弹那样可以中途修改打击参数的数据链,因此难免错过不少目标。若想在对方转移前命中,就只能依靠无人机定位指挥的弹道导弹,但这样较为昂贵的武器显然无法放开使用,所以机载反辐射导弹打击就成了必要手段。
▲伊斯坎德尔打击乌克兰防空系统
但如果对方防空系统不轻易开机而是进行防空游击战,那么反辐射导弹很可能就会失去效果。其次,乌军雷达即便开机,对苏-35也很危险。因为KH-31P的最大射程为110千米,理论上必须进入S-300的打击范围,而此时苏-35如果以1.5马赫速度飞行并在15千米高度飞行,导弹抵达目标也会接近2分钟,对方有足够时间关机迷惑对方。
▲俄乌战争前线被遗弃的S-300
如果让KH-31P尽量避免被误导,苏-35就要继续接近,危险系数自然增加。而如果在100米高度超低空发射,理论上的确可能降低导弹飞行时间,但导弹射程却会因空气阻力而大大降低,对发射者而言危险依旧存在。从宏观上看,俄军反辐射导弹存量也是问题,要知道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期间使用了3000多枚反辐射导弹,这是俄军很难做到的。
▲美军预警机的活动,也是很无解的
最可怕的则是美国介入。早在战争开始前,美军的E-3预警机和E-8空中监视点指挥机就在东欧反复飞行,它们和美国的天基星链一道组成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体系,因此俄军不少战机的出动都难逃其跟踪。此外,美军也曾在叙利亚对峙时收集了苏-35电子战吊舱的不少信息,完全可能针对性研发干扰方式,并将其告知给乌军,使其迷惑苏-35。
▲体系缺失问题不解决,就算俄军用歼-20代替苏-35也难保不出现意外
上述问题一旦组合,就会成为死结。北约战机只是利用其覆盖面巨大的空中管控系统在乌克兰领空外进行活动,俄军肯定无法直接攻击这些北约战机。然而俄军空天体系和电子战能力的不足,又使其难以用特定方式迷惑对方。可以说,体系优劣早已超过某种武器的性能优劣,此时就算给俄军歼-20,但以其现有体系来看,也无法绝对避免意外!
从高开低走到同室操戈,苏-35近年来的经历有多坎坷? 苏-35最初定型服役乃至开始走向国际军火市场时,可谓风光一时。2015年出售中国后,俄方还表示:苏-27遭遇F-22时,很可能以超悬殊比分失败;而歼-10改进型如果配合得当,几架组合即可击败F-22,但歼-10改进型却难以抗衡苏-35,因此中俄隐身战机服役前,苏-35是对战F-22相性最好的战斗机,也能以少胜多地轻易击败F-35!
▲苏-35所谓的“锁定”F-22,很值得商榷
叙利亚危机时,俄军表示苏-35两次“锁定”F-22,此事被部分国内媒体夸大为苏-35超过F-22,甚至有军迷认为该机比歼-20的实际性能更好。但第一次遭遇中,俄军攻击机遭F-22近距离危险动作挑衅,因此呼叫苏-35与之对峙,而苏-35借此以红外系统跟踪到对方;而另一次则是苏-35接近正进行加油作业的F-22,并在六点钟方向进行拍摄。
▲F-22曾在和加油机对接时被苏-35“锁定”
叙利亚危机时,美俄都不敢随意向对方开火,因此双方战机不过是彼此“秀肌肉”,因此这种情况下的“锁定”有多大含金量,的确是个问题。然而在2017年一次准实战对峙下,F-22远距离长时间锁定苏-35,在此期间对方的红外探测系统和雪豹-E雷达毫无察觉,甚至直到F-22开启国际通讯频道,苏-35才得知自己曾身处险境!
