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国际影响力的俄罗斯IT产业,在这场事件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俄罗斯政府只能在虚拟空间的战场上孤军奋战。轻视“虚拟产业”,没有自己的互联网战略型企业,一场贸然发动的战争让俄罗斯国运逆转。

为此,中国值得暗自庆幸,也应当引以为戒。

01

互联网上的攻防战

互联网重塑了战争的形态,也重塑了国际政治格局。

 

如果没有互联网,也许这场战争根本不可能发生。当俄罗斯打响第一枪,乌克兰政权瞬间可能崩溃。西方领导人在电视屏幕上表达愤慨、表示道义上的支持,西方舆论会高度同情乌克兰,这无疑会影响选民的情绪。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的焦点会很快转移,民意不会持续很久。不要责备大众的“金鱼记忆”,遥远异国的生死悲欢太遥远了。

 

西方政要依然会制裁俄罗斯,这是和俄罗斯博弈的筹码。他们会得到一些想要的,俄罗斯则会得到乌克兰。1956年的匈牙利、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都是按照这个脚本演出的。

 

2022年的乌克兰,却没有重蹈覆辙。

 

乌克兰人在实体战场上展开了防御,在互联网的虚拟战场上则是积极进攻。泽连斯基成了全球围观的战争明星,点名喊话各国政要的底气十足。

 

其实,另一位乌克兰政要的表现也不俗。



▲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的社交媒体账号(图/网络)

开战以来,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每天活跃在推特上,代表乌克兰政府和全球互联网巨头展开互动。在虚拟空间为乌克兰攻城略地。

他用了四天时间,就“攻克”了Meta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堪称虚拟战场的经典案例。

 

2月25日,Meta宣布禁止俄罗斯国家媒体投放广告,以阻止其在平台获益。

 

2月26日,费多罗夫在推特发文表示联系了Meta、YouTube和苹果阻止俄罗斯使用其产品。Meta宣布Facebook启动实时威胁监控,标记俄罗斯官方媒体的内容。

 

2月27日,费罗多夫发文感谢推特禁止俄罗斯联邦新注册账号的决定,并呼吁Meta禁止俄罗斯Facebook和Instagram。Meta当天宣布遵守乌克兰政府完全阻止俄罗斯官方媒体内容的要求。

 

2月28日,费罗多夫发文感谢Meta阻止俄罗斯宣传人员和俄罗斯媒体的决定。

 

至此,乌克兰政府对Meta的直接诉求全部实现。在战事爆发一周内,费罗多夫几乎拿下了互联网的全部阵地。

 

反观俄罗斯,几乎完全没有招架之力。3月2日,俄罗斯宣布“准备启用主权互联网”。3月5日消息,以美国公司为首的多家国际互联网服务运营商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对俄罗斯发起了“断网行动”。

 

虚拟空间的战事胜负已分。俄罗斯发出“主动断网”的威胁时,已经接受了失败的命运。各大社交媒体、信息服务企业早已选择了站队,俄罗斯的断网决定只是徒劳的止损。

02

俄罗斯在虚拟战场上处处被动

俄罗斯在虚拟空间战场遭遇了巨大挑战,因为他的对手是美国企业。

 

有意思的是,这些企业对俄反制的升级过程中,美国政府主动干预的色彩并不浓。拜登政府在本次事件开始时,显示了相当“超然”的态度,但是这些云端上的IT巨头显然没有置身事外的打算。他们的反应,与美国官方相当默契。

 

2月25日,Meta采取的第一个对俄制裁行动是“禁止俄罗斯国家媒体投放广告”,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俄罗斯虽然经济很糟糕,但是官方媒体的经费还不至于捉襟见肘。显然,Meta并不急于得罪俄罗斯客户。

 

甚至到了2月26日,Meta还尽量保持温和,对俄罗斯官方信息“做出标记”的举措,是最低程度的“软限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讲话(图/网络)

但是,乌克兰出乎意料地挺过了48小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迅速进入援乌抗俄的强硬轨道。费罗多夫和Meta的互动也随之升级,一番你侬我侬后,2月28日Meta就收到了费罗多夫的感谢。

 

Meta和所有的互联网巨头一样,和美国官方保持了同步。费罗多夫的公开要求,是这一同步协调的转换机制。

这些和历届美国政府纷争不断、从口水战到打官司的互联网大佬们,在重大战略问题上和白宫保持了绝对的默契。

 

在虚拟战场的空间里,俄罗斯处处被动,损失惨重。

03

软科技影响“实体战场”形势

这场虚拟空间的战争中,俄乌双方争夺的焦点不是什么巡航导弹、坦克装甲这样的“硬核科技”,而是社交媒体、信息服务的“软科技”。没有传说中的大规模“病毒战”,更没有物理网络的刀光剑影。

