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众日本不孕夫妇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喜讯。
然而,这一系列政策颁布的同时,也变相斩断了另一部分群体的“求子之路”。
今年34岁的秋本凉子(化名),来到东京工作已经3年时间。
从事创意行业的她,在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34岁的她,已经在寸土寸金的东京繁华区拥有一套温馨舒适的公寓,存款也日渐丰厚。
看上去优渥自在的凉子,在被问到“现在最想要什么”时,毫不犹豫地回答:“孩子,我想生一个孩子。”
充实的工作,已经给予了她足够的成就感。然而同时,不安感也与日俱增。
对于凉子来说,拥有自己的孩子,是女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
“那为什么不想结婚呢?”毕竟,在很多人眼中,“结婚、生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很不擅长依赖别人。或者说,一想到要和另一个人、长期地互相忍让、互相迁就,我就没办法。”
凉子的想法是:“结婚,本来就不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大可不必。”
于是,在34岁生日的时候,秋本凉子决定送给自己一份礼物——孩子。
凉子找到了一家国外的精子银行:首先,她会通过网站、选择自己想要的精子来源→将资金支付给精子银行→由银行将精子邮送至指定的日本医院→凉子再到医院进行人工受孕。
在这家海外精子银行的网页中,凉子可以选择精子来源者的各种身体特征——眼睛的颜色、身高、体重、甚至是提供者的学历、职业、性格。
如此细致入微的选择,对于凉子来说,既高兴、又纠结。
事关未来的宝宝,每一个细节,她都希望能考虑到极致。
经历了4个月的审慎考量、阅读了精子银行所有所有的提供者资料后,凉子终于选定了一个来自东欧、同样从事创意行业的精子提供者。
精子银行在提取精子后,会对遗传基因进行核查、再使用专项科技冻结精子、邮送至日本。在精子到达日本的医院后,凉子将接受4次人工授精,总共花销约40万日元。
当然,对于求子心切的凉子来说,这并不是难以接受的金额。
第一次授精并未成功着床,凉子需要继续。然而,晴天霹雳随之而来。
4月开始,日本所有正规医院,将会把人工授精作为不孕治疗的一种合法手段,前提是,以合法夫妇的身份,才可以接受人工授精。
新鲜出台的规定让一众夫妇受益良多,却让像凉子这样、希望成为单身妈妈的女性,落入了难解之困。
事实上,“重金求子”是自古以来中外皆有的“刚需”;“精子提供”的案例、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也早已屡见不鲜。
不过,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停留在灰色地带的“精子提供”,确实是有极大的风险。
在日本的社交网络平台上,有很多这样“看起来很正规”的精子银行。同时,还有很多个人账号,不断地发布“可以提供优质精子”的讯息。
东京大学毕业的研究者、精子提供者:
关于提供“精子邮送服务”的内容,请点下面的网络链接。如果在东京的话,当日就可以送达!
优良精子提供者,小川:
(点开链接后)
年龄:26岁
身高:173cm
体重:62kg
最终学历:早稻田大学法学部
职业:公司运营
难以辨别真伪的“优质资历”,却也是欺骗求子群体们的最佳利器。
围绕精子提供而衍生的诈欺事件,也曾经在日本闹得沸沸扬扬。
一位日本的不孕女性,通过社交媒体认识了一个精子提供者。该男性声称自己毕业于日本首屈一指的京都大学,是持有日本国籍的日本人。然而,实际上,这个人毕业于其他国立大学,中国国籍。
据说,这个精子提供者已婚,妻子是日本人,以“日本人配偶”身份拿到永居。
已经怀有身孕的女子,在临近生产的产检时,才发现不对,可惜,为时已晚。
将孩子生下后,这名女子把孩子送到了福利院、拒绝养育,并将精子提供者告上法庭,要求3亿3000万元的赔偿。
相比欧美日趋成熟的精子银行体系,日本的类似机构还未成气候,也难怪“精子骗子”们会趋之若鹜地来抢这块肥肉。
去年6月开始筹备的、日本第一家正式的精子银行,在近日才终于开启运营模式。
这家名叫“未来生命研究所”的精子银行,专门储备、并针对不孕夫妇提供优质的精子。
不过,与海外精子银行不同的是,在这里选择精子的夫妇,无法看到、并选择精子提供者的详细体质和个性讯息,只会提供精子的血型供参考。
不过,研究所的医生向记者展示了非常先进的“精子评级系统”。
屏幕上的精子,通过颜色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粉红色为活跃精子、绿色或蓝色为中等活跃精子、黄色为“消极怠工型”精子。
除了运动速度和频率之外,研究所的仪器还会对所有精子的移动轨迹进行监测——轨迹明确且接近直线的精子,就是较优质精子;像 ↑ 图右下角那个白色的,就属于即将被淘汰的精子。
(通过医生生动地解释,小编认为,优胜劣汰这一理论也确实是很有道理。)
日本在少子化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确实推出了一部分应时应景的规定和措施。不过,这个“のみ”(仅仅针对不孕的合法夫妇),确实值得细细推敲——政策上表面推崇“多元化”、“尊重多样性”的日本,对单身孕妈、LGBT群体的渴求,到底还会无视多久呢?
文章开头的秋本凉子,有经济能力、有养育意愿、有责任感、也有较优的育儿环境,这部分不想结婚却想生娃的实力派女性,相信也可以生养、教育出很好的孩子。然而,仅仅一张越来越不被看好的、薄薄的婚姻证书,却成了阻隔她的一道厚墙。
婚姻与生育,是否一定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欧洲一些国家早已有了答案。不再是“人口红利时代”的亚洲各国,面对更加紧迫的“少子”和“高龄”,是不是也应该再放开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