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网络盛传乌克兰约有5000万亩地被中国企业承包经营,占该国耕地总面积十分之一。但据凤凰网《风暴眼》记者调查发现,该消息是约十年前的一条“假新闻”,并不属实。

早在2013年,《南华早报》的一篇“中国承包土地占乌克兰总耕地面积近一成”的报道就被流传开来,路透社等媒体纷纷转载,称中国计划在乌克兰购买300万公顷,中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与乌克兰农业公司KSG Agro签署协议,如果这一投资最终成功,“乌克兰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农场”。不过,该消息随后就被澄清了。

据俄罗斯塔斯社的采访,KSG Agro公司总裁谢尔盖.卡西亚诺夫澄清双方的协议是合作经营,而非购买或转租,比如根据公司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框架协议,合作的初始阶段是中方帮助KSG Agro公司租赁的约3000公顷的土地上安装农田滴灌系统。

“无论是乌克兰政府还是私营企业,都没有意向也无权将土地租赁给外商,包括中国人。这笔交易本身不可能存在的原因还在于,本公司并没有300万公顷的耕地,公司仅有9.2万公顷土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曾亲自出面否认该传闻。



实际上,乌克兰国内在土地租售问题上争议已久。

2019年11月13日,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旨在启动农业土地市场化改革的第2178-10号法案,要求取消自2001年以来多次延长执行期限的暂停销售(流转)农业用地的法令,并计划从2020年10月1日起放开农业用地的买卖交易。

此前,乌克兰最高拉达的第2242-Ⅲ号法律规定,在通过正式的土地法之前,土地股权的所有人不得出售、赠与或以其他方式处理农业用地,仅可以继承和出售给国家或用于公共用途。

即使在第2178-10号法案开放农业用地的买卖交易后,也同样规定了只有乌克兰公民、根据乌克兰法律成立的乌克兰法人、乡镇和国家将能够获得乌克兰农业用地的所有权。受益人为外国人及外国法人实体以及无国籍人或不是根据乌克兰法律建立的法人实体,在2024年1月1日之前无法拥有乌克兰土地所有权,只能通过组建合资企业或是租赁土地等方式来使用乌克兰土地。

虽然中国承包经营乌克兰土地的传闻不实,但近年来两国企业在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确实非常多。但大多以基础设施建设、仓储物流体系建立与运营管理为主,以换取乌方农产品出口的额度与优惠价格。

以中粮企业为例,2015年,其子公司中粮农业完成对乌克兰来宝集团的全部股权收购,并因此成为乌克兰第二大植物油出口商。同时,中粮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港投资的DSSC码头于2016年正式投产,至今仍为乌克兰目前最先高标准的农产品中转设施。

根据商务部数据,2021年度1~11月,我国进口乌克兰玉共米731.5万吨,占我国玉米总进口量的27%;我国从乌克兰进口葵花籽油108.8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4%;进口乌克兰大麦257.53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8%。

这其中的“大项”玉米,在国内的消费用途主要为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据统计,2021年我国消耗的饲料粮达到约30000万吨,人均消耗饲料粮约430斤,但饲料粮总产量只有不到20000万吨。但玉米并不是主要的饲料粮,近1亿吨的需求“缺口”中,80%由大豆构成。

乌克兰方面,据乌克兰农业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2021年乌克兰出口粮食5080万吨,共123亿美元的贸易额中,中国占据了约25.5亿美元的进口额。

此外,乌克兰与中国的农业相关贸易的出口期在每年的7~9月,基本不受现阶段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