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验中,为了控制洲际导弹的射程,朝鲜采用了超高弹道进行实验。这枚“火星炮-17”的弹道高达到了6248.5千米,飞行67分钟后落入日本海。根据计算,如果采取战时的正常弹道发射,“火星炮-17”的射程将达到15000公里水平,已经足够覆盖美国全境。
▲最高领导人高调现身发射场
对于朝鲜来说,上一次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还是2017年的事。这一年里,朝鲜连续试射了“火星-14”和“火星-15”两种洲际导弹。但2018年4月,朝鲜宣布停止进行核试验和洲际导弹试射。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时隔四年零四个月后,朝鲜重新捡起了洲际导弹这个“大杀器”。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目前,朝鲜成功试射的,能达到洲际导弹标准的弹道导弹一共有三种:分别是2017年试射的“火星-14”和“火星-15”,以及本次试射的“火星炮-17”。根据为数不多的公开信息判断,其中火星-14刚刚摸到了洲际导弹的门槛,能够威胁到美国阿拉斯加,而火星-15的射程则覆盖了美国西海岸。虽然这两种导弹的实际性能也遭到过质疑,但试射的数据全程都在世人的观察之下,是做不得假的。
2017年,美国与朝鲜进行了一系列的关于洲际导弹和核武器的谈判,两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才促使朝鲜在2018年宣布停止试射洲际导弹和核武器。此后朝鲜连续4年多没有越过门槛,拆毁了核试验场,并且不再试射洲际导弹。可见特朗普政府对朝鲜的政策虽然离谱,但朝鲜依旧拿出了极大的诚意加以应对。
但随着美国的领导人换届,拜登对朝鲜问题采取的态度有所改变,切断了特朗普时代的接触通道,西方国家对于朝鲜的封锁和制裁不仅没有放松,反而随时可能进一步加剧。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也同样是对朝强硬派,全面倒向美日,号称要加紧对朝鲜的制裁,甚至要求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
▲实际上美国核武器重回韩国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美韩在半岛上一边陈兵百万,部署战略武器,继续违约大搞军事演习,一边对于朝鲜承诺的援助和解禁迟迟没有到位,开空头支票,如今甚至还要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西方国家批评朝鲜发射洲际导弹是“毁约”行为,但在朝核问题上,率先毁约的绝不是朝鲜。
▲美韩始终没有停止针对朝鲜的敌对行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朝鲜本次试射“火星炮-17”的场地并不是某个导弹基地或是试验场,而是平壤附近的顺安机场,距离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广场不到30公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更是亲临发射现场,在极近距离上观摩发射全过程。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的3月16日,朝鲜就疑似进行了一次失败的导弹试射。如果这枚导弹也发射失败坠落到平壤市区,甚至当场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对于一枚首次试射的全新导弹,这无疑是非常有勇气的行为。可见朝鲜对自己的火箭发射技术充满十足的信心。
▲虽然金正恩将军的身材并不非常高大但也足见火星炮-17发射车的尺寸惊人
有趣的是,军武菌注意的此前朝鲜的导弹多以“火星(화성)”命名,但这次试射的导弹却以“火星炮(화성포)”命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这样的命名细节是否带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可能说明这只是一种实验性质的导弹,或者代表这是一种兼顾航天发射能力的火箭/导弹结合体,还是军武菌想多了,只是单纯的改了个名呢?
从“飞毛腿”到“火星炮”
朝鲜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弃儿”,是一个封闭且落后的国家,一门心思埋头发展导弹和核武器。而洲际导弹是国之重器,全世界拥有洲际导弹技术的国家两只手就数的过来,即使英法这样的五常,老牌工业强国发展洲际导弹也是困难重重。
▲朝鲜真正的导弹技术依旧基于“飞毛腿”
中远程弹道导弹,特别是洲际导弹是航天科技在军事上最重要的发展方向,研发的难度自然不必多言。很多人都觉得,朝鲜何德何能,也敢研制洲际导弹?但结果却打了很多人的脸:朝鲜不仅能研制出洲际导弹,还研制了好几种!
