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的另一个火车头——美国,似乎即将完成重启。

美国并没有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经济更显现出比较强劲的几个复苏迹象!

楼市成交火爆,股市有望再创新高,地方政府更是罕见的有了花不完的钱……

考虑到俄乌战火、全球能源价格震荡、供应链频频出事……这也许算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过去十多年,世界经济有两个火车头,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

然而,在疫情中,只有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速度,承担着维持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任。

不过,美国所展现出来的,也并不都是指向了好的一面。

1

美国房贷利率超过中国!

这是二十年来的第一次。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是2003年了。

当太平洋的这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希望激活楼市的时候,太平洋的那一边,却因为房子卖得过于火爆,以至于房贷利率正嗖嗖嗖地往上蹿!

根据《Mortgage News Daily》报道,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上周五大幅上升24个基点至4.95%,比一年前高出164个基点。



由于2-3月密集出台政策为楼市松绑,中国象深圳、上海等二十多个主流城市房贷利率已经低于5%,苏州手套房最低已经低至4.65%。

至于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的数据,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平均利率本周也上升至4.42%,比一周前上升了超过0.25个百分点。

美联储多次放风,今年还将迎来多次加息。预计,美国房贷利率全年超过中国已成定局。

美国楼市是在2008年后陷入泥潭的。次贷危机的惨痛后果,让美国人一直心有余悸。

直到疫情前的2019年,住宅投资才开始复苏。当年的住宅类投资占到美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8%, 占GDP比例在5%左右,而同年中国房地产GDP占比为7.03%。

在疫情期间,美国人购房数量也一直处于上涨态势。

从去年年底开始,美联储鹰派多次放风加息。本以为美国房地产会就此走弱,不料楼市的温度不降反升。

美国人现在抢房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往往需要加价才能如愿成交。

根据Redfin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六周,约有6,000栋住屋以至少高于挂牌价10万元的价格售出。而去年前六周的数据则只有2,200栋。2022年几乎是2021年同期房屋销售量的三倍。

受购房者热情冲击,美国的住房库存连跌5个月下跌,供应严重告急!

3月11日,美国房地产网站Zillow报告称,美国2月的待售房屋数量已经降至72.9万套,同比下降25%,较2020年2月下降了48%。



炙热的美国楼市,也许会唤起中国人还未曾褪色的记忆。

只不过,在美国楼市热火朝天的时候,今年2月,中国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负增长。



简单说,就是人们还银行钱的数量超过了从银行借钱的数量。

为了激活楼市,进入2022年后,中国已有超40个城市出台政策为行业解压,包括下调首套和第二套房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对特殊人群提供购房补贴等。

不过,据克而瑞数据统计显示,2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额仅为4015.8亿元,同比下降47.2%,环比下降23.5%,较2021年月均水平降低56.5%。

两厢比较,也难怪美联储要加息。美国普通人手里的钱也许是过去最多的时候。



不只是普通人手里钱多,向来囊中羞涩的美国地方政府也突然阔绰了起来。

2022年1月份,加州州长纽森曾表示,加州在2021至2022财年的财政预算盈余,将超过457亿美元。

但2月的重新测算结果是,实际盈余比预估的还要更多。

在联邦政府的大水漫灌之下,美国相当多的州的财政状况都处于极佳的水平,财政大幅盈余并非加州一家独有。

比如,新泽西州就在联邦政府的支援下,收获了62亿美元财政收入。在去年第四季度,由于现金充足,新泽西州二十多年来首次向其养老金账户支付了全额款项。

一些州政府手里的盈余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

以至于,政府在做完各项预算安排后,仍有大把钱攥在手里,他们现在为了花钱正绞尽脑汁。

于是,加州开始发放第二轮经济刺激补助金;

弗吉尼亚州正在考虑取消州政府的食品杂货销售税;

华盛顿特区直接向一直等待2020年失业救济金的10000名居民发放500美元的支票补偿金;

印第安纳州则更加简单粗暴,今年将向430万纳税人每人退税125美元。

去年以来,全美共有13个州宣布给个人和企业减税,甚至有的地方把个人所得税直接降为0,这也让这一财年成为20多年来减税法案通过数量最多的一年。

政府有钱,普通人也有机会从政府那里再薅一把羊毛。

2021年,美国城市-布鲁金斯税收政策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1亿个家庭在2020年缴纳的联邦所得税为零,相当于所有纳税人的61%。而2019年为7600万,占所有纳税人的44%。

至于2022年,美国零所得税家庭的比例预计仍将保持在57%左右的高水平。

现在,你就知道美国股市、楼市为什么一直在涨了?因为,美国人这两年纷纷把钱扔了进去。

我在之前的文章《美联储加息超出预期?欧洲战火纷飞,美国人却赚麻了……》也说过,当通胀大于利率,如果你从银行贷款用于购买与通胀强挂钩的资产(房产、大宗商品),将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同理,当通胀大于利率时,通胀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同样也是一笔意外财富。



