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野号的上层建筑和桅杆“一柱擎天”成为其最大外观特点之一
熊野号隶属于最上级护卫舰(FFM-2型),但由于最上号在舾装时发生了MT-30燃气轮机事故,因此工程进度受阻,熊野号也由此成为首艘服役的最上级护卫舰。该舰满载排水量甚至超过5500吨,几乎接近某些国家的正规导弹驱逐舰,日本计划将其用于近海反潜/防空,反舰作战,以及警戒监视任务。
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海自就在美国扶持下逐步壮大,甚至不断开始重温昔日旧帝国海军之梦,因此其各类舰艇一直以技术先进著称。而最上级护卫舰不但吨位突出,而且综合作战能力不可小觑,甚至号称亚洲最强护卫舰。更值得注意的是,最上级的计划建造数量甚至可能达到22艘!
▲从熊野号开始,最上级的建造会进入快车道
上一艘熊野号曾给“日系损管”正名
熊野这个名字来源于熊野川这条河,历史上曾多次用于舰艇命名,例如1975年下水的筑后级护卫舰第十名成员,但更有名的则是二战中的最上级重巡洋舰。当时日本以美国为头号海上假想敌,因《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曾大力发展高性能重巡洋舰弥补战列舰差距,最上级就是典型代表。
▲以轻巡洋舰身份服役后不久,最上级巡洋舰又升级为重巡洋舰
最上级起初以轻巡洋舰面貌服役,但却保留升级为重巡洋舰的潜力。改装后的熊野号满载排水量达1.37万吨,配备10门203毫米主炮和24枚可怕的93式氧气鱼雷,最大速度超过35节,装甲厚度和防御设计也超过英美同期重巡洋舰。但该舰防空武器数量和质量却明显偏低,这也是其后来覆灭的隐患。
熊野号及其姊妹舰最初任务是夜间随同大量巡洋舰驱逐舰突击美军战列舰编队,以密集鱼雷齐射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但珍珠港事件后航母舰载机瞬间改变了原有海战模式。因此,熊野号乃至多数日军大型战舰几乎失去用武之地,尽管该舰参加了中途岛、所罗门和马里亚纳等海战,但却无甚建树。
▲威力巨大、速度快、射程远且航迹隐蔽的氧气鱼雷让日本巡洋舰的突击能力大增
1944年10月底的莱特湾海战中,熊野号被美军驱逐舰鱼雷击伤而退出战斗。在随后一个多月内,熊野号不但被美军飞机和潜艇多次打击,还经历一次超强台风,但该舰损管队员却多次通过抢修使其起死回生。截止该舰在当年11月25日被美军舰载机击沉在菲律宾港口内时,该舰已先后被7枚炸弹和8枚鱼雷击中!
▲客观来看,熊野号的损管表现在当时少有人能及
太平洋战争的变化,让这艘违约巡洋舰难以建功,但熊野号多次起死回生的表现不但彻底改变了世人对“日系损管”的刻板印象,也让对手印象深刻,有美国史学作者表示:熊野号的损管是其他任何同类舰都难以企及的,包括美军自己。然而在整体战局崩溃时,这种能力也只能使其死得慢点罢了。
10:1的差距!中日护卫舰实力的悬殊催生新熊野号
自1988年开始,日本开始在6年内连续建造6艘3000吨级的阿武隈级护卫舰,它们的动力、电子和武备在当时十分先进,反潜反舰能力甚至比一些中型驱逐舰更强。而同期的中国海军尽管规模很大,但舰艇技术水平却远低于日本,但时至今日,双方护卫舰实力却发生了彻底逆转。
▲曾经领先的阿武隈级护卫舰早已被中国护卫舰彻底碾压
2021年2月,最后两艘056A级轻型护卫舰交付。自2011年开始,056系列轻型护卫舰已在多家船厂以流水线模式迅速完工,其最终建造数量超过70艘,以至于056基本型都可以全部交付中国海警。同时,4200吨级的054A级护卫舰也在2006年开始一口气交付了30艘,并成为中国海军编队中程防空和反潜的中坚。
据推测,中国护卫舰的实际服役数量几乎达到日本的十倍以上!最主要的是,中国护卫舰在质量上也取得了巨大优势,例如056A和054A的建筑融合、电子设备布局、武器搭配的设计都得到优化,与阿武隈级杂乱无章的雷达布局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中国护卫舰的雷达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性能也具有明显优势。
▲056A彰显了什么叫小而强悍
尽管吨位较低,但056A型却配备76毫米舰炮、30毫米单管近防炮、8联装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及两座双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最大射程180千米)。同时,它还有尾部拖曳声呐、一套三联装轻型鱼雷发射装置和一架直-9C反潜直升机。更大的054A则在前部配备32单元垂发装置,可发射射程50千米的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反潜防空实力远强于056A。
阿武隈级的水面战武器包括一门76毫米舰炮及两座4联装90式反舰导弹发射器,水平和054A近似;借助首尾各一套主/被动声呐系统和一套拖曳阵列声呐,其反潜探测能力较好。但它没有直升机机库和起降甲板,因此无法以直升机远程反潜,此外阿武隈级只有甲板后方的一部Mk-15密集阵,面对反舰导弹打击时的生存力可想而知。
▲054A的水平更是阿武隈级望尘莫及的
早在2005年,日本当年防卫计划大纲就提出要让海自减少反潜力量,强化防空反导进而构建国家海上防御体系。随后5年内,日本提出中国潜艇部队正在快速现代化,因此海自要重新强化反潜以及情报搜集能力、信息化作战能力,这一计划最终在2013年催生一种5000吨级的通用驱逐舰建造计划。
2015年,三菱重工首次推出了30FF护卫舰的最初方案,2018年,30FFM多用途护卫舰的概念模型正式亮相,FF意思是护卫舰,而M则表示该舰具有水雷战在内的多项能力。2019年10月,三菱重工的川崎造船厂和三井重工的玉野造船厂开始建造首批两艘最上级护卫舰。
▲2018年,日本公布了最上级护卫舰的概念模型
目前,最上号已去年3月初下水,而其第二艘姊妹舰能代号(沿用二战阿贺野级轻巡洋舰三号舰的舰名)在2020年11月开工建造,并在次年6月底下水,四号舰也基本成型。这种交替建造的效率,使最上级可在一年内下水三艘,其速度可见一斑,也充分显示日本对护卫舰部队装备更新的愿望。
尖端技术云集一身,新最上级的性能如何?
