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司嚷嚷着招聘难,学生和从业者哭诉着就业惨。考研、考公、考编的人还在“卷卷卷”。2022,这个被大家看做一展宏图的体育大年,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体育公司‘无’了,体育人才也‘无’了。”这虽然是从业者自我调侃的一句话,但是用来形容今年招聘季的惨淡,确实非常贴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圈人(ID:sportsjob),作者:付能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金三银四”是招聘领域的常见词汇,意思是每逢3到4月,人才流动会大幅度提升。此时,“打工人”已经拿到年终奖,准备谋划新的去处;而企业也完成了新目标的制定,需要补充人手,或者为新业务的拓展招兵买马。
根据体育圈“上场”招聘平台的观察,不论是站在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的视角,可能都不容乐观。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双方对于彼此好像也并不满意。
虽然让大家坐在一起敞开心扉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听一听多方是怎么想的,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同的启发。
“行业难,学生卷,大家都不容易”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57万,相比于2021年增长近80万。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也首次突破了200万。让学生们感到心痛的是“即使是体制内,体育专业学生能够报考的岗位也是少之又少。”
虽然考研和考编越来越卷,但是学生们也没有把视野放到体育公司。“每年去体育中小企业的学生,只有7%左右。”国内某体育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对氪体记者说道:“大多数学生还是更加关注事业单位和国企,体育公司基本上都不是学生的首选。”
作为专门培养体育人才的本科院校,仅有7%的人才流向中小体育公司,也进一步证实了体育行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未来,倘若学生和求职者更加恐惧就业,体育公司势必会陷入恶性循环,数据会进一步降低。
面对当今的就业现状,学校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让学生们提前准备,但还是要尊重大家的选择。我们会根据学生们的意向,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体育人才的流向,高校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支持,但最终的选择还是取决于学生。而不去体育公司,便是学生们认为的“最优”选择。但进一步追问,其他的选择真得会“更优”吗?
出于对就业的恐惧,学生们大多选择事业单位和国企,或试图通过考研为学业生涯“续命”。便可以晚几年就业,把希望寄托于几年后的就业环境,期待能够有所好转。
当大家选择逐渐趋同的时候,竞争会加剧,内卷会产生。何为“内卷”?即对外无法预测,所以只能向内竞争。内耗,内耗,还是内耗。
对于目标明确的学生来说,也许会;对于没有目标的学生来说,也许不会;考编、考公的成功结果是稳定的,但整个考研、考公的过程,却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考研失败了,应该就业,还是复习再战一年?考研越来越卷,如果仍然没有上岸,那接下来处境会更难。如果不考,之前的付出也白白打了水漂。就算上岸了,未来还是要面对就业。”
面临社会实践和备考二选一时,大家为了提高上岸的概率,便会选择放弃社会实践安心备考。但如果没能在大学前几年就“沉淀”出一份漂亮的简历,又出现考研和考公的失利,在就业市场也大概率不会成为“抢手的人才”。
一位在北京从事体育培训的负责人道出无奈:“很多学生来我们这里根本不打算长待。考研没考上,过来待几个月,溜达溜达;公务员没考上,过来看一看,或者待1~2周就走了。”即使他们的薪水和发展空间,都属于行业第一梯队。
目前来看,虽然“趋向稳定”是大家所追求的,但其中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在此前《寻业体育》的栏目中,氪体记者曾经采访ECO互娱的负责人林君娴,在彼时面对留在IMG工作,还是出国留学时,她果断选择留在国内。
当问其原因,她的回答是:“留学回国之后,我可能不会遇到IMG放出的这么好的岗位了。”是的,头等舱的号码牌已经被早先进场的“选手”拿走,而后进入社会的学生,也只能在有限的岗位里面,矮子里拔将军。
从各个视角不难看出,学生和从业者没有办法通过单一的维度去判断,在当下的环境中考研、考编、留学,还是直接就业“哪个更好”。只能说,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做体育,我们要靠爱来发电?”