至少赚到钱的美国人,应该感恩通胀给他们带来的暴富机会。

当然,能在通胀中赚到钱的永远是少数。

而且,通胀对于大多数人的盘剥还是很直接的。

去年,很多美国人过了最难忘的一个感恩节。

经典的感恩节晚餐价格相比往年大幅上涨。

其中, 蔓越莓酱和土豆泥涨幅最大,成本涨超9%,而火鸡价格上涨8%。

很多人直呼,吃不起感恩节晚餐了。

本轮通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供应链危机,并不是没货,而是运不到消费终端。

当时,在美国港口外等待卸货的船最高时超过80艘。

如今,时移世易,压力似乎来到了中国这一边。

报道称,包括香港和深圳在内的中国华南的港口中目前大约有174艘船只正在停泊或装货,排队数已经超过了去年美国主要港口的等候数。

据彭博社的最新报导,中国港口目前等待装卸的船只数量,与2021年4月的港口装卸的船只数量相比增加了14%;而美国港口目前等待装卸的船只数量则下降了6.2%。

实时地图同样印证了彭博社报道中的说法:



而且,随着国内疫情加重,拥堵还蔓延到了上海港和宁波港。



虽然去年最为拥堵的美西长滩港,拥堵情况已经缓解了很多,美国的供应链危机似有改善,但从世界范围看,曙光依然在遥远的前方。

因为,由于疫情的意外爆发,世界工厂的港口的拥堵状况依然在加剧中。

除非中国能够实现一边有效控制疫情,一边尽最大可能维持经济运行,以奥米克戎在欧美的传播经验来看,这对中国经济预定的年增长5.5%的目标,将会构成巨大的挑战。

因为,它不仅将会继续推迟消费复苏,还会拖累之前表现抢眼的出口。



美国在疫情期间大放水,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如果有人声称,美国当下经济复苏的信号,都是大水漫灌之后的结果,也算是恰如其分。

那么这是不是说,美国人在水里种出来的好经济,就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呢?

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在美国,楼市代表着消费当下,而股市则代表着投资未来,至于政府手里有了足够的钱,也意味着美国的大基建将不会受到太多掣肘,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展现了疫情以来最活跃的姿态。

而另一个好消息是,美国新冠疫情所造成的死亡和重症也正快速下降,疫情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正快速减弱。



美国劳工部于当地时间24日公布数据,截至3月1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报18.7万,创1969年9月即近53年来新低。

种种的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快速走出困境,彰显出了经济复苏的迹象。



当然,这些迹象并非全部都是好的,美国经济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存在。

与中国股市的地位不同,美国股市就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当下的美国股市,正展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截至24日收盘,标普500指数较其此前高位仅5.8%,道指还有5.7%的距离就能再创新高,只有纳指则仍在调整区间徘徊,距离其2021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位还差11.6%。

但当美股有望创新高之际,美国债市却呈现出相反的景象。

最近,美债狂跌,经历了自1949年以来的最大熊市。

更诡异的是,就是在这个最大的熊市里,短债收益率却在暴涨,这很是反常。

我们都知道,如果美债2年期的收益率追上10年期的收益率,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往往预示着经济衰退的到来。

自1955年以来,几乎每次经济衰退之前,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都会出现倒挂,经济衰退大致发生在倒挂出现的6个月-2年之后。

俄乌战争爆发后,大量避险资金涌入美国国债,大部分期限的美债收益率都在走高,而2年期的美债收益率更是升到了2.13%,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一步缩窄。

这可不是一个好信号。

同样,比特币价格近期也并未出现大幅上涨,这也十分不同寻常。



要知道,不论比特币的匿名属性实质情况怎样,它毕竟是传统监管体系之外最为重要的避险赛道。

战争爆发,它本该成为短债之外最重要的避险资金蓄水池之一。

在美联储表态今年会多次加息的情况下,接连出现美股稳步上涨、美债暴跌以及比特币涨幅低于预期等一系列现象,背后可能揭示了一个事实:

市场上的资金不怎么相信美联储敢大幅加息,正在ALL IN美股,与美联储“既要又要”的加息政策作博弈。

市场和美联储博弈的焦点,还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而美联储的加息力度和频度,又与美国当下的通胀息息相关。

说白了,最后的关键依然是通胀。

只是俄乌战事依然遥遥无期,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和全球天然气、石油能源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美联储要控通胀又谈何容易。

2022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一年。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人类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之中。

在这个时代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全人类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实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找到相对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