▲“月亮”M,即“蛙”-7战术火箭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美军开始在韩国部署核武器,朝鲜就希望获得当时新兴的弹道导弹技术,但为了避免激化朝鲜半岛的危机,当时中国和苏联都拒绝向朝鲜提供弹道导弹。朝鲜只能基于“月亮”M火箭弹发展了“火星”1-3型导弹,后来还计划基于红旗-2导弹开发一种弹道导弹,但以失败告终。
直到1978年,随着韩国成功试射仿制自美国,射程可以覆盖平壤的“白熊”弹道导弹,朝鲜终于坐不住了。为了获得弹道导弹技术,朝鲜找上了另一个拥有苏联技术的国家——埃及。
▲仿制“飞毛腿”的火星-5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朝鲜向埃及提供了大量武器,还派出志愿军参战,被视为埃及的“兄弟国家”。因此,埃及也没有回绝朝鲜的要求,将一枚“飞毛腿”B导弹卖给了朝鲜。朝鲜的弹道导弹发展之路就从此开始了。
▲火星-6导弹
在仿制改进“飞毛腿”B导弹的过程中,朝鲜开发了火星-5、火星-6和火星-7等一系列中程导弹。为了提高导弹的威力和射程,导弹的尺寸越来越大,原本的发动机已经难以继续使用了,朝鲜必须开发或购买推力更大的发动机。
▲R-36洲际导弹
此时苏联已经解体,通过一些不可告人的手段,朝鲜获得了苏制R-36导弹,即“撒旦”洲际导弹的RD-250火箭发动机技术。虽然乌克兰方面坚决不承认,但国际上普遍认为乌克兰南方设计局通过黑市,将RD-250的技术和实物卖到了朝鲜。火星-15和火星炮-17导弹使用的发动机,很可能就是RD-25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RD-250发动机
不仅如此,为了凑齐导弹上所需的各类零部件,朝鲜在国际黑市上“捡破烂”一样寻找各种高科技产品,并且试图从中获取元件和材料。通过这样的手段,朝鲜成功绕过了西方国家的制裁,生产制造了足够的导弹进行试射和装备部队,甚至还能满足出口。
▲朝鲜向周边国家购买的原木运输车
除了导弹和发动机技术外,洲际导弹所需的多轴特种运输发射车也是非常难以开发的,难度不在导弹本身之下。朝鲜虽然有一些发射车,但都是轻型发射车,不可能承载洲际导弹。
2010年,朝鲜林业省林木贸易总公司向周边某国家采购了5辆“超重型特种越野运输车”,作为原木运输车使用。在对这些重型原木运输车进行分析研究后,朝鲜的特种车辆生产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朝鲜洲际导弹的开发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通过改装、仿制和改进设计,朝鲜拥有了自行改进生产超重型特种运输车的能力,这也成了朝鲜开发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石。在朝鲜开发弹道导弹的过程中,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科学家都曾经协助朝鲜的研究。朝鲜今天取得的惊人成就,和这些帮助是分不开的。
不过诡异的是,对于导弹试射而言,回收分析导弹残骸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近年来,朝鲜根本没有回收导弹残骸的技术,也从来没有此类行为,那这些必不可少的数据从何而来呢?显然,这个问题目前还无法得到解答。
推力远超东风-41
朝鲜本次试射的“火星炮-17”是在2020年朝鲜阅兵上首次公开亮相的,当时这种导弹的名字并没有被公开。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觉得,火星-15这种足够覆盖美国西海岸的重型洲际导弹就已经是朝鲜的极限了,但火星炮-17的亮相还是令人“眼前一黑”。
火星炮-17的设计非常夸张,特别是长度很长,有整整11对轮,比火星15多出来两对,比东风41和白杨M多出3对。在车体尺寸类似的前提下,火星炮-17的尺寸显然远超这三种导弹。根据专家估计,火星炮-17的直径可能超过两米,长度25米左右,吨位可能超过100吨。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尺寸最大的机动发射弹道导弹了。
▲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四个发动机喷口
比较搞笑的是,这枚导弹发射后,韩国国情院居然宣布:根据专家“研判”,朝鲜本次试射的并不是“火星炮-17”,真正的“火星炮-17”试射时就已经爆炸了。对此,军武菌想说的是,韩国情报人员哪怕是看了发射的照片,会数十以内的数字,都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朝中社公开发布的照片和视频里可以清楚看到,本次试射的导弹有4个喷口,而不是火星-15的两个。就算视频和照片是失败导弹的,韩国国情院也根本解释不了,原本射程只有12000米,射程只到美国西海岸的火星-15为什么能飞到6000多米高空,射程能覆盖美国全境了?
