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 林毅夫
各位线上线下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全国“两会”刚结束,我作为政协委员,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各位谈谈在“两会”上委员代表们关心的几个热点。
我主要谈三点。第一,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第二,经济增长要创新;第三,怎样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变成高收入国家?
首先,对中国来讲,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大的大局,因为我们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中国的经济体量越大,并且服务业的占比越高,那么必然国内循环的比重就越大。
那么,怎如何使经济体量变大,以及服务业的占比提高?当然需要提高收入水平,要经济增长。
第二,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包括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经济是基础。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定在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50%——大约是韩国在2002年时的水平——是一个应该有的要求。但是目前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20%多,要从只有20%多变成50%,而且在2049年就实现,那必须有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另一个大局是,我们现在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来驾驭这个大变局?只有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达到美国50%,美国到那时候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国是第一大经济体,因为到那时候,美国大概率也没有手段来卡我们的脖子。
第三,美国还需要中国的市场来维持美国自身的发展。
我反反复复地谈,中国到2035年之前应该还有8%的增长潜力。增长潜力是什么含义呢?就像各位买汽车,你要看技术指标,这辆汽车的设计最高时速是多少。增长潜力是从技术面来看,在不过度消耗各种资源的状况下,你可以维持的经济增长速度。
我已经论证多次了,到2035年之前,中国应该还有8%的每年的增长潜力。当然,有这样的增长潜力并不见得代表你每年都要以8%来增长。就像买汽车的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小时,并不是说你每次开车就开300公里/小时,因为你必须看天气状况、路况、身体状况。
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8%的增长潜力代表一个可能性,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国内国际其他方面的要求。考虑到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中国应该可以实现每年6%的增长。
俄乌战争爆发以后,国际石油价格猛涨,粮食价格猛涨,还有一些矿产资源的价格猛涨,再加上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给国际金融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中国当然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状况下,我认为我们把目标定在5.5%左右,是一个合理的、实事求是的目标。并且现在中国GDP占全球经济比重已经超过18%,若以5.5%来增长,每年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还能做出贡献,中国还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原动力。所以,在这样的增长目标上,中国发展的基本态势还是维持的。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尤其是我们现在提出稳增长,并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许努力一点应该可以超过5.5%,让它更接近6%。
第二个是创新。经济增长就不能只靠要素投入的平面扩张,复制老古董的方式来发展。必须有创新,让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越来越高,作为发展的主要来源。但问题是怎样创新呢?因为学界与媒体谈到创新,通常强调的是发明。这样的思路和理论框架,实际上是受到主流经济学的影响,而主流经济学来自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在全世界最高,代表技术水平和产业附加价值也属于世界最高水平,所以它们要想发展就只能靠自己发明新技术、新产业。但是在增长核算时,这些发明的投入并没有作为右边的投入要素投入。所以,它就会变成大家非常崇拜的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你在发明投入的时候取得的。
发达国家靠发明的方式来取得创新,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多少?当然有高有低,但是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大概每年3%左右。其中,人均GDP或者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概是2%左右,人口增长1%左右。
中国现在还属于在追赶的国家,创新的含义对追赶的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完全一样。因为创新就是在下一次生产的时候,你所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或者你新进入的产业,那附加值就比你现在的高。发达国家说要发明是因为他的技术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了,他的产业的附加值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
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用的技术不见得是全世界最好的技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还有差距。我们可以把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创新的来源;在产业升级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把发达国家已经成熟,但附加值比我们高的产业,引进、消化、吸收,这种方式通常成本比较低、风险比较小。
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懂得用这种方式,他的创新的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产业升级的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但是他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小。因为引进技术,或者是产业升级引进成熟的产业,一般是买更好的设备,在增长核算的时候,增速创新已经包含在资本里面,没有剩余项了,全要素生产率当然小。但是,这是发展中国家能够比较高速且低成本的增长的一个法宝。
当然,学界也讨论,中国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已经40多年了,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51美元了,快要变成高收入国家了。那我们是不是已经没有机会引进、消化、吸收了?我们必须自己发明新技术才有创新了。
