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精明,有时让人瞠目结舌。
说到养子,大家能想到什么?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日本人的养子,能震惊全世界!
像美国著名的财经科技媒体《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英国的《独立报》,都专门发文章介绍过日本奇怪的收养文化。
还有外国网友说,这是他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的日本传统。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在日本,超过98%的被收养对象,竟然不是婴幼儿,而是成年男人!
在中国人看来,收养孩子肯定都是选择年纪小、不懂事的,这样抚养长大的孩子才能和收养家庭更亲。
但在日本,一年合法收养的人数大概有8万,其中绝大部分的被收养者是25-30岁的男人。
想象一下,猛然收养个20多岁已经快而立之年的大小伙当儿子,是种什么感觉?
如果快30岁了,然后,猛然给自己再找个爹,又是种什么体验?
日本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神操作?
你别说,这背后竟然有日本很多百年企业屹立不倒的重要秘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日本合法收养的家庭中有98%选择收养的是成年男子
中国传统观讲的是“异姓不养”,也就是家业只能传给自己儿子或家族内同姓的子嗣,绝不传给外姓人。
可日本人不是这样。
日本人在面临“断子绝孙”的危机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收养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外姓人继承家业,甚至还能在明明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将家业传给养子。
而且,历史悠久。
日本的“异姓养子”(養子縁組ようしえんぐみ),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最初,还是为了政治联姻的考虑。
比如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丰臣秀吉本是织田信长麾下的武士,可等人家势力壮大后,织田信长还是把第四个儿子送给了丰臣秀吉当养子。
德川家康在势单力薄时,生了十一个儿子,一半都送给别人当养子,其中老二也送给丰臣秀吉做了养子。
不过,也有的是为了某些“和平演变”的策略。
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毛利元就,就强迫实力较弱的吉川和小早川两大家族,分别接受自己儿子元春、隆景成为彼此的养子,随后各自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毛利两川”。
吉川和小早川虽然都有儿子,可迫于毛利元的淫威,只好将家业拱手送上。
说起来,日本的这种收养制度是以能否延续家族繁荣为目的,对什么人伦、血缘并不在意。
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在中国人眼里更加不可思议的现象:辈分颠倒。
在日本,这种不可思议的收养制度称为顺养子(順養子じゅんようし),就是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以弟弟做养子。
日本平安时代,当时的左大臣藤原赖长,因为哥哥藤原忠通没有后代,摇身一变成为哥哥的“养子”。
这还不算,藤原赖长的儿子藤原师长,又变成他的爷爷藤原忠实的“养子”,等于儿子和爸爸、大伯都平辈了。
为了利益,可以不顾血缘和伦理,不知道这是否也能解释日本为何有那么多毫无人伦的“故事”发生。
不过,也有为了家族事业甘愿放弃自己的儿子,而将家业传给外人的日本家族。
日本最著名的医学世家贺川家的始祖贺川玄悦,被誉为“日本近代妇产科学之父”。
他有两个儿子,虽然悉心栽培想让他们继承衣钵,可还是觉得不满意。
好在他还有个女儿,于是亲自挑选自己的徒弟冈本义迪当了女婿,作为贺川家第二代传人。
这种“上门女婿”在日本被称为“婿养子”(婿養子むこよう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女婿半个儿”,也是日本延续至今的一种收养习俗。
历史上,贺川家族十三代的继承人中有八名是养子、婿养子。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贺川氏真正有血缘的后人,却只能是贺川家的“分家”,不论家产还是地位都无法和“本家”相提并论。
甚至在看似与世无争的佛门,“养子”制度同样适用。
日本的本愿寺是净土真宗创始人亲鸾于镰仓时代所创立,为了保持教派的纯正,当时寺庙方面就积极鼓励方丈结婚生子,以便有最“纯粹”的接班人。
本愿寺是日本净土真宗最大的教派,为亲鸾僧人所创
只是由于历代方丈也不能保证都生儿子,本愿寺后来就开始从大臣、武士等贵族家庭中寻找合适的养子,培养为接班人。
不仅仅是本愿寺,日本其他神社、寺庙等后来都是父传子,和家族企业并无差别。
既然王公贵族与得道高僧都不在意,日本的其他阶层就更不在意了。
日本江户时代,地主家庭为了将家族姓氏传承下去,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会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直接找个合适的女婿当“婿养子”;另一种就是从同阶层的人家中收养一个儿子,然后改为自家姓氏,女儿还可以正常出嫁。
到了镰仓幕府时期,武士家族收养养子的情况更是相当普遍,有时甚至还收养不止一个养子。
日本武士
因为“时尚武竞争,多养他人子以固党羽”,有些类似中国所说的“螟蛉之子”。
反正人多了,打起来了不吃亏。
从历史上看,这是日本各个阶层为了延续家族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
可直到现在,日本收养成年男人当儿子的悠久习俗,仍然被发扬光大。
二战前,由于这样的“养子”实在太多(平均每四个日本人就有一个是养子),从而引发了许多财产争议案件。
于是,日本就立法规定,家产必须传给自己的男性继承人。
但是这项法案也明确禁止了将财产传给家族中的女性,导致没有儿子的家庭就不能顺利继承家族产业甚至姓氏。
要知道,日本普通人有姓氏的历史不过一百来年。明治维新前,普通人都是“有名无姓”,只有士族与公家有姓氏。
日本国内最常见的姓氏分布图
继承姓氏对于日本家族来说是关系家族荣耀的大事,家业传承其实就是姓氏传承。