▲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导弹的尺寸越大,理论上射程和载荷也就越远。而火星炮-17采取的是动力充沛的液体燃料发射技术,比起相同尺寸的固体燃料导弹更为夸张。相比白杨-M和东风-41这类机动洲际导弹,火星炮-17的有效载荷可能超过2吨,已经接近UR-100N等固定发射重型洲际导弹的水平。这样的载荷足够搭载大尺寸的核弹头了。
▲火星炮-15的尺寸比较接近UR-100N导弹
当然,这并不是说朝鲜的导弹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赶中超俄了。恰恰相反的是,朝鲜的技术水平还是远远落后的。对于拥有氢弹和成熟的小型化核弹头技术的核大国来说,在保证威力的前提下,导弹的吨位当然是越小越灵活越好,便于机动发射的固体燃料导弹就成了主流。当然,对于“萨尔马特”这种重型导弹,液体燃料还是更加合适。
▲白杨M、东风-41都属于中型洲际导弹
虽然液体燃料导弹的动力充沛,可以携带较大的载荷,但缺点也一样明显。液体燃料具有腐蚀性,不能长期储存在弹体内,使用时需要临时加注。液体燃料一般具有毒性和污染性,损坏时还会造成火灾甚至大爆炸,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
▲火星炮-17发射时的火焰可能损坏发射车
对于导弹来说,使用液体燃料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加注燃料时,导弹很可能被敌军飞机、远程导弹甚至小股特种部队摧毁,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而加注燃料后取消发射又会导致导弹报废。如果是固定的发射井还好,但机动发射弹道导弹是非常不适合液体燃料的。
不过液体燃料火箭的推力大,载荷也更大,正好适合缺乏氢弹和核弹头小型化技术的朝鲜。再加上朝鲜自行研制固体燃料导弹的努力一直失败,无奈只能造出“火星炮-17”这样的怪物。
仍有发展空间
既然液体燃料导弹这么危险,那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些的缺陷呢?其实是有的。苏联曾经开发了一种预封装火箭燃料的安瓿化技术,将液体燃料比较安全的保存在弹体内,可以保存十年,不需要临时加注。和火星炮-17类似的UR-100N重型洲际导弹就采取了这种技术。
▲火星-8高超音速导弹采用了安瓿化燃料系统
这种技术朝鲜也是有的,此前的火星-7和2021年朝鲜试射的火星-8高超音速导弹就使用了安瓿化燃料系统,极大提高了导弹的反应时间。但火星-8是一种中程导弹,安瓿化燃料技术又比较复杂,火星-15和火星炮-17这样的“国之重器”恐怕不会立即采用这样的设计。
▲火星炮-17发射视频中疑似燃料加注车的车辆
对于火星-8的试射,朝鲜高调宣传了这种的安瓿化燃料系统,但在火星炮-17发射时并未提及这一先进设计。而在发射现场的视频中,我们也能看到疑似燃料加注车的车辆,看来火星炮-17依旧是一种需要预先加注燃料的洲际弹道导弹。
▲北极星-5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可能是朝鲜下一个实验目标
事实上,朝鲜同样拥有固体燃料导弹技术,但远没有达到成熟水平。朝鲜自行研制的“北极星”系列弹道导弹就是固体燃料导弹。虽然“北极星”是一种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也远远没有达到洲际导弹的水平,但作为朝鲜重点发展的型号,“北极星”某种意义上比“火星”更加重要。
▲北极星-2弹道导弹就是“北极星”上陆的结果
由于朝鲜没有也不可能拥有战略核潜艇技术,只能使用常规动力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海基核威慑能力几乎不存在。而“北极星”系列导弹也并非单纯的潜射导弹,完全有可能部署在固定发射井或机动发射平台上。此前朝鲜就基于“北极星”,发展了一种履带底盘的机动发射弹道导弹。从这个角度来看,火星炮-17依旧不是朝鲜洲际导弹发展的终点。
▲庆祝火星炮-17发射成功的朝鲜工人群众
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对朝鲜抱有敌意,威胁朝鲜的国家安全,朝鲜也只能被迫继续开发性能更先进、威力更大、实用性更强的洲际弹道导弹作为回应。等到朝鲜实用化的固体燃料导弹、氢弹和小型化核弹头完成开发投入使用,不知道美国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将朝鲜逼入绝境的错误决策呢?
对于朝鲜来说,火星炮-17这样的导弹虽然理论上足够覆盖美国全境,但依旧存在着显著的问题。首先,液体燃料导弹的生存性不佳,发射准备时间长,容易被敌方破坏。未来如果采取安瓿化燃料技术,这一问题或许可以改善,但不可能完全解决。
▲火星炮-17的成功意味着朝鲜的洲际导弹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次,火星炮-17的尺寸过于夸张,不可能和东风-41这类导弹一样进行长途的公路部署。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基建大国,11轴的超大重型车辆也是难以机动的,更不要说是地形复杂,基建落后的朝鲜了。在军武菌看来,火星炮-17最合适的部署方法就是停靠在固定的掩体内,需要时加注燃料并且离开掩体发射。
▲使用固定掩体间机动部署的美国“和平卫士”洲际导弹
但这样一来,导弹的掩体位置也就相对固定,实际上相当于固定发射了。面对美韩等国的钻地炸弹和无人机,这些导弹的生存性仍然比较成问题。再加上加注燃料的较长时间,火星炮-17的生存性肯定会进一步降低。如果采取发射井、地下机动掩体等形式发射,也很难躲过美国的侦察手段。
▲火星炮-17的实用程度仍然无法完全满足朝鲜的需求
尽管对于朝鲜来说,能够威慑美国全境的火星炮-17意义非常重大,但朝鲜距离成熟可靠的洲际导弹技术,以及真正实用化的战略核威慑依旧还有距离。对于美国来说,拦截并摧毁朝鲜大部分核导弹依旧是轻而易举的。但随着朝鲜洲际导弹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样的绝对优势还能保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