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足球调研室(ID:gh_1aafb5625bbd),作者:宋海溢,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足球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如果你从网上搜索相关问题,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答案:青训不好、球员不努力、没有足球文化、青训教练水平不行等等,但其实这些都是某个单方面的原因,无法全面透彻的解释中国足球目前的现状。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尝试理清一下中国足球这么多年一直上不去的原因。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和理解,我做了如下的思维导图:



一、普及层的问题


1. 开展不完善,不全面


中国足球普及工作的开展主要还是依靠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部门,一个是民间的足球俱乐部(兴趣班)。而校园足球在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可谓是参差不齐。根据资料显示,我们现在已经有大约三万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而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2025年我们要达到建成五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目标。那么我们能完成这一指标吗?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关键在于,这里面究竟有多少学校是在认真搞校园足球的?


根据我对一些地方的调研情况来看,除了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地区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申报工作都是为了应付,一般来说,省教育厅会要求地方教育部门每年必须完成申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多少多少所的目标,那么小城市没有那么多条件开展校园足球怎么办呢?地方教育部门只能各种想方设法完成这个硬性指标,于是就各种弄虚作假:一些学校没有足球场,没有足球老师,没有开展足球相关的活动,却能被评选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且能通过每年的审查。


那么,与其追求数量上的猛增,不如想想如何去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情况,扶持真正有条件搞校园足球的学校,先把好质量关,让校园足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城市。


这篇文章可以作一个很好的参考:《毕节市校园足球发展调研报告》。



2. 比赛体系难以构建


对于大部分普及阶层的群体来说,每年能参加的比赛几乎就只有校园足球联赛,一二线城市每年可能还会举办一些民办的杯赛,但对于大部分小城市的地方来说,一年一次的比赛机会实在太少,一些地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甚至没有开展校园足球联赛。


对于普及阶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如何让更多孩子爱上足球并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对足球的兴趣呢?毫无疑问就是比赛,一次难忘的比赛经历足以让一个孩子从此爱上足球。不仅仅是有一定足球基础的孩子需要比赛,还有那些刚刚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同样也需要比赛的机会,而启蒙阶段水平的比赛,实在太少。


因此,如何多办赛,办好赛,是各职能部门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3. 学训矛盾


校园足球究竟是为了普及还是精英化?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的(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作解释)。但是,校园足球最根本的目标还是为了普及,如果大部分学校都只注重于如何让少部分人提高,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那么必然导致严重的学训矛盾。因为当孩子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某件事,必然是会影响学习的,这样家长会反对孩子踢球,老师会反对孩子踢球,学校也会反对孩子踢球,到最后我们的校园足球开展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对于普及阶层(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兴趣班)来说,如何做好普及,在少量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足球,并一定程度提高孩子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注重提高,精英化,那么必定会走入误区。


4. 思想层面


在做兴趣班的基础教练可能会深有感触,很多家长在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之后就不让孩子训练了,原因是“中国足球太差了,我们不走足球这条路”。可是,一周两次,一次一个班小时的训练,真的会耽误孩子学习吗?难道这种兴趣班强度的训练,就能让你家孩子以后成为专业运动员?我们很多的家长,老师,甚至教练,对于足球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孩子参加足球训练,为什么就一定要想着他会成为专业运动员呢?难道把足球当成一种业余爱好,一种锻炼身心健康的运动,一种教育方式不可以吗?


足球为什么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就是因为他可以容纳一切,不论你是黑人白人黄种人,不论你是贫穷或富贵,你都可以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来。你可以把足球当作是一种爱好,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把他作为职业,靠他吃饭。但我们的很多家长和老师似乎只看到了第二种,认为“参加训练就一定会耽误学习,一定会变成专业运动员”。这也是学校体育的一大误区:难道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参加体育训练吗?业余爱好就不能参加训练?