“薪资低、待遇差、看不到未来的发展空间。”这是求职者对于体育公司的普遍评价。当然,体育行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其他领域同样存在。餐饮、旅游、教育等行业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在政策的影响下,K12教育甚至腰斩。
一位从体育院校毕业多年,已经转行做职业培训的小武说出了他对体育公司的看法:“在从事体育工作的几年里,对于企业的服务很多都是半买半送,愿意直接花钱的公司很少。即使做置换,给到的资源也少得可怜。”
在沟通中,小武认为:“大家都是空中楼阁,真正能够落地执行的非常少。大家也喜欢攀关系,说到底还是一个非市场行为。”最终,也是因为“群众基础不够,体育没有形成刚需市场,我们的服务能力也上不来。”所以被迫离开了行业。
“大方向虽然利好,但是短时间改变不了什么,没有核心产业的支撑,更没有体育的氛围。”一位在南方从事中考体育培训的创业者站在教练了的视角,给出了他的看法。
作为求职者,很多人也有感受:“疫情之后,体育公司不怎么招人了”。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体育公司没能抗住压力,这也让更多处在经营的公司收紧了岗位,招聘也更加谨慎。
因此,即使求职者想要就业,企业也有招聘需求,但就是无法匹配上。在求职者眼中,会自然而然地忽视中小体育公司,而体育公司也会忽视不符合要求的求职者。在此过程中,博弈就产生了,而博弈过程当中双方的损耗也越来越大。
除了中小体育公司,学生眼中青睐的“体育大厂”虽然会有一定的实习机会,但转正名额相对较少。也殊不知,即使能够转正,也避免不了成为大厂的“螺丝钉”。
很多员工在离开时,虽然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想要跳槽,一是没有更好的平台;二是离开了平台,习得的技能去其他公司也未必施展得开。最终,只能选择离开行业,要么独自创业。
当然,“体育大厂”准确来说是“大厂”的“体育部门”。虽然身处大厂,但是只要业务部门不赚钱,你的处境就是尴尬的。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体育市场的基础不够,群众体育的氛围不足,体育消费的潜力和意识还没有被完全激发。
“根植于市场需求,找到并夯实自己的主营业务,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优化人力结构。既要在扩张的时候慎重一点,也要给现有员工加薪的时候爽快一点。”站在求职者的视角,用人单位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也许才能招募到更多优质的人才。
提及市场经济的时候,不容忽视的是“体育存在特殊性”。在某些领域,资源会出现“垄断”的情况,因为手里攥着资源,便可以忽视服务能力和质量。与此同时挤压员工,导致供需双方处在不平等的地位,这些行为都会让行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体育,归根到底是服务行业。比起抱怨市场环境,抱怨群众为什么不参与体育消费,或许体育公司去换位思考“如何做,才能够让全民慢慢爱上体育、参与体育?”可能才是少数扭转恶性循环的“正道”。虽然这条路,道阻且长。
“学生眼高手低,一代不如一代”?
站在用人单位的视角看学生和从业者,不难发现,体育公司提出的问题也同样尖锐。
“人才培养出现了大问题。”“当今孩子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学习的能力下降了不少。”“现在体育行业缺少的不是学历,而是真正具有专业技术的人。”不论是北京、上海、广州的体育公司,都反馈出了这样的问题。
国内某知名培训机构的招聘负责人更是直言:“'某校'出来想做高管,'某校'出来只想挣钱。不愿意从基础岗位做起,在校老师甚至把在私企说得一文不值。”
另外一位从体育高校毕业的创业者由于公司发展还不错,母校老师想要主动建立校企合作,却被他委婉拒绝。“都是自己的师弟、师妹,如果真的非常优秀,我又怎么忍心拒绝呢?”
