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驻西南编辑
作者|雨林下
题图|视觉中国
一盆麻辣香锅在普通人眼里,是鲜香又饱腹的美食,而在碳圈,锅里每一颗西蓝花和牛肉丸都象征着碳排放量。
从原料获取,到生产制造,到烹饪使用,再到废弃处置,每个流程都有对应的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可供计算具体的二氧化碳。
“如果你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名言曾经带火了KPI,放在碳管理领域,也同样适用。
只有把碳排放先核算量化为碳数据,才能使政府和市场主体清楚哪一环节有余量,进而有的放矢制定目标和方法论,让减排措施推进得有理、有据、有支撑。
这个逻辑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处理中,却丝毫不简单。
碳核算规则复杂,准绳待统一
《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告诉虎嗅,依照《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碳核算主要覆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废弃物处理。针对不同核算对象,视数据来源、测量方式、数据形式、数据质量、测量地域及时间范围等因素,可生成不同类型的碳核算结果。
结合碳排放管理员的操作经验,汪军介绍,核算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区域层面、组织层面和产品层面。
区域层面,是以地理范围来划分,偏重政府宏观测量,核算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组织层面,主要指企业碳盘查,注重的是组织因生产活动所应承担的碳排放范围,便于国家实施总量控制时划分责任归属,核算参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产品层面,包含了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细节情况,依赖基础产品的碳足迹数据库进行核算。
具体到计量手段,有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
排放因子法是各方应用最普遍的,可以对特定范围进行粗略把控。但地区能源品质差异、机组燃烧效率不同,各类能源消费统计及碳排放因子测度容易使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质量平衡法适用于二氧化碳排放比较繁琐的工艺流程。部分企业在涉及复杂化工反应时,使用该方法更相宜。
实测法是通过排放源实际测得到基础数据后汇总。比如,在烟气排放的浓度和流速监测系统中搭载碳排放模块,或者采集样品送到相关部门,用专业检测技术进行定量解析。
整体而言,碳核算在测量范围的划定及准绳设立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统一,并直接导致了行业在这一环节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不确定性。
各式各样的复杂规则还顺带滋生了灰色模糊地带,造成了些许潜在隐患。其中,产生影响最显性的,就是数据造假。
内蒙古爆出的全国首例碳数据造假案就非常典型。年排放量上千万吨的鄂尔多斯高新材料公司篡改送检日期、验讫日期和报告日期,在真实报告的基础上伪造了多份报告。事件披露后,生态环境部牵头掀起了一波全面彻查,陆续又发现多起碳数据质量有问题的公司。
企业敢铤而走险篡改排放报告,根源动力还在于钻合规漏洞带来的利润空间足够大,尤其在高能耗行业,轻轻下调10%, 就能省下数千万元真金白银。
鉴于此,监管层及时跟进,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九部门发布通知,提出强化碳核算的监督管理与信息披露,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碳审计,严防企业碳数据造假。
从根源上说,碳中和的大目标实现涉及了中央到地方、政府到企业,自然而然,碳核算需要横纵跨多部门、多层次。
如何能在这张盘根错节的网络上达成公允?
去年,央行公开表示,已经启动探索、建立全国性碳核算体系,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立了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当前,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按着“独自推进、交互反馈”的路线在发展。
长期持续的明确赛道
经纬创投向虎嗅分析,减碳趋势不仅仅在中国出现,放眼世界也均是潮流,全球消费者都会增强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
未来会有数十万家企业也会主动或被动的开展碳管理和碳信息披露。沃尔玛已经强制要求所有供应商披露相关碳信息了,港交所和纳斯达克也在强制上市公司披露ESG数据和碳中和规划,为了获得更高的ESG评级,上市公司需要实时监测企业的ESG数据变化,而碳中和是关键影响因子。
单就碳信息披露而言,市场规模可能会很快达到百亿元左右。但碳排放所涉及的计算需要根据不同行业需求进行调整与优化,因此,稀缺的产业数据是重中之重,需要借助行业的 know-how 和实际项目操作经验来完善模型场景。
上升到更庞大的碳交易市场,全球现有21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最为成熟的是欧盟碳交易市场,年交易规模90多亿吨,交易额约2000亿欧元,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额预计可达5000亿元,金融机构的业务机会非常可观。
从投资的角度,经纬创投表示,中国企业碳管理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是可预见的,并且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明确赛道。
碳管理SaaS服务商碳阻迹向虎嗅描述了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服务的步骤:以互联网公司为例,认定完核算边界后,第一步是确定碳排放源,比如员工差旅、办公用电等;第二步制定基础数据清单,与内部ESG行政部门开展收集工作;然后根据国内外碳核算方法学,通过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得到具象的碳排放结果,最后,形成国际国内认可的标准报告和企业减碳策略。
碳阻迹还表示,消费产业会是未来重点关注的市场。像大型化妆品公司如果要做面膜的碳足迹,就会让上游原料商都参与进来,再像苹果宣布2030年旗下所有产品碳中和,意味着它所有的零件商也要碳中和。还包括大型餐厅,像红烧肉、水煮鱼、鱼香肉丝,几大菜系的排放量我们都算过。
这其实也是消费行业的一个特点,C端市场可以通过销量来倒逼企业为了提升业绩主动做好这些事,品牌方再利用产业链中的强势话语权带动供应商。
而且,消费品企业还可以带动消费者。如果快餐饮品店都不再配塑料吸管,汉堡三明治也用植物肉做馅儿,这些都会让消费者有感知。
但很多消费制造型公司自身数据开放程度还比较低,碳阻迹呼吁,政策层面推动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化对于建立碳管理的行业标尺很有必要。
可以看到,碳数据作为整个碳管理的底层基础,扮演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角色。碳核算就是把量化做扎实,在每个区域、组织和产品的入口处,为碳管理摸清底。
值得思索的是,在向双碳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几乎大多数行业都会被纳入全国碳核算体系。为了后期统计简便,前期不可避免会有很多繁琐反复的工作,甚至还可能延伸出产业链的特殊问题。要处理完成这项长线工作,从职能分配上,企业主们或许应提早考虑内部组织的新增调整和技能培训。
本文为新能源专题策划之「 绿色金融系列 」,往期回顾:《碳交易市场:谁自愿花钱买“空气”?》,《谁敢给“不靠谱”的天气兜底?》,将持续呈现产业革新近况,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