我们看实际经济状况。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我把中国现在的产业分成五大类型:
第一类是还在追赶的产业,中国有、发达国家也有的产业,但是中国的技术和产值都不如发达国家;
第二类是领导型的产业,中国这个产业已经是世界第一,例如家电产业、5G通讯等等;
参展商在展会上为观众介绍5G应用。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第三类,过去中国很有比较优势,但是现在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像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第四类是新经济给中国带来“弯道超车”机会的产业,因为新经济的特性是研发周期特别短,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而中国是人力资本大国,再加上中国有国内大市场,产业配套齐全,所以中国在“弯道超车”上面可以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
第五类是战略型产业,发达国家有、中国没有的产业,但是中国引不进来,不管是由于国防的要求,还是经济安全的原因,还是被“卡脖子”的原因,中国必须自己发明。
虽然新结构经济学把我们的产业分成五种类型,但是比重不一样,实际上在中国经济当中绝大多数还是在追赶型的产业。比如2021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占总制造业的比重15.1%,也就是说85%并不是高新制造业,绝大多数还是相对成熟传统的产业。
另外,每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工业展览会,今年总共有27个展厅,每个展厅里面都有中国产品,但是中国产品在绝大多数的展厅的价格比其他国家产品低多了,为什么?中国产品的质量、技术和发达国家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所以,中国绝大多数产业还是在追赶型的,而追赶型的技术创新的最好方式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发展中国家取得快速发展的法宝。
中国传统能源比较多,但是在还没有新能源之前,不能一下子就把传统能源都舍弃掉。同样,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关系到中国85%的制造业。这个法宝不能丢。
最近,大家对共同富裕谈的比较多。社会上,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形成了一种看法“共同富裕是要杀富济贫、拿平均收入”。如果那样的话,会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要是不创新,经济增长就会慢,发展质量就会差。共同富裕是不是一定要牺牲企业家精神?不见得,决定于你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时候,遵循的是比较优势,其实可以在初次分配的时候,就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而且给政府更大的空间来进行二次分配。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创新,会有最低的生产成本,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之下,那就会变成我们的竞争优势,这当然是效率。
而且它会公平,我们知道穷人的收入主要靠劳动所得,富人的收入更多的是靠资本的收益。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创新,形成政治优势,不仅可以创造最大的就业机会,穷人也有好的发展,因为他有最多的就业机会。
而且,经济发展会非常快,资本积累的会非常快。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在收入水平低时,为什么工资低?因为劳动供给相对丰富,资本相对不足。当你资本积累非常快,资本就会逐渐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
反过来讲,劳动力就会从相对丰富变成相对短缺。在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状况下,工资会上涨非常快。当你工资上涨非常快,就是穷人所拥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产,它的劳动力越来越值钱。反过来讲,资本的相对回报会降低,也就是富人所拥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产的价值在下降。在这种状况下,收入分配是能够改善的。
实际上,在东亚处于追赶阶段的时候,他们就实现了增长与分配的同时改善。在国内,我也做了不少实证研究,一个地方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这个地方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而且这个地方的收入分配也会改善,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而且如果经济增长快,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多,并且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企业就自生能力,不需要靠政府的保护补贴。所以在政府增加的财政税收当中,就可以更多进行第二次分配,投资于提供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让他有就业能力,然后消除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并且照顾鳏寡孤独。
在2007年之前,国内学界与政府的政策是“一次分配重视效率,二次分配重视公平”,这是过去的说法。但是过去说一次收入重视效率的时候,经常用技术指标来衡量,资本越密集、技术越密集,就认为越有效率。其实不是,按照比较优势才有效率,因为你才有最大的竞争力,才有效率。
最后,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变成高收入国家?
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51美元。在2021年7月份以前,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12535美元,如果用旧门槛,我们去年就变成高收入国家了。但在2021年7月份,世界银行、联合国做了调整。现在新的高收入国家门槛是12695美元,中国去年是12551美元,和新标准相距只有1.8个百分点。我想今年中国要实现5.5%左右的增长,然后汇率不发生变化,今年中国就应该可以跨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变成高收入国家了。
当然,12695美元是按照现价汇率计算的,汇率会波动。我想不论怎么波动,如果今年不跨过这个门槛,明年应该会跨过这个门槛,再退一步我相信在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的时候,一定可以跨过这个门槛。
跨过这个门槛当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我们非常有幸,从一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进入到一个高收入国家。这同时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到现在为止,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比重的16%,如果中国也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会翻一番,从16%变成34%。我相信,我们一定有机会见证这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