 

改变“实体战场”形势的,恰恰是社交媒体这样的“软技术”。俄罗斯官媒的千言万语,不如乌克兰老农民自拍的三分钟。社交媒体上的大众舆论翻动的巨浪,推动了战争走向。

 

在这场战争中,西方政要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众媒体舆论的影响。

 

比如拜登政府禁止俄油进口的决定,几乎就是在民意左右之下被动升级的。事件爆发后,拜登政府始终不愿意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毕竟高油价的难题,哪位美国总统都不愿意面对的。

 

3月2日,美俄之间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但是白宫还在表达“开放态度”。可是,社交媒体上77%的美国民意表示宁可承受高油价也要禁止俄油,拜登不得不改变主意,在当地时间3月8日签署了行政命令。

 



▲拜登宣布禁止美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图/网络)

再如,德国总理舒尔茨继承了默克尔长期执行的亲俄路线,事件初期刻意保持与乌方的距离。但是,大量的不满情绪在社交媒体聚集,舒尔茨也不得不迅速调整政策,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援助。

 

甚至俄罗斯发出核威胁的“大招”也没能抵消社交媒体迅速反馈民意的威力,西方没有任何松动制裁的迹象。

 

“软科技”不软,硬过核导弹。全球第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对全球社交媒体的反制也是无能为力。

被全球互联网巨头抛弃的俄罗斯,在虚拟战场上没有赢得喘息的机会,连调整战略战术的余地也没有得到。更可怕的是,虚拟空间里脱离“战场”,只会带来更多的单方面损失。

 

俄罗斯退场后,全球互联网的风向会继续倒向乌克兰,哪怕实体战场的硝烟散去,俄罗斯也将在虚拟空间中流血不止。

04

一个没有“独角兽”的国家

俄罗斯并非没有IT技术的强项,在军用和安全领域的“硬技术”曾经实力超群。赫赫有名的网络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就是正宗的俄国制造,一度在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但是,在社交媒体、互联网支付等服务业这类“软技术”,俄罗斯存在明显的短板。电子支付几乎空白,高度依赖Apple Pay和PayPal。以至于这两家美国巨头停止服务后,莫斯科市民一度无法乘坐地铁。

 

“软科技”润物无声,离开了寸步难行。

 

断网之后,俄罗斯第一时间寻求替代的不是什么“硬核技术”,而是“聊天软件”。是的,你没有看错,即时通信软件的缺失,不仅带来了日常交流的不便,还让远程会议、商务洽谈的效率大幅降低。甚至,有一部分人开始用wechat取代whatsapp用于国际通讯。

 

除了通讯工具,俄罗斯银行客户也收到了新的银联银行卡,以替代Vsia和万事达卡用于日常交易。

俄罗斯的IT业发展可谓惨不忍睹。

 

以Vkontakte为主力的本土社交媒体平台,占据了俄国国内市场75%的份额,远超推特和Facebook。但是,Vkontakte只能在国内顾盼自雄,国际影响力为零。出于“安全原因”,Vkontakte没能在纽交所上市,止步于国内市场。

可以说,在俄罗斯国内政策的限制和打压下,其互联网产业患上了侏儒症。

 

2011年4月,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的通信局局长出面指责多家互联网企业存在“对俄罗斯不利的信息”,准备禁止这些互联网服务,被梅德韦杰夫总统制止了。但是,梅德韦杰夫的任期在次年结束,俄罗斯互联网服务业从此一蹶不振,和中国“BAT”齐名的Yandex、Mail.ru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让国际投资者望而却步。

图/网络

2012年后,俄罗斯IT业再也没有诞生过“独角兽”。

 

毫无国际影响力的俄罗斯IT产业,在这场事件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俄罗斯政府只能在虚拟空间的战场上孤军奋战。

 

耗费至少200亿美元、5年时间打造的“主权互联网”,只能勉强实现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这个结果毫不奇怪,没有软件的裸机,有再好的硬件也只是摆设。

 

战争伊始,俄罗斯方面最担心的是军用电子设备的芯片被“卡脖子”,可是半个月的事态发展表明,俄罗斯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处处是软肋,数日之内就被“卡”得死死的。

05

俄罗斯错过了什么

俄罗斯和美国对待IT产业、IT企业的态度,决定了这场虚拟空间战争的成败。

 

美国政府对IT产业、IT企业基本上是市场“散养”,因此也带来了无数日常的烦恼。那群“不听话”的刺头,敢和总统叫板,敢和大小政府打官司,甚至和美联储抢货币发行的“生意”。