▲苏-35曾在演习中出现“乌龙球”误伤事件
2020年9月,俄空军西部战区某部的苏-35在一次演习中首开“击落”战绩,然而这却是个“乌龙球”:肇事的苏-35在演习前因地勤人员的疏忽外加飞行员操作失误,居然直接在近距离模拟格斗中将一架扮演敌机的苏-30SM当场击落,所幸对方及时跳伞逃生。尽管此类乌龙事件在西方也屡见不鲜,但苏-35通过这种方式出名,总归不光彩。
▲对中俄来说,F-35的挑战赫然已在眼前
尽管在乌克兰战争中,苏-35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利用后发技术优势击落乌军多架苏-27,但这种家族同门成员的厮杀难免依旧给人一种同室操戈的感受。另一方面,除了当初中国购买的24架苏-35外,该机在多国市场上相继败走麦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F-35和阵风系列的大卖。
▲如今,阵风的军售成绩远超过苏-35
抛开具有代差优势的F-35,只对比阵风,就会同样发现该机的性能不可小觑,甚至在一些性能指标上超过苏-35,这很可能也是其在近年大卖的基础。有军迷戏称:如果苏-35在某次不限定背景的实战中击落阵风,才会使其军售实现逆袭,如果只是在苏霍伊家族内斗中逞英雄,则毫无意义。
俄军苏-35的战损对装备同类武器的解放军有何影响? 2015年,美国某防务网站曾在首批苏-35出售给中国后发布一篇论文,声称隐身战斗机和二战中的新型战列舰、虎式坦克等武器都被严重高估,F-22这样的战机存在不少技术隐患。这种宣传无疑带有“战忽”色彩,联系到当时歼-20依旧在完善,其用意就比较明显了:如果苏-35其取代歼-20成为最强主力,那么中美空军尖端武器之间就会出现明显代差。
▲中国当初购买苏-35,有多重考虑
随着中国空军快速发展,以歼-10C、歼-16和歼-20组成的“三剑客”彰显人民空军真正的战斗机体系,在金头盔等空军比拼赛事中,苏-35的存在感却明显较低。有报道称:中国战斗机航电技术早已超过俄罗斯,而苏-35在此方面明显落后,以至于在中距对抗演习中很难击败歼-10C!考虑双方雷达的差异,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依据。
▲苏霍伊公司的代表难以想象歼-16D这样的高性能电子战机
2014年,俄罗斯遭到西方集体制裁,经济一度举步维艰,而中国在此阶段与之达成苏-35购买协议,无疑也有军事以外的考虑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当时中国空军远不能和今天相比:歼-10B和歼-11系列还不够完善,歼-10C和歼-16依旧在研发阶段,而歼-20也还没有服役,假想对手在远东却开始部署更多更先进战机,因此从这方面看,苏-35可以应急。
▲歼-10C的雷达性能的确超过了苏-35
最主要的是,当时中国国产航发技术还明显存在不足,而苏-35使用的117S发动机具有矢量控制技术,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进而让中国空军尽快渡过技术空档期。此外,苏-35具有出色的航程和机动性,正好可以满足南海等方向的远海巡航,也能在和外军战斗机近距离对峙中获得优势位置。
▲苏-35的机动性和航程优势很适合在南海执行长距离巡航任务
然而今天的中国空军在双发重型战斗机的数量方面几乎不亚于美国空军,歼-10C更是同类单发中型机中的出色之作,并在攻克发动机难关后出口巴基斯坦,歼-20的服役数量就可能不亚于俄军列装的苏-35数量。因此,中国继续购买苏-35的可能性自然越来越小。最主要的是,已列装的苏-35也会进行全方位航电升级,进而弥补原先的不足。
▲任何高性能武器,都要得到体系内其他单位的协同
纵观俄军苏-35的战损,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体系的不完善。如果中国空军执行类似任务,完全可以通过电子战机、隐身无人机、隐身有人战斗机、预警机、电子战机乃至北斗体系的配合顺利进行,而无需某种战斗机单独冲锋。因此,俄军苏-35在乌克兰马失前蹄,并不等于中国当初白花钱,也不等于中国自用的苏-35就此成为废铁。
对苏-35乃至俄军而言,最悲哀的事恐怕莫过于看似弱势的对手在自己最强宿敌暗中支援下,通过不起眼的手段屡屡给自己带来麻烦。尽管这种损失对俄军整体而言不值一提,但却完全可能导致北约对俄军的实力进行再度审视。一拳没打开,引得百拳来,这种局面无疑将十分凶险! 美军最大优势不是某种武器的顶尖,而是多种武器配合组成的体系有质的变化,纵然对方某种武器的性能超过美军同类,但在美军体系面前也无法改变整体局面。因此,解放军若想在未来可能的全方面对抗中获得主动,就需要在一点一滴的体系细节下功夫,而非过度沉迷于某种“超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