二、专业层的问题


1. 意义不明的选拔和竞赛体系


专业阶层的我们之前作过解释,也就是地方足协和体育局的队伍,那么这批孩子以后的上升道路是怎样的呢?绝大部分都是走一条体育单招或高水平特招上大学的道路,而不是成为职业运动员。每年地方体育局最重视的足球赛事就是省锦标赛和省运会,全运会,而这些赛事对职业足球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意义。


因此,不管是对于普及还是职业,足协和体育局的队伍都有点意义不明,可能唯一的意义就是给这些专业层的孩子们发运动员等级证,让他们将来能有通过足球考大学的机会。同样,每年的校园足球夏令营也是这样一个意义不明的东西,每年评选的所谓校园足球精英阵容,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了培养职业运动员?——可这些孩子绝大部分以后根本就踢不了职业啊。为了组队比赛?——夏令营的最佳阵容也没见过组队去参加什么比赛啊。这样来看的话,所谓的夏令营每年将校园足球的精英聚集起来,不是为了提高也不是为了普及,其意义只有一个——发证


所以,职能部门每年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夏令营,省锦标,省运会,全运会上面,对中国足球文化的普及有起到作用吗?对职业足球水平的提升有起到作用吗?恐怕都没有,几乎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夏令营和这些赛事应该取消吗?恐怕也不行,因为还有很多专业阶层的孩子需要靠这个打通上学的通道,如果一刀切取消掉对这个阶层的群体来说将会是个毁灭性的打击,直接把别人晋升的道路堵死了。所以,专业阶层的赛事体系如何改革?应该与普及阶层接壤,还是应该服务于职业阶层?


并且,这些赛事中还存在一个极其荒唐并且意义不明的规则,那便是比赛成绩+技能测试,才能决定最终成绩。什么意思呢?就是假如一场三四名决赛,就算你的队伍最后赢了比赛,也可能会因为技能测试的分数没对方高,就只能获得第四名。这难道不扯淡吗?决定名次的不是比赛本身,而是意义不明的“技能测试”,当然,这样的模式也给了暗箱操作的机会......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哪位人才想出来的政策。这项政策也不只是足球,其他运动项目同样有,此前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中,有一名运动员在半决赛中打破了亚洲记录,最后却因为“体能测试”不达标,而无缘决赛,简直是魔幻现实主义般的操作。


个人认为,如果要对这些赛事进行改革的话,就应该与普及阶层接壤,就是不再让足协和体育局组队。开展低一级别的赛事,让校园足球,俱乐部的队伍都能参与其中,获得冠军的队伍就作为该地区的足协或体育局代表队。

中超国内球员转会费排行榜<br>
中超国内球员转会费排行榜


2. 屡见不鲜的“谜之操作”


中国足球的业余体现在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政策上:从甲A时代的“头球进一个算两个”,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取消升降级”,到现如今的什么“组建U25集训队”......职能部门的乱点鸳鸯谱简直是“历史悠久”,并且“屡教不改”。中国足球的外行领导内行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多大的改善,懂足球的人说不上话,说得上话的人不懂足球。


3. 小球队的生存之道


就像前文说的,家底厚的强队可以在中超立足,那么小球队呢?等到中国足球的金融泡沫被扎破之后,不仅仅需要关注中超球队,还有一些低级别联赛的小球队也需要得到扶持,如何让小球队能维持正常运营,也是职能部门需要关注的一个点。


如果我们真的要培养足球文化的话,需要运营起多级别的职业联赛,不仅仅是中超,还有中冠,中甲,中乙......如果我们50%以上的城市都能有一只职业球队,并且低级别联赛能运营起来,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球迷文化,那么这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职业联赛体系。


职业队解散已是常态,足球文化谈何发展?
职业队解散已是常态,足球文化谈何发展?


