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拉开大幕。病毒不仅阻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让那些身在海外、却无法顺利回国的留学生们,经历不为人知的考验与磨难。

从欧洲、北美、再到中东地区,腾讯最新纪录片《一次远行》上线,讲述散落在4个国家、5位中国留学生不同的海外遭遇。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异域风物、美好希冀、重启人生·····每一位决定留学的年轻人,都带着对新世纪、新自我的探索与向往,放弃安稳的工作规划、与家人的亲密关系,不得已克服未知的磨难与艰辛。

疫情与故乡、病痛与生存、战火与勇气、生计与梦想······种种矛盾交织在他们留学生涯之中,每一份痛苦都无比真实,每一个选择都无比艰难。

在这部关乎留学生的片子里,我看到了更多平凡人的选择和人生轨迹。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名校学霸周倩仪患癌,不得不暂停人生;艺术生刑淅璇为《天台梦游》戏剧的演出,辗转忙于生计……褪去留学生的身份标签,他们更像是一个个孤勇的个体,不问前程、不畏艰辛,只是奔向未知的光亮。



我热爱一切物理定律,却无法拯救自己的身体


周倩仪天生有一副爵士乐嗓子,曾当过一段时间歌手。25岁,她辞掉广州工作,只身赴德国莱比锡大学,重读本科,继续中学时的物理梦想。留学期间,她靠自学补基础,多个科目获得满分,在物理科研路上逐步找到方向。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我学物理最希望能激发女孩学科学,这是很正能量的想法。留学的每一天都是6至8小时泡图书馆,我喜欢那样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热情是能够用来承受痛苦的。”

本来照旧学习、写作业的她,突感恐惧。2019年11月,身体开始骤变:肚子涨得特别大,站不直、躺不平,转身都会很难受。她跟随朋友见医生,做腹腔镜检查。结果医生说这可能是一个肿瘤。

“这只可能是胃病,怎么可能是胃癌了?”周倩仪梦想做物理学家,学知识的人生与众不同,做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才刚刚出发,怎么可能碰到这么糟糕的事情?”

确诊后,倩仪继续选择留在德国,一边接受免费治疗,一边写毕业论文。

几个月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爆发,回家的路变得漫长与艰辛。虽然后悔没有第一时间回国治疗,但她不气馁,只因她和父亲一样倔强、好强,家里只有自己和弟弟上过大学,如若学有所成,父母很有面子,给家里增光。“看,我家里出了个物理学家。"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为了完成学业,她听医生的话,剪长发、留寸头,坚持化疗,效果明显。她重燃起生命希望,脸上挂着灿烂笑容。

2020年12月,情况突变糟糕。她的身体盆骨卵巢有一颗碗形状大的肿瘤,肝脏旁边有核桃大的肿瘤。除了这些以外,腹膜上面都是小芝麻一样的病灶。

经过一年半的化疗,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她不做手术,是为了搏一搏,但现在身体恶化,连达到做手术的标准都无法保证。德国医院都在为她准备临终关怀。

她努力变得好起来,寻找更多能带来奇迹的治疗方案。她不希望厄瓜多尔的留学生男友担心。周妈还专程从国内飞到德国照顾女儿的起居生活:她想当科学家,最重要的是把身体养好,不然再远大的梦想都无法实现。

在确定德国医院没有可行性的治疗方案后,上海一家医院给出较为乐观的答复。她决定和母亲回到祖国。再微小的希望也要搏一搏。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她开始整理在德国两年的行李:珍藏的Falcon9T恤、杂物和重要的课业教材。“这是数学,这是那个经典物理,这本电磁学我是看了很多很多遍的。”倩仪把它们整齐地码进行李,层层衣服中还夹着颇为珍贵的物件——她与男友的合影。

德国友人为倩仪补办29岁生日,妈妈为他们做潮汕菜、客家菜大餐。大家一起在烛光下欢笑、歌唱,畅聊天文学与物理。

男友Romel因申签困难无法来中国,依然选择陪倩仪和妈妈从莱比锡飞往法兰克福。Romel推着行李,低头走在倩仪身边默不作声,直到登机口分别时,紧紧相拥。两人都没有说话,只因他们对未来都没有确定的答案。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踏上回家的路,倩仪有些恍惚。癌症和疫情对自己的生命而言,有太多的不确定,好在隔离的十四天里,一切平安顺利。随后,一家人见面。这是确诊癌症的1年半后,周父第一次见女儿。因为化疗倩仪样子变了很多,“你怎么这么瘦了?”

