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采铜的创想世界(ID:CTDT4US),作者:采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格式塔原理简单来讲是对于不完整的东西,我们有使其完整的倾向。
当然这么讲太抽象了,如果我换种讲法大家就会恍然大悟。
例1:在电视剧中,一集的结尾部分常常会设置一个惊险的场面、一个牵动人心的时刻,然后戛然而止,你很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只有打开下一集才能知道,可往往下一集一开始,原来那个危机竟然就轻松化解了,你可能会想导演太坏了,可这时你原本焦灼的心情也得到了释放。
惊险的时刻就像打开了一个缺口,你必须想填补这个缺口,这是格式塔的原理。
例2:俄罗斯方块是经久不衰的经典游戏,它如此简单又如此吸引人,因为它满足了人的一个基本需要:填补缺口。当一行、两行、三行被填得整整齐齐时,方块消除,内心的烦躁感也得到了一点小小的释放。世界又清净了很多,多好啊!
例3:在空中,小鸟自由地……
这时,你的脑海中是不是立马冒出了“飞翔”两个字?我都没说这是一道填空题,我也没要求你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但你仍会自动地去填满这个句子。这也是我们的格式塔倾向。
在学习中, 我们至少可以应用三种方式来利用格式塔原理——
1. 用填空的方式来做练习
前年我开了一个写作线下班,就十来个学员听我讲课。我设计了一个练习,找了一篇名家的散文,把其中某些动词或者形容词挖去(挖去的字词大概只占总字数的1%),再打印出来,给每个人读。然后在课堂上,我让学员把缺失的词语填进去,再与原文相对比。大家反应都很热烈,觉得这个练习好有意思,把自己填的词和原文的词相对比,才深刻领会到原作者写作上的精妙之处。
在这个练习中,我应用了格式塔原理。文章是一个整体,未被挖去的部分提供了大量的线索,或者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在这个语境之下,大家大致能猜出缺失处大致的意思,但是难就难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有好多词可以用,到底用哪个词最好呢?
这样的练习激发了大家在写作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家绞尽脑汁,去想出最精彩、最传神的词,这或许是很多人从未有过的体验。
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我说的填空题,是不提供ABCD选项的,并不像我们在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那样去做选择题。当给填空设置了选项以后,格式塔原理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为这时你不是从你头脑中的“库”中去找词,而只是在四个选项中去选,对于缺口,你已经有了可填充之物,你连自由畅想的机会都没有,因而你的潜能并不能充分激发出来。
我们各级各层次的考试中,之所以有非常大比重的选择题,是因为选择题的判分没有模糊地带,效率也高,所以用作选拔性考试能尽可能地保证公平。但是从学习和提升的角度出发,选择题并不是一种好的练习方式,相较而言,填空题要好得多。
2. 多提问,用问题引领学习
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是指老师不停地把“绝对正确”的知识、理论、公式、解法等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只是成了一个接收的容器。不仅在课堂里,一个成年人看书或者听书也可能是类似的状态,他也可能只是在被动地接收知识。
填鸭式的学习是一种从“满”到“满”的状态,就像一个人每天都吃得很饱,但是他又不知道为什么而吃,为什么要吃这么饱,而只是习惯性地延续着“吃”这个动作而已。
但是,如果我们更多把提问嵌入到学习的环节中,一切就将不同。而且最好这个问题是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式的,也就是说,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可能有多元的答案。当这样的问题被提出来以后,就好像一个好奇的、求知的口子被思考了,学习者就会想,怎样尽可能地去运用自己的力量去把这个缺口给填满。这便是从“空”到“满”再到“空”的过程。
学习中的问题,可以是学习者自己给自己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育者向学习者提出来的。
我平日里都会督促我孩子学习,遇到不会做的题,他会向我求助。
作为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常见的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是粗暴式的,把孩子骂一顿,“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快给我好好想!!”
第二种是包办式的,直接告诉孩子这道题怎么做,或者请家教来辅导孩子。
这两种方式都不太好。我的方式是这样的:我不责怪他,也不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反过来向他提问,我会问:“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呢?”“你觉得自己卡在什么地方?”在得到孩子的回应后,我会再随机应变地继续提问,我希望我的问题可以引导他自己想出答案,如果他还是想不出,我会再给出一个提示,然后让他继续去想。
如果斥责孩子,实则是无视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果是直接上手辅导,便是填鸭式的教学。而通过问题,不断地引导,则是把孩子的思维给调动起来。我的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在生活中,他也经常会问我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我会回答他,有些问题我会反问他,我会问“你猜猜看?”“你想想看?”,或者我会干脆说,“那你做个实验吧!”
就像俄罗斯方块是一个永远玩不尽的游戏一样,在求知中提问,也会把我们带向无尽的学习旅途。
3. 让自己半懂不懂,可能学得最快
我记得我大概读初中的时候,由于在图书馆里读了几本繁体字编排的古典作品以及港台的书,就不知哪一天突然就能完全看懂繁体字了。这样一个无师自通的过程,让我大为诧异,我不知道其他的人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反正这个经历让我体会到原来有一种学习,就是潜移默化的学习。
潜移默化的学习相当于一种半懂不懂的学习,因为并没有老师教你,而你读的书,也超出了你原有的水平。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磕磕碰碰,遇到很多看不到的字、词、句子、概念。你会想,这个概念我不懂,而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去查比这个概念更基础的概念,可是这样查的话,又会接连牵引出很多新的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这样学起来也太吃力了吧。
可是你也可以不管这么多,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就是了。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你会遇到很多障碍,但是你只是一股脑儿地跨过去。然后你再看另一本书,这本书跟前一本是有点关联的,然后你会发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其中有些解释正好解释了你在前一本书中的疑惑。也就是说,在看前一本书时被打开的若干个疑惑的缺口,在后续的阅读中被不知不觉地填补上了。这就是“默会”的过程。
我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求学历程中,图书馆一直是我的第二课堂,在高耸的铁质书架间穿梭,让我碰触到数不清的超出我年龄阶段的书籍。正是这些书籍一次次地激发着我,我竭力想了解更多的东西,来填补我求知中的困惑。
当你进行挑战性的阅读时,缺口会不断地出现,这时候要考验你的耐受力。你不能被这些缺口所吓倒,你应该想,也许再读几本相关的书,或者同一作者的书,你便可能豁然开朗了,于是你就有机会站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但如果你不看那些超出自己认知的书,超出自己年龄阶段的书,超出自己个人经验的书,那么你就不会遇到这么多缺口,你就会保持在一个封闭的环的状态,看上去你是金刚罩铁布衫刀枪不入,但实际上,你只是让自己停留在原地,保持不动而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采铜的创想世界(ID:CTDT4US),作者: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