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月28日消息,云南通报“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及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邨项目违规违建问题追责问责情况:

2021年5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云南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根据云南省委统一安排部署,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对“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以及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邨项目违规违建问题以事立案、直查直办,深挖细查违规违建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等问题。

经查,省级相关部门、昆明市、晋宁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部分领导干部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浮于表面,践行“两个维护”不坚决不彻底;二是对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应付整改;三是政绩观扭曲,与民争湖、与民争利,公众利益让步于私人利益;四是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想方设法为项目建设铺路搭桥;五是权力观不正,责任意识不强,滥用职权、失职渎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经省委批准,决定对“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及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邨项目违规违建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一)对29个责任单位追责问责

1.对8个省管单位追责问责

(1)给予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林业和草原局、省自然资源厅等5个单位通报问责。

(2)责令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等3个单位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2.对12个处级单位追责问责

(1)给予中共晋宁区委、晋宁区人民政府,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晋宁古滇历史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等7个单位通报问责。

(2)给予昆明市水务局检查问责。

(3)责令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昆明市司法局等4个单位向昆明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3.对9个科级单位追责问责

(1)给予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晋宁分局、晋宁区自然资源局、晋宁区水务(滇管)局、晋宁区林业和草原局、晋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晋宁区城市管理局等6个单位通报问责。

(2)给予晋宁区财政局、晋宁区发展和改革局、晋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等3个单位检查问责。

(二)对58名责任人追责问责

1.对16名省管干部追责问责

(1)时任昆明市晋宁区委书记,西双版纳州委原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傅希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昆明市政府原副市长王道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2)给予时任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时任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喜良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调研员;给予时任昆明市晋宁区委书记、现晋宁区正处级干部李福军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主任科员;时任昆明市政府副市长、现昆明理工大学保留副厅级待遇干部吴涛,因还涉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并案处理,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时任昆明市政府副市长、现任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高中建,因还涉及其他违法问题,并案处理,给予其政务警告处分。

(3)时任省林业厅副厅长、现任省林草局副局长夏留常,时任昆明市政府副市长、现任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勇,因还涉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并案处理。

(4)给予时任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现任省政府参事杨洪波,时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现任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刘德强,时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刁殿伟(已退休),时任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杜筑华(已退休),时任昆明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现任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黄云波,时任昆明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昆明市政府秘书长、现任昆明市政协副主席胡炜彤,时任昆明市晋宁县委书记、现任昆明市东川区四级调研员张之亮,时任昆明市滇管局副局长、现任昆明市盘龙区委书记沃磊等8人诫勉问责。

2.对28名县处级干部追责问责

(1)给予时任晋宁古滇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晋宁区政府区长徐波(已辞去公职)开除党籍处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给予时任昆明市滇管局局长柳伟,晋宁区政府原副区长陈海清,晋宁古滇管委会原副主任苏雪峰等3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时任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周兴舜(已退休),时任晋宁县政府县长、现昆明市文旅局干部岳为民,昆明市滇管局局长付文等3人因涉嫌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并案处理。

(3)给予时任昆明市政府法制办主任、现任昆明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毅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时任昆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杨国荣(已退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时任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处长、现任省审计厅二级巡视员李燕,时任省林业厅林政处处长、现任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陈立贤,时任昆明市林业局资源林政处处长、现任昆明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政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杨树斌,时任昆明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现任盘龙区政协二级调研员耿琏,时任昆明市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兼昆明市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现任昆明市城管局二级调研员董健平等5人政务警告处分;给予时任晋宁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现任晋宁区政协主席吕丰,时任晋宁县政府副县长、现任昆明市委巡察办主任张剑扬,时任晋宁县(区)政府副县(区)长、现任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普娅馨等3人政务记过处分;给予时任昆明市林业局局长、现任昆明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令衡,时任昆明市滇管局副局长、现任昆明市城管局副局长赵志德等2人政务记大过处分;给予时任昆明市滇管局局长、现任昆明市滇管局二级调研员尹家屏党内严重警告(影响期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三级调研员;给予时任晋宁古滇管委会副主任、常务副主任、现任晋宁古滇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主任郑佰明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四级调研员。

(4)给予原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现任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涛,时任昆明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肇圣(已退休),时任昆明市水务局局长、现任昆明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储汝明,昆明市滇管局副局长陈志强,昆明市滇管局总工程师余仕富等5人诫勉问责。