“难啊,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脱节,刚毕业的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也没有办法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培养。”
对于现在的体育环境来说,即使企业有心培养,但也无力实施。“下定决心培养,时间和精力也搭进去了,可是人家压根不想长待。”这也让少数愿意培养人才的体育公司寒了心。
针对另外一个尖锐的话题,可能也避免不了。一位从业多年的老教授说道:“很多老师都在用过时的知识做教学,他们自己甚至都没有将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单纯的怪学生。不过,一些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荒废了学业。”
站在“老一辈人”的视角,都总是会觉得“一代不如一代”。毕竟不论是80后、90后、还是00后,都会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某企业负责人对此抱有不同的看法:“不是下一代不行了,而是两极分化加大了。优秀的人才,会越来越优秀。反之,也会越来越差。”
“现在高校的理论水平确实提升了许多,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但是理论基础主要还是国外的理念,而在中国实操却是要因地制宜。”
“整个体育行业才开始发展,野蛮生长太快,特别是体育行业中的服务性行业更加特殊。如何把‘体育’和‘服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应该是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我的母校近几年也在尝试调整,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一位从体院毕业的社体创业者说道。
虽然体育公司自身存在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才的供给也出现了偏差。而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缺口,想要补足之间的差距,到底应该谁买单?也许是高校,也许是体育公司,但如果双方都无法买单,最后承担后果的,则是学生本身。
作为学生,如果只将希望寄托于行业环境的扭转,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一定能够补足自己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增加了解行业信息的渠道,积极主动汲取行业和学习跨领域的知识,也许对自己会有更大的帮助。
“跨行做体育,抱歉,你得降薪!”
对于这样的环境,就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张同学认为:“可能是学生对企业没有了信心,企业对于学生没有了耐心。”为了跨行进入体育,在本科阶段,他就不断积攒体育领域的社会实践,希望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能够寻求一份好的工作。
跨领域的人才进入体育行业,无疑会挤压“科班生”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体育行业的壁垒很高,圈层壁垒、资源壁垒、薪资壁垒。除了可遇不可求的伯乐伸出援手,否则想要通过自己实现跨行,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体育是一个围城,圈外的人想进来,圈里的人想出去。”一位赛事人吐槽说道:“门槛高,但好像也不高,甚至我们自己都认为,跨行做赛事根本没有门槛。不过,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是需要经过多年的历练。”
说了这么多不同种类的门槛,最终的难点可能还是落在“钱”上。体育行业,是否有能力承接其他领域的人才,能否开出更高的合理薪资?“同样是做教育,当K12的教培老师,可比基层教练赚得多多了。”
由于其他科目相比于体育更具备“刚需”属性,坪效高,利润也更高,人家为什么选择体育培训呢?当然,因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K12被腰斩,氪体也对教育人才是否流向体育教培也进行了观察。
通过体育培训公司的反馈,这些人才的职业技能更加先进和优秀,能够补足体育教培人的部分短板。但同样,一些体育培训公司也直言,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留住跨领域的人才。
成功转型做体育的案例也是存在的,而他们选择体育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原来所处的领域面临着衰落的问题。即使会降薪,但起码自己热爱体育,认为体育的内卷还没有那么严重,并且从长远的周期来看,体育仍然是朝阳行业。
尾声
结合多方视角不难发现,我们常常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对行业整体环境下定论。
例如,站在求职者视角,由于自身能力,或者对行业信息的获取能力不足,就判定行业没有优质的公司;同理,站在用人单位角度,由于公司不具备较强的人才吸引力,或受限于人才招聘的来源,就觉得体育人才的质量在下降。这样的判断都是片面,且不充分的。
作为“结构性矛盾”,身处其中的不论是求职者、用人单位,还是高校,都无法解决多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要尽力补足供求双方的差距,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也要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求职、招聘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并且需要为对方多考虑一点点。
行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雇主和用人单位的关系,从来不是对手,而是朋友;不是此消彼长,而是一起成长。
因此,在外部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站在多方视角思考,接受对立观点的合理性,同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可能才是指导我们行动最有效的方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圈人(ID:sportsjob),作者: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