日本不少军民产品以高科技感十足著称,最上级也不例外。它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重视隐身能力,因此舰体轮廓和上层建筑尽量避免较复杂的造型和尖锐棱角,以免产生太多雷达波反射角,并大量使用隐身涂料,其技术也是心神战机项目的遗留产物。由于大量自动化设备的植入,其官兵总数也只有90人。
▲最上级的综合射频技术桅杆整合了多种尖端探测设备
该舰锚泊设备,快艇收容机构、反舰导弹机构也都进行隐身处理,这种程度的优化的确是目前世界上不多见的。其隐身设计的金字塔状综合射频技术桅杆也十分类似于中国的055级大驱。这种桅杆整合了四个大型C波段主雷达阵列组成的OPY-2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其性能甚至比美军还未完工的星座级护卫舰更好!
此外,该桅杆还整合了数据链天线、电子战系统天线、通讯天线以及光电搜索设备,而桅杆最顶端的圆棒就是QAX-3光电/红外传感系统。所有传感器信息都会送入内部高度集成化的圆形战情指挥中心,该中心内置了14个多功能控制台以及两个大型触屏海图战术桌,侧面则是360度视频墙,可直接显示各种数据以及舰艇四周环境。
▲最上级的CIC,智能化程度几乎超过美军舰艇
在动力方面,该舰采用柴燃联合动力,平时用两台德国MAN12V28/33D柴油机推进,可以降低成本;高速航行时则会启动英国罗罗公司授权川崎重工生产的MT30燃气轮机,这种轮机全重仅22吨,零部件都布设在箱体内。根据计算,两种轮机结合的总功率会达到7万马力,足以实现30节以上的最大速度。
在武器方面,最上级配备一门Mk-45 MOD4型127毫米口径舰炮、一架SH-60反潜直升机和两组八联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该装置可容纳07式垂发反潜导弹和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在舰体中部,则配备两座4联装17式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这种导弹可能采用160公斤重的半穿甲战斗部,是12式岸基反舰导弹的舰载版,而12式的前身则是90式反舰导弹。
▲相对而言,最上级的反舰/防空能力并不突出
17式导弹具有惯性制导、GPS、地形匹配制导以及末端雷达制导的综合制导方式,可能还有双向数据链,抗干扰和打击精度都不可小觑。它的最大速度虽然只有0.9马赫,但却因涡喷发动机而得以在射程方面有所进步,据称可能增加到180-220千米。此外它的直升机库可能配备1座11联装的海拉姆近防导弹装置,内部则可能配备2座三联装轻型反潜鱼雷发射器。
最上级也秉承了日本海自重视反潜的特点,该舰反潜直升机平台下有大型坞舱,尾部还有两个大型释放口,可投放无人艇和水下机器人。在反潜时,它主要依靠J/OQQ-25主/被动复合拖曳声呐,这种声呐由两套系统组成,其中主动变深拖体负责发射声波,而被动阵列负责接收,其作用距离分别为44和129千米,很适合在远距离搜索新型潜艇。
▲在宣传片中,日本大肆吹嘘最上级的隐身能力
日本海自的又一招牌是水雷战,最上级在飞行甲板下配备了水雷战任务舱,可携带32枚91式锚雷,扫雷时则主要依靠J/OQQ-11反水雷声呐进行探测,OZZ-5无人潜航器会根据低频和高频声呐组合识别水雷,销毁工作则交给配备灭雷武器的无人快艇。同时,该舰的直升机以及两座大口径机枪遥控武器站也可以协助摧毁水雷。
▲无人化设备助力反潜和水雷战,是最上级又一亮点
该舰的反潜和扫雷技术水平已明显超过大多数国家同类舰艇,从该舰的综合探测、感知、跟踪以及打击能力来看,不难发现日本对其的定位绝非扫雷和反潜那么简单。日本海自近年来屡屡配合美军舰队的行动,反隐身机及对地打击也是其另一重要任务,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最上级的编制透露日本隐藏已久的野心
当年最上级巡洋舰因升级被称为惊人的违约舰,而最上级护卫舰秉承了这种偷梁换柱模式。它的吨位和综合能力几乎比肩甚至超过不少专业驱逐舰,如果日本能完成所有22艘最上级,那么其海上力量就会远超英法等欧洲国家!考虑日本造船业在世界的排名,这种情况绝非不可能!