六、近乎于无的足球文化


1. 恶劣的舆论环境


现在你随便上个抖音或是微博,只要跟足球稍微沾一点边的内容,哪怕跟中国足球完全没联系,你都能看到评论区里对国足的谩骂和冷嘲热讽。如果一直保持这样恶劣的舆论环境,会对中国足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1)舆论影响家长,导致专业和职业体系内可选才人数锐减。我们之前说过,12岁是足球选材的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过了小学阶段,基本就决定了一个孩子是否能走上专业足球道路。那么,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能有多大的话语权,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呢?所以选择权基本都掌握在家长手里。那么问题就来了,家长们随便打开一个社交网络,随处都能刷到关于中国足球的负面评论,如果你是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选择足球吗?就像填高考志愿,你会选择去一个差评如潮的学校吗?


(2)舆论影响领导层。例如今年某政协委员的建议“中国足球改为部队制训练管理”,这建议不就跟大部分球盲的思路一样吗?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张嘴放屁。如果这个建议真的形成提案的话,那中国足球就真的完蛋了;如果这些“委员”还在持续不断的“建议”的话,那中国足球就没曙光了......


(3)舆论影响球员和教练。就像之前李铁的下课,几乎可以说是被舆论给炮轰走的。当然,我不否认李铁的经验能力可能有所欠缺,李铁的教练团队也存在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和不足之处。但是,在当时那样一个环境下,李铁与队员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封闭训练,他比任何人都了解队员的情况。十二强赛踢了一半,突然被炮轰下台,换教练可以,但问题是还有比李铁更合适的教练人选吗?把他换了,谁上呢?好嘛,现在换了个李霄鹏,成绩比李铁还差,输越南的比赛直接让中国足球掉进舆论的深渊,这难道就符合球迷们的意愿了吗?


在输越南后,球迷们对队员口诛笔伐,甚至有球迷到国足隔离酒店外凌晨放烟花,严重干扰了队员的作息,在这样的环境下,队员们也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封闭训练。


当然,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力,球迷都是情绪化的,赢了夸输了骂,这种“球迷文化”在全世界都存在,当年贝克汉姆、鲁尼也曾遭到过英格兰球迷的口诛笔伐。


但是,中国足球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教练和队员的问题,输给越南也不是因为球员们不拼博,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整个足球的体系都是不健康的。


家长们看到这样铺天盖地的评论,会不受影响吗?<br>
家长们看到这样铺天盖地的评论,会不受影响吗?


2. 基础设施


目前为止,我们足球的基础设施还是没能完全跟上的,大城市地区的人想踢球可能花点钱,总能找到收费的场地,但很多小城市,想花钱踢球都没地方花。唯一有场地的地方就是学校,但学校又不对外开放,这就导致了很多小城市球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其实国家这两年在加强社会基础体育设施上给地方的专项拨款也不少。但据我的调研,一些小城市的社会球场都修在了荒郊野外,甚至远离市区几十公里的小镇上,所以基本上也没人在使用,关键国家足协的人还能给正常验收了。


足球运动的开展是必须要有基本的场地支持的,如果我们要发展成足球大国,那么普及肯定是无法避开的重要一环。如果我们的基础场地设施日后能逐渐完善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发展社区足球。打个比方,每个社区都可以注册自己的社区俱乐部,每天放学时间,社区内的孩子们都可以在社区兼职教练(大部分是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足球活动。个人认为这是普及足球一种很好的方式,只不过可能具体实施起来会有些困难。


总结


中国足球体系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足球是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部分都是环环相扣的,他就像一个运行的巨型机器一样,如果哪一个小齿轮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个机器停止运转。如果你只简单的认为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就是球员或教练不努力,那么我只能说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懂中国足球。


如果我们真的想把中国足球搞上去,需要举国体制,足球不仅仅是体育部门和足协的工作,更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这是一项需要长远规划的浩瀚工程,中国足球这么多年一直都想着如何走捷径,自上而下都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是时候该脚踏实地做点事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足球调研室(ID:gh_1aafb5625bbd),作者:宋海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