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extquestion(ID:gh_2414d982daee),作者:Aaron,编辑:EY,头图来自:unsplash


“当车辆冲出马路飞向高空的时候,就在某一瞬间,我感觉我的灵魂或者说意识从我的头顶离开,我感觉自己像是起飞了——同时我好像也失去了时间感,我感觉时间被拉得很长,车子飞跃护栏翻滚到阴沟里就像是慢动作,几秒的时间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我感觉车子里面的已经不是我的身体了”。当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采访一位车祸幸存者的时候,他告诉了穆迪教授这种奇特的感受。


实际上,穆迪教授发现有过这种感受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一共实际采访了50名有过类似体验的人,这些人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要么意外受到重伤接近死亡,要么被医生宣判临床死亡但是最后又复苏过来,并且在这段时间内,他们都有了一些区别于常人的、神奇的体验。穆迪教授将这种体验称之为“濒死体验(英文名称为“Near-Death Experience”)


此后于1975年,根据被采访的50名采访者的经验,穆迪教授撰写并出版了《Life After Life》一书,这一书籍成为濒死体验研究的奠基之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技术帮助我们将那些“重伤死去”的人群从死亡线上拉回。这使得我们对于濒死体验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是实际上,人们发现“濒死体验”这一现象的时间却远比这一词汇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


一、穿越历史的壁画


意大利威尼斯的19世纪前的艺术博物馆画廊有着一副名画。


这幅画,是著名的画家Hieronymus Bosch于16世纪初创作的“Ascent of the Blessed”,也是“ Visions of the Hereafter”四幅画中的一幅——这4幅画描绘了地狱到天堂的历程。“Ascent of the Blessed”的画面则描述了得到上帝庇佑的人死后受到指引升入天堂的历程。


画面的正下方,天使带着受到祝福的人们穿过黑暗,而后进入巨大的明亮的通道中,之后天使带领着人们进入天堂——这幅画带着十分浓烈的宗教色彩,但是却和人们的濒死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出现的顺序也十分相近


根据接受穆迪教授采访的人的经验来说,大部分濒死体验的人群有着一些类似的共性的元素。第一个要素是声音,即使他们死亡了他们依旧可以听到医生的宣判;其次,则是和画面中的景象十分类似,人的灵魂脱离自己的肉体;接着人们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黑暗的空间,往往隧道里面还伴随着响声;最后,则是看到发光的生命体,从灰暗过渡到明亮的场景,这则和画面最上面的图像十分类似,天使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并且这种明亮的光并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反而有种温暖和慈爱的感觉,这也和上帝给人的感觉类似。


这幅壁画和人们的濒死体验有着相当接近的元素和情节,穆迪教授从濒死体验人获知的“场景”和以往书籍中勾勒的“天堂之路”有着某种神奇的吻合。并且根据濒死体验的人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还会遇到已经故去的亲朋好友,在这个氛围中,人们也会充斥着一种非凡的幸福感,像是进入了“天堂”。


当然并非所有的濒死体验都是如此的步骤,但是其中很多场景是濒死体验中都存在的感受——即使是跨越了国别,濒死体验依旧有着相当多相同的元素。国内进行对于唐山大地震罹难幸存者的濒死体验研究中,也有着很多相同的濒死体验感受。


二、唐山地震幸存者的濒死体验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一共导致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这场灾难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不过,在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的持续努力下,很多重伤的患者得以幸存下来。


在地震发生十几年后,来自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教授与刘建勋教授随机采访了100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共收回81份有效的濒死体验调查问卷。


研究人员将濒死体验分成了40种不同的感受,其中出现比例最高的,则是躯体陌生感——也就是穆迪教授研究中的灵魂离开躯体,在冯教授的研究中有67.9%的人会出现躯体陌生感


其次则是异常清楚的思维,出现比例达到65.43%;再接着就是感觉如梦如幻以及走向死亡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感受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平静和宽慰。


在这里也出现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情节:那就是在死前,之前生活过的事情、人生的经历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播放,我们会迅速的看到自己此前的一生,像“走马灯”般——超过一半的濒死体验中都提到了这种感受。


在此项研究中,大约有1/3的人出现了在黑暗通道中行走的感受;1/4的出现了遇到死去的故人的感受。


▷ 唐山大地震罹难幸存者出现比例超过半数的濒死体验感受.图片来源:1976年唐山大地震罹难幸存者中的濒死体验的研究<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唐山大地震罹难幸存者出现比例超过半数的濒死体验感受.图片来源:1976年唐山大地震罹难幸存者中的濒死体验的研究


尽管东西方的人有着不同的信仰和经历,但是濒死体验却有着相似的共性——这种共同性,驱使着人们不断探索背后的奥秘。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出现濒死体验呢?


三、濒死体验什么时候出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心肺复苏的普及,抢救回来的人数增多——有濒死体验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根据数据显示,大约有10%~23%的人在心脏骤停后恢复出现濒死体验;3%的人在创伤性脑损伤后出现濒死体验


以上的情况也符合穆迪教授的研究,人体出现严重的生理损伤时候会出现濒死体验,这种濒死体验被称之为经典濒死体验;但是在部分研究中,也发现冥想或者晕厥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濒死体验,不过这种案例相对较少——如果放到中国古代,也可能和书中记载的“神游物外”类似。


这种濒死体验是怎么出现的呢?随着人们对大脑和意识之间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也尝试构建濒死体验的模型——外界的刺激状态、内部意识(元意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连通性作为3个维度,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解释濒死体验出现的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将经典濒死体验视为人的内部意识和外界环境完全断开时出现的一种体验;在晕厥或者冥想的时候,人是有部分的清醒并且保持低水平的连通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濒死体验。


▷ 基于清醒、连通性和内部意识的不同状态出现濒死体验的条件.图片来源:Near-Death Experience as a Probe to Explore (Disconnected) Consciousness<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基于清醒、连通性和内部意识的不同状态出现濒死体验的条件.图片来源:Near-Death Experience as a Probe to Explore (Disconnected) Consciousness


不过即使是冯教授将濒死体验分为40种感受,但是实际上濒死体验的感受可能要比这更多,要找到触发对应的濒死体验的条件则更为困难——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在不是濒死的情况下体验这种感受呢?


四、精神药物和濒死体验


在前面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出现濒死体验的时候,人们一般处于较低的清醒状态、和外界的连通性减弱、但是内部意识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开始寻找对应的药物。


结果发现由氯胺酮诱导的全身麻醉的患者在这方面出现了类似的体验——这些实验患者在醒来时报告了非常强烈的主观体验。氯胺酮是一种NMDA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开始和维持麻醉效果。目前来说,氯胺酮深度麻醉模型是一个可逆的且相对安全的实验模型——这也表明,濒死体验和人的大脑有着密切的联系。


借由此,人们开始寻找濒死体验和神经之间的相关性。目前来说,大脑的内侧颞区和颞顶交界处的活动改变被认为是濒死体验机制出现的潜在目标区域,它们的皮层刺激以及功能改变可以使人们产生类似濒死体验的感受特征。同时濒死时候出现的缺氧状态,大脑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过高也被指出和濒死体验之间有着联系。另外在老鼠的电生理学研究中,在大鼠心脏骤停期间,大鼠大脑出现伽马震荡的激增,使得大脑区域性连接增加,这也和濒死体验出现有关。


▷ 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神经递质的释放、心电活动、脑区的神经元变化和濒死体验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图片来源:Near-Death Experience as a Probe to Explore (Disconnected) Consciousness
▷ 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神