父亲语气温柔,却又心疼又难过,倩仪没有正面回答。他悄悄背着窗户擦眼泪。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希望还是落空了。上海医院的医生只给出了很模糊的回答,继续化疗不一定有效果、手术可能做不了。倩仪不想再浪费时间,她决定自己找医生。另一边,父亲在广州找熟悉的医生帮助。但专家医生表示,一直化疗没有效果,做手术将卵巢和肿瘤一起切除,而这个手术我们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这不是根除,是叫减状手术。

两天后,周倩仪决定接受入院治疗。虽然这个治疗根本无法给年轻的生命带来希望,但她希望多陪陪家人,那个深夜会掩面痛哭的父亲、精神苍老的母亲,还有给自己当司机的弟弟······

2021年9月,周倩仪因病离世。倩仪曾嘱托弟弟,在她走之后,如果天文学和物理学要是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可一定要告诉她。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她相信一句话:我们都是星尘,其实星星死了会爆炸变成下一代星系的原材料。这是很浪漫的一个说法。

这个热爱星际飞船、天文和物理学的女孩,也如同星星一样,将生命绽放。



患病女孩的艺术“白日梦”


艺术生邢淅璇和很多留学生一样,希望疫情只是一个传言。不幸的是,疫情席卷美国后,她的留学生涯开始改变。美国多家高校在疫情后宣布,整个学年继续停课,学生居家隔离。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美国布林莫尔学院比较文学、法语、戏剧专业的学生邢淅璇,因疫情她的正常生活变了样。

她本该在2020年夏季举行的毕业典礼,结果被取消。2021年4月,她因感染疫情,无法回国,被困纽约,致使回国进行暑期实习的计划告吹。

“我希望自己不要得新冠肺炎,但还是得了。我希望毕业能回国见爸妈,但自己却再也看不到爸爸,他在疫情期间因锻炼而猝死。我希望酒吧开门后,继续说脱口秀,但这好像是天方夜谭。”

“如果百老汇开门,我希望自己能去看一场真正的戏剧,我希望自己能继续读书,去加州、洛杉矶,逐梦好莱坞,更希望自己的戏剧作品海报能贴满大街小巷。”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如今,邢淅璇在纽约皇后区居住,孤单无措,也让她有了新的灵感。以上这些台词来自她的设想:她计划在租住的公寓天台,筹备一部戏剧《天台梦游》,讲述希望和失望的故事。

虽然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伴随着兴奋与希望,但她还是被现实打败:“我们为这个戏剧的筹备,申请官方资金补助,但遗憾没有申请到。”她还是保持信心,继续寻找希望。

为了满足戏剧的制作经费,被隔离在家的她,靠线上教小留学生英语来赚钱。她同时教好几个学生托福、论文。不赚钱,没有办法继续筹备戏剧。

她还找来学妹,讲明这个项目预算很有效,没有办法做舞台效果、请专业演员,所以声音和灯光很重要,得靠这些让观众入戏。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这是邢淅璇本科和研究生的间隔阶段,她马上就要去加州艺术学院读表演专业,对学校外面的事情没有生活经验。《天台梦游》戏剧之所以难推进,是因中国留学生很少学艺术,筹钱很难,只能靠自己做兼职弥补。

MAIKO和邢淅璇一拍即合成为搭档,她们看到坚持,难能可贵。

邢淅璇居家一边修改剧本,一边给小孩补课。此外,还抽时间去卖明信片,集资。这个过程很难,但值得。她还被学校学妹邀请参加她的2021年毕业典礼,她去看望了最想见的人。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MAIKO教授是日本人,她曾只身来到纽约打拼,为百老汇的《狮子王》等戏剧进行制作,蜚声纽约,两周前被确诊是乳腺癌。她和邢淅璇交流,鼓励她继续为艺术奋斗:选择以艺术为生,会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每一个难关自己去抗。尽管理想不切实际,但只要是值得,想起来不后悔就可以了。

《天台梦游》倒计时10天,很多学妹、朋友都过来做舞台、艺术设计。她进行了三次宣传,效果还可以。观众票务费足以支付成本预算。

没有想到,演出当天,花了近万元的投影仪、幕布等高价设备在雨水摧残下,损坏严重。演出只得中止,观众在大雨滂沱的驱使下,离开。

邢淅璇陷入自我怀疑,既没有闲钱也没有闲工夫,为何还要做这个事情?就连剧里都说要珍惜身边的人,可自己在排演期间,却从未好好关心过家人。在雨水的冲刷下,她几度放弃。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MAIKO的话一直鼓励着她。

两天后,她继续戏剧演出。最后,她将这个露天、丑陋的天台作为最大的舞台,为观众奉献了一次又一次的热忱表演。

回想以前的自己,便去翻看朋友圈,发现早逝的爸爸曾经给自己评论:“你今天去哪里了?还走了2万步。”等自己想到应该回复爸爸时,恍惚察觉:爸爸不在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航线和一艘船,无论遇到任何不确定和未知,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家人,珍惜自己匣子里的梦想。



图片来源:纪录片《一次远行》



结语


这个纪录片在记录年轻留学生的故事,也是在记录我们的故事。近年来,疫情反复、战火在新的土地上蔓延,我们又如何扭转命运,让其沿着希冀的方向前行呢?

我们没有勇气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我们依然可以像周倩仪、邢淅璇及纪录片的其他主角一样,无论再胆大的梦想,都不会停下,被现实打倒。

希望大家在看过这个纪录片后,在还有欢笑与希望的日子里,放下面对未知的不安与恐惧,回归日常,好好爱自己和家人,坚持坚持梦想,在远方的暗夜,寻找自己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