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网络上流传出乌克兰军队使用“圆点-U”近程弹道导弹,攻击俄罗斯黑海舰队在别尔江斯克港登陆舰队,并导致俄军1艘5000吨级坦克登陆舰,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消息。事后,国内多家媒体也转发了这一消息,侧面证实了网络上流传说法的真实性。而事实上,自2月26日以来,乌军已多次使用“圆点-U”,对俄方的军事及非军事目标进行攻击。就目前来看,“圆点-U”本身的命中精度并不算高,并且俄军也在各条战线上部署了大量S-300、S-400远程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了多枚“圆点-U”。然而,除了少量拦截失败的“圆点-U”造成伤害之外,不少被成功拦截的“圆点-U”,在坠地之后仍然造成了严重的附属伤害,使得外界开始关注,对携带特种弹头的弹道导弹拦截的问题。
▲网络上流传的据说是现场的资料
就此次俄军登陆舰遭到乌军弹道导弹打击的消息来看,目前交火双方公布的情况存在明显区别。乌军表示其发射的多枚“圆点-U”,有部分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但至少有1枚成功命中俄军登陆舰,导致舰体发生爆炸并燃起大火,如今已基本没有修复价值。而俄军则表示,乌军发射的“圆点-U”全部被拦截或未命中目标,登陆舰之所以燃起大火,是由于被拦截的“圆点-U”搭载子母弹带来了附带杀伤。鉴于俄军是被攻击方,能够获得最直接的信息,同时其自参与叙利亚战争之后,就一直使用大型登陆舰运输武器弹药,确实很容易被子母弹攻击引发殉爆,因此,目前外界比较认可俄军的说法。而事实上,这种在弹道导弹被成功拦截之后,依然造成极大杀伤的事情,并非仅此一例。
▲“圆点-U”是一款不容忽视的装备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3月14日中午,乌军向顿涅茨克市中心广场发射了一枚“圆点-U”,虽然最终被成功拦截,但搭载的子母弹头并没有被完全摧毁。而由于当时导弹正处于密集人口区域上空,因此,导弹残骸在坠地之后,对地面平民造成了异常惨烈的杀伤。而发生在3月14日和3月23日,两次对“圆点-U”成功又不算完全成功的拦截,很鲜明地展示了目前,俄军在拦截乌军发射的弹道导弹时,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
▲顿涅茨克市中心广场被“圆点-U”杀伤后的资料
一、就是外界最容易意识到的拦截距离。由于目前俄军仅控制了位于边境的少数地区,并且也并未彻底肃清当地武装力量,使得俄军负责拦截任务的S-300V防空系统,只能部署在俄罗斯本土、顿巴斯地区,或者像军事港口这类重要区域。这也就意味着,俄军拦截“圆点-U”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往往是在弹道导弹已经飞抵目标上空,或接近目标的情况下才能拦截。导致被拦截的弹道导弹残骸,往往会落入目标附近区域,再加上乌军鉴于“圆点-U”精度不足的缺陷,往往会搭载子母弹头保证攻击效能,因此常常出现附带杀伤严重的情况。
▲子母弹头对轻装甲目标的杀伤力有些残忍
相比之下,乌军使用“圆点-U”在二月下旬,对俄罗斯本土进行军事打击时,效果就比较有限,仅仅是从26日到28日,俄军就成功地拦截了6枚以上“圆点-U”。并且由于监测时间较长,往往将拦截控制在较为空旷的无人区,因此附带损伤非常轻微,如3月14日及23日发生的情况,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各国在面对弹道导弹威胁时,一般都会尽量延长对对手弹道导弹跟踪时间,以尽早发起拦截,避免弹道导弹残骸落入自身境内造成附带损伤的直接原因。毕竟此次乌军发射的“圆点-U”所搭载的子母弹,虽然杀伤不轻,但也还相对可控,如果是搭载核武器的远程或洲际弹道导弹,那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承受的恐怖灾难。
▲被拦截后坠毁在野外的“圆点-U”残骸
俄防空部队的拦截方式比较简单。目前,俄军的陆基远程防空系统,主要分为S-300P、S-300V和S-400这三大系列,其中S-300P和S-400虽然听起来数字差距较大,但实际上技术渊源很深,都主要用于拦截对手战术飞机、巡航导弹等大气层内低速目标。相比之下,S-300V系列以及俄军正在发展的新一代S-500,则主要用来拦截弹道导弹等高速目标。不过,目前S-500尚未形成战斗力,S-300V尤其是俄军近年来发展的S-300V3/V4,其实是拦截“圆点-U”的绝对主力。
▲S-400是S-300的终极改进型号
然而,S-300V毕竟苏联在80年代开发的老旧型号,即使经过升级也无法改变其最核心架构落后的本质,更重要的是,由于S-300V远没有S-300P系列那样受到国际买家欢迎,目前仅有委内瑞拉这唯一一个国家引进了S-300V(有传言称我国曾在90年代考虑引进S-300V,但最终放弃)。使得经费一直比较拮据的俄罗斯军队,并没有足够资源,对S-300V进行大规模改进。相比于S-300P系列不断发展,甚至衍生出S-400的迭代式进步路线,S-300V系列的进步非常有限。其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仍然使用破片杀伤拦截的方式,而这是造成“圆点-U”被成功拦截之后,仍然造成严重附带损伤的最直接原因。
▲我国引进的S-300P
就目前来说,拦截弹道导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破片式杀伤拦截,其原理比较简单,主要是防空导弹在弹道导弹周围爆炸,通过四散的破片破坏弹道导弹的飞行姿态,使其失去平衡而坠毁。毕竟弹道导弹虽然外形与普通战斗机、轰炸机有很大区别,但本质上仍然是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并通过外部气动结构以保证飞行姿态的飞行器。与当年美国空军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虽然未被南联盟防空导弹命中,但遭到在机身周围爆炸的导弹破片杀伤,之后失控坠毁的经过非常类似。不过,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弹道导弹主要是尾部动力舱遭到破片,而战斗部往往会有一定残留,以至于在落到地上之后会造成较大杀伤。
▲发射导弹的S-300V
相比之下,如今更先进的动能拦截方式,则是要求防空导弹精确控制飞行姿态,直接撞击弹道导弹。由于在这种双方对向飞行的情况下,相对加速度很大,使得动能撞击的能量密度极高,往往能彻底引爆弹道导弹,基本不会有战斗部残留,即使剩余残骸坠入地面造成杀伤也往往是砸伤,不仅数量极少,而且覆盖的范围非常有限,有效限制了附带损伤范围。
▲新一代S-500并未形成战斗力
目前,俄制S-300V系列仍然全部使用破片式杀伤拦截,与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弹拦截伊拉克“飞毛腿”弹道导弹时,的技术水平和实际境遇非常接近。而始终无法将对乌军弹道导弹跟踪,大面积向前推进的现实,造就了俄军即使拦截成功,也经常遭遇惨重损失的尴尬。证明弹道导弹作为一款能够改变战争走向的战略武器,仍然有属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同时,俄军在此前20多年中,一直将资源集中于发展,能够对外出口的S-300P系列防空系统,使得真正能够拦截弹道导弹的S-300V发展极为缓慢,新一代S-500迟迟不能服役,并最终为此付出了异常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