(5)给予时任昆明市文旅局副局长、现任昆明市文旅局三级调研员林克俭,时任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地方事务管理局局长、现任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文旅投促局局长郑云通报问责。

3.对14名乡科级及以下干部追责问责

(1)给予时任晋宁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综合科科长闫辉党内严重警告(影响期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中级工;给予时任晋宁区规划局局长郑云华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四级主任科员。

(2)给予时任昆明市滇管局环境影响监督处副处长、规划与建设项目审查处处长、执法监督管理处处长、现任昆明市滇管局湿地管理处处长张颖,晋宁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何劲昆,晋宁区城市管理局局长纳树森等3人政务警告处分;给予时任晋宁古滇管委会财政局局长、现任晋宁古滇管委会财政局四级调研员高联成政务记过处分;给予时任晋宁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现任晋宁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赵建国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时任晋宁县(区)财政局局长、现任晋宁区财政局三级调研员熊艳荣政务记大过处分;给予时任晋宁古滇管委会城建局局长、现任晋宁区昆阳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夏治祥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

(3)给予时任晋宁县水务局副局长、滇管局局长、昆明市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晋宁大队大队长、现晋宁区政协保留正科级待遇干部赵继宏,时任晋宁县(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现任晋宁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一级主任科员杨继红诫勉问责。

(4)给予时任晋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赵学瑛(已退休),晋宁区发展改革局局长俞宁,时任晋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现任晋宁区文旅局一级主任科员陶永芳等3人通报问责。

评论丨“滇池别墅群”问责29个单位,再次重申生态红线 

对破坏生态行为严肃问责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严格把关,让那些违建一开始就没有出现在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可能。

2021年5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云南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典型案例。日前,媒体获取的云南省纪委监委《关于“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及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邨项目违规违建问题追责问责情况的通报》显示,包括昆明市委市政府、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在内的8个省管单位、晋宁区委区政府、滇池管理局等12个处级单位,以及9个科级单位以及58名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长腰山生态功能基本丧失,被拆除部分已种上树苗。图片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去年,随着中央督察组的通报,云南滇池别墅群生态破坏的问题浮出水面——滇池原本是云南的第一大湖,生态保护价值相当重要,但近几年来,沿岸的长腰山等相关区域,被房地产项目挤占,在环湖开发模式下,滇池成了地产增值的筹码,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根据此次公布的问责情况,29个责任单位被问责,58名责任人被处理,问责层级达到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在内的层级,这样的处理力度相当大,也显示出在守护生态红线上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继秦岭别墅事件后,滇池别墅群事件之所以也被当作大案要案办理,一方面是因为滇池极具生态价值,而生态破坏又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滇池一带的生态遭破坏,远远不是某个企业突破红线那么简单,当地的相关职能机构也存在严重的失职。

如通报提到,在2016年11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已经明确指出,《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相关条文规定不明确,给房地产企业打着生态旅游的幌子进行房地产开发,提供了钻营的便利和空间。在整改之后,相关条文仍然语焉不详,依旧试图给违规建设开口子。

房地产企业打擦边球,在滇池保护区内违规建别墅,这种逐利操作固然胆大,但归根结底还是条文不明确、不严格导致。如果严格前置审批,这些项目恐怕连基本的手续都办理不了。

之所以出现了懈怠,在生态保护上缺少严格的自觉意识,说到底,还是没能平衡好经济和生态的关系,想借助滇池的生态价值,来快速变现成经济效益。而且,其间还存在着非法利益勾兑的问题,企业行贿,一些公职人员被围猎,导致滇池变成了不法牟利的工具。

就在去年中央督察组通报后,对于出现的一些违建,当地曾迅速开展拆除工作。然而那些被破坏的山体,想要恢复到原始状态,注定会相当困难。剩下的那些违建群,如何处置也是一大难题。如果保留会破坏滇池生态,拖久了还可能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拆除,也将是一笔巨大的成本。

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凸显了生态治理的困难。个别地方被眼前的短期利益麻痹,以牺牲生态的方式来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结果留下一个烂摊子。所以,对破坏生态行为严肃问责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严格把关,让那些违建一开始就没有出现在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可能。

无论如何,生态保护是一笔长远账。这一次,对滇池别墅群事件的高压问责,再次重申了生态红线,这对其他地方也形成了警示效应——任何时候,都必须平衡好发展和生态的关系,牺牲后世的利益,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政绩,把生态环境当成升迁的垫脚石,一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