 

但是,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这些互联网巨头何时与美国的战略目标背离过?这没有什么阴谋可言,而是市场机制下,正常的政企关系。

 

政府尊重企业的商业利益,在国内将政企博弈置于合理的程序制度中解决,充分保证了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在国外,政府为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主权保护。

 

在国内纷争中不时敲打互联网巨头的美国政府,始终如一地为他们的海外扩张提供积极的主权保护。即便是与IT巨头们“仇深似海”的特朗普总统,也坚决地为他们抵挡欧盟的打击。

 

市场就是企业的“肉身”,主权保护就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发展业务、提升技术、开拓市场。对Meta们而言,再重大的商业利益,也无法和美国市场、美国强有力的主权保护相提并论。这种天然的忠诚度是无需怀疑,也无需检验的。

 

市场化“散养”为美国的IT企业打开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在虚拟空间里为美国开疆拓土。

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就是信息时代美国的战略型企业。他们的作用相当于工业时代的埃克森美孚、波音、通用,是美国全球地位的支柱,影响了全球战略格局,在大国博弈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处理这类企业的政企关系上看似大开大阖,却是悉心呵护。对这些互联网巨头,美国政府从不在细节上苛刻备至,而是在战略高度上保持政企之间的默契。

 



▲美国硅谷(图/网络)

反观俄罗斯,政府对企业的管制是压迫性的,不尊重市场主体正当利益,更没有对市场机制的正确理解,只有“为我所用”、绝对服从的粗暴施压。棍棒打出的驯服度让企业去了创造性和活力,又谈何成长空间?被圈养的IT企业毫无活力,海外拓展更是痴人说梦。

 

继承了苏联早期互联网科技遗产的俄罗斯,虽说硬核技术的起点并不低,却只养出了“战五渣”的互联网弱鸡。事有缓急,一个也帮不上忙。

 

高度管制下的驯服,决不是政企关系的正常体现,俄罗斯对产业发展、企业作用的追求一开始就错了,强势压迫的“为我所用”,收获的只是一堆烂泥扶不上墙的企业。

如果俄罗斯也有一批在全球互联网产业中大展雄风的巨头,或许连最初的战略误判也不会发生。这些平台企业掌握的海量信息、跨国资本网络的沟通渠道,可以帮助俄罗斯政府准确地研判战略形势。

 

即便形势恶化到兵戎相见的程度,这些宝贵的战略资源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俄罗斯保持有利的战略态势,而不至于走向失控,从而把局部冲突压缩在最低程度。这对俄罗斯、对乌克兰乃至全世界,都是有益的。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没有战略型企业的俄罗斯,战略选择一错再错。

 

迷信钢铁洪流、硬核力量的俄罗斯,思维方式凝固在工业时代,错过了信息化时代的最好时间窗口。

06

对中国的启示

错失互联网发展机遇的俄罗斯,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俄罗斯在虚拟战场上的遭遇,提醒了我们,中国迫切需要拥有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战略型企业。

何谓“战略型企业”?企业的投资来源、产权属性不是最重要的,“国有”、“民营”、资本结构、上市地点等等,都不是决定企业“属籍身份”的关键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企业主要市场的所在和主权保护的来源。

 

如果Meta的60%营收来自俄罗斯、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依靠俄罗斯提供的主权保护,一定会做出不同的战略选择。而且,主权保护甚至更重要,因为IT巨头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主权保护。

特别要说的是,在培育互联网战略型企业上,应当站在更高层面看待企业的“国有”和“民营”性质,摒弃简单粗暴的“二分法”思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论“国有”“民营”,都是这个国家的企业,也都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力量。

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拥有很大的优势。全球IT产业的头部企业分布非美即中,俄罗斯早早出局,欧盟也落在后面,这不仅是很多人的共识,而且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如火如荼,有希望和美国企业平起平坐,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甚至羡慕的对象时,近两年来中概股的科技股却遭遇持续下跌,近期更是惨烈下杀。

背后的原因,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图/网络

倒是近日国务院金融委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召开的专题会议,切中时弊,出手及时。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现在更加要重视发展平台经济,培育互联网战略型企业,而不是相反。

当然,中国互联网企业距离美国头部科技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想要承担起竞争与挑战的任务,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不过,只要重视其战略地位,理顺好政企关系,坚决支持互联网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假以时日,这并不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正如一位朋友开玩笑所说,也许决策者和几大互联网公司负责人喝顿大酒,就能加速中国互联网战略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给点阳光就灿烂,这句话,笑中带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