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见智研究Pro(ID:gh_34389d0696ba),作者:吴悠,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3月8日,伦镍最高涨至100000美元/吨,一举超过此前的历史高位,而这一大幅度涨势距离之前刷新十年达到2.5万元/吨的高点尚不足2周,考虑到此前碳酸锂连续2周突破40万元/吨和50万元/吨大关,这对下游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此前有关碳酸锂和镍的文章《碳酸锂春节后7天涨超40万元/吨,这两点需要重点关注》和《镍期价刷新十年高点,但不改电池高镍化高增长趋势》中已经对此碳酸锂和镍的涨价情况和影响有所分析。
本篇报告,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将就镍钴锂这三种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要的上游资源,涨价给四大材料和动力电池带来的成本压力提升做详细的数据分析。
一、锂
由于不同动力电池厂商和四大材料厂商的技术水平以及配方略有差距,同时终端新能源汽车车企的标准和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具体到各家的使用量和成本变化也略有不同,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在本报告中多采用平均数值。
首先,四大材料中,三元正极材料消耗碳酸锂的用量最多,每吨三元材料消耗碳酸锂0.38吨左右,而逐渐占比增加,并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则耗量更多达到0.41吨左右的碳酸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消耗正极材料较少,但是使用量也达到了0.23吨碳酸锂左右。
其次,碳酸锂同样也是四大材料中电解液的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已经达到59万元/吨的高位,已经超过2016年的历史高位,相比此前的9万元/吨的低谷价格,涨了5倍有余。每吨六氟磷酸锂需要0.3吨左右的碳酸锂,而1吨六氟磷酸锂能生产8吨左右的电解液。
然后,隔膜的生产材料主要是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所以不涉及碳酸锂的用量,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目前也是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同样不需要碳酸锂。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负极材料中具有代表性的未来趋势硅基负极由于导电性过低,且在形成SEI膜的时候会不可逆的消耗锂离子。
所以需要在负极中添加补锂剂,而这种负极补锂添加剂中则含有碳酸锂,但是目前硅基负极由于成本压力以及首效低,膨胀等问题还未成规模化生产,所以碳酸锂使用量很低。
最后,四大材料的集合体动力电池中,目前的两大体系中磷酸铁锂电池每GWh需要使用520吨碳酸锂左右,而三元锂电池使用的量同样较多,1GWh三元锂电池大约需要使用620吨碳酸锂。所以,碳酸锂的单价每涨价10万元,动力电池每GWh成本增加5200万元~6200万元左右。
二、镍
随着动力电池无钴化趋势的逐渐加强,高镍三元锂电池的占比也是越来越大,高镍三元的代表NCM 811型和NCA型高镍三元锂电池的渗透率目前已经达到40%左右,相较于8系三元锂电池刚刚上市时2017年不足3%的占比提升尤为突出。
镍的使用范围相较碳酸锂就小了不少,四大材料中仅仅局限于正极材料中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他三大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都不使用。而三元锂电池中高镍三元锂电池对镍的需求量最高,高镍三元锂电池对硫酸镍的使用量比3系三元锂电池高出60%以上。
这也反映在了各系的镍的使用量上,每GWh高镍三元锂电池(以NCM 811型为例)需要镍750金属吨,而6系和5系的三元锂电池这需求量骤降,每GWh中低镍三元锂电池需要镍500~600金属吨。所以镍的单价每涨1万元/金属吨,则三元锂电池每GWh成本增加500万元~750万元左右。
三、钴
相比起锂和镍,钴无论是使用量上,适用范围上,还是未来的使用前景上,其实都是略有不足的,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资源稀缺性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是其高昂的成本让动力电池厂商越来越偏向于无钴化和高镍化锂电池,目前的8系高镍三元锂电池,乃至超高捏9系三元锂电池和四元锂电池,都是为了规避钴的大规模使用。
目前,动力电池的几种主要类型中,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和钛酸锂电池都不适用钴,仅仅只有三元锂电池还在使用钴,而且随着高镍化的发展,使用量还在逐代递减。
从目前三元锂电池的中NCM型低高镍三代以及NCA型锂电池来看,NCA型锂电池的使用量变化不大,1GWhNCA型锂电池需要钴110吨左右,但是NCM型由于从低镍三元锂电池向高镍三元锂电池的转换,所以钴的使用量在不断下降,从最开始的低镍三元如3系需要400吨左右,降至中镍5系和6系的220吨钴左右,再到如今高镍三元8系的100吨钴左右的水平。
所以,钴的影响力正在降低而且不同型号的三元锂电池受到的成本压力不一样,钴的单价每涨1万元/吨,则三元锂电池每GWh成本增加100万元~400万元左右。
总结来看,与2022年年初相比,碳酸锂价格从28万元/吨涨至如今50万元/吨,镍现货价15.5万元/吨涨至如今22.3万元/吨,钴价从49.7万元/吨涨至如今56.7万元/吨,三大重要原材料的涨价导致1GWh动力电池的成本,上升了至少1.55亿元。单辆新能源汽车如果按照55度电来计算,如果全部转嫁到车企端,则单车成本上升了8500元左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见智研究Pro(ID:gh_34389d0696ba),作者: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