▲能代号将成为第三艘服役的最上级护卫舰
但日本却计划将它们编入非主力护卫群,究其根本,则是日本海上战略作祟。
二战后日本海自分为主力护卫群、地方护卫群及扫海群,主力护卫群配备大型驱逐舰及准航母。上世纪后期开始,每个主力护卫群都有8艘导弹驱逐舰和8架反潜直升机,由此称为八八舰队,后又演变为10艘导弹驱逐舰和9架直升机的十九舰队。
▲出云级准航母必然配备在主力护卫群
地方护卫群的舰艇吨位性能相对较低,主要负责近海防御护卫,扫海群则以扫雷舰艇为主。2018年,日本将地方护卫群和扫海群整合为两个多功能群,下设13个分队,其中7个分队将配备最上级。最上级的吨位不比秋月级这样的驱逐舰小多少,因此它们将极大提升多功能群的战斗力。
早年间日本近海护卫群的作战能力较低,因此四大主力群配合美军联演时也只能派遣1-2个,如果其多功能群因最上级加持而战斗力大增,更大型通用驱逐舰甚至准航母就可能全部加入远海任务。这样一来,不但西南太平洋方向海上力量对比将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日本海自就会逐步向远海扩张化!
▲最上级逐渐服役后,日本海自主力护卫群就可能倾巢出动配合美军
最上级垂直发射装置数量有限,但以其吨位来看,后续改进型完全可能提升装置数量。考虑日本可能逐步搞定“一坑四弹”技术,那么最上级的实际载弹量也可能由此提升。有了这样的先河,那么日军其他驱逐舰和护卫舰就都可能有样学样进行升级,甚至直接催生未来更大型的通用型驱逐舰!
▲谁也无法保证日本无法吃透一坑四弹技术
从最上级的吨位性能确定,再到日本海自编组的变化,以及未来日本大型舰艇可能的发展,这种模式思路几乎与近百年前旧日本海军的膨胀发展之路如出一辙。毫无疑问,这种明晃晃违反《和平宪法》的举动如果继续得到美国的默许,那么旧日本海军的幽灵,就完全有可能死灰复燃!
中国护卫舰会失去优势吗?
最上级配备的127毫米62倍口径舰炮使用增程弹药时射程和威力明显超过了054A的主炮。尽管最上级的发射装置数量相对较少,但如果它具备一坑四弹技术,搭载的导弹和火箭数量就会明显超过054A,同时最上级也会在隐身设计、雷达性能、反潜/扫雷、直升机运作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
▲054A规格的护卫舰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海战武器
但现代化海战绝非单舰某些部分性能的比拼,随着052D改进型乃至055系列驱逐舰的大量服役,054A有可能逐步淡出航母为核心的主力舰队而退居其他战线,进而使得中日海上力量在部署调整方面一致。借助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的性能加成,054A的对海和区域防空能力具有优势。
更主要的是,054系列也会得到快速改进。这种规格的护卫舰依旧不可或缺,其改进型可能强化吨位和主炮口径,并采用双机库和全燃动力,雷达隐身能力也会提升。相控阵雷达、海基直-20、鹰击-12反舰导弹、红旗-16B都可能成为标配。如果完成上述改进,综合技术方面就会再度拉平差距。
▲改进型054系列护卫舰设想图
与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一样,最上级虽看似技术先进抢眼,但国产化程度明显不足,该舰的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分别是德国和英国引入,而相控阵雷达、垂发导弹、舰载直升机则都是美国产品。反观054A以及其未来改进型的关键技术,都做到了高度国产化,这种优势的意义自然超过简单的技术堆砌。
▲中日两国造舰潜力的差距,将会继续拉大双方海上力量的差距
最上级单舰成本几乎接近052D级驱逐舰,而中国舰艇在成本控制方面却明显超过了美日,这也是其下饺子模式服役的关键基础。按照日本的计划,完成全部22艘最上级也要在十年后,而以054A以及其改进型的建造速度来看,届时中国同规格护卫舰的数量依旧会有很大优势。
▲2022年,中国造舰速度还将维持前一年的势头
近年来,日本亦步亦趋地跟随美国重返亚太大战略背景下的海上军事力量活动,而与此同时则是美国的默许甚至协助使得日本扩军的步伐迅速加快,这种情况必然值得中国高度警戒。所以,中国未来的海军舰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必须做到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