为了家族的延续,日本的大家族就只能考虑以“养子”的形式传承家业。
虽然二战后,日本不再禁止将家族财产交给女儿,可大部分没有儿子的日本家族还是希望由男性继承家业,他们认为这样更为保险。
日本清和源氏族谱
因此,在日本大的家族企业中,“婿养子”主政的情况并不少见。即通过正式的收养关系,养子与家里的女儿结婚,然后正式改名为女方家的姓氏。
从商业角度来看,由于日本特殊的“忠诚”文化,这种收养成年男性的习俗几乎达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首先,这种制度对于日本许多延续百年的家族企业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继承制度,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永远都只生儿子。
另外,“婿养子”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用担心被他人代替,干起活来比亲生儿子还卖力。
然后,即便是家里的长子,可未必就是“太子”,随时都可能被外人替代,只得小心谨慎,努力工作。
所以,日本很多大企业的高管其实都会选择收养一名养子,几经考验后再筛选出合适的接班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养子制度,才让很多日本企业保持上百年甚至更悠久的历史。
比如,成立于公元578年的金刚组,发展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世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
金刚组原本是一家专门建造寺庙的家族企业,靠的就是各类婿养子和顺养子维持,这才绵延至今不衰。
金刚组是日本乃至全世界现存历史最久远的企业
日本的历史上的很多名人和企业家其实不乏养子出身。
文学家芥川龙之介、日本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以及日本近代教育的奠基者井上毅、前首相吉田茂等都是养子出身。
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也是养子出身
还有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因为儿子早年夭折,只有一个女儿。
后来,松下幸之助将精心物色的下属平田正治招为女婿,让其改名为松下正治,成为他的继承者。
松下幸之助也是选择了养子出身的平田正治作为接班人
至于日企里的丰田、铃木、佳能以及著名的建筑公司鹿岛建设,其实都是养子在管理公司。
通过养子或者婿养子的形式成为企业的接班人,可以说是普通日本人“麻雀变凤凰”的最好途径。
虽然被收养要放弃曾经的姓氏,但是相比于能获得真正的权力和地位,这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损失”。
毕竟想成为一个统领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负责人,只是靠自己努力,这在论资排辈讲究年功序列制的日本企业来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奢望。
日企讲究年功序列制,升迁完全是靠论资排辈
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在影视片中,看到很多日本男性对大老板毕恭毕敬,视为“神”一般的原因。
只要老实听话,让老板看着顺眼,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能一步登天成为“太子”呢。
即便是送上养子的家庭,也同样很开心。
2017年,日本《读卖新闻》曾报道,日本某调查机构对当年有被收养人的878户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0.4%的被收养人以及95.6%的养父母都选择了“非常满意”或者“满意”。
他们当然满意,因为这些家庭不仅可以得到收养人给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日元的回报,家族也能跟着沾光。
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日本这种养子文化不仅有利于家族产业的积累和传承,更有利于某些特殊行业的技艺和文化保存。
就拿之前的贺川家来说,日本一直有个“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传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这家的医学传承不到三代,那就别轻易吃他们家开的药。
而从江户时代到今天,贺川家一直在日本妇产科学界处于的“宗师”地位。
在日本今天的医学界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其实都是家族世袭至今。
相比于日本,中国的医学世家也很多,但是真正能继承家族医术的少之又少……
虽然这样的收养制度与什么善良、爱心都沾不上边,甚至从伦理上还很难让人接受。
但是,无论外人如何看待,这种制度确实是突破了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也成为日本诸多家族企业长盛不衰的独特“秘诀”。
铃木公司原CEO铃木修就是日本人所说的“婿养子”接班人
但是,日本这种奇特的收养制度,现在遇到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问题:
日本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口急速减少。
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数据称,全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361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7%。
在老龄化问题上,日本已经是全球第一。
而且,日本这一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34,比前一年下降0.02,已经连续5年减少。
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每年新出生的人数正处于逐渐减少的趋势
一边是垂垂老矣的白发老人,一边是不肯生育的年轻人。
所以,也许日本很快就有一天:
要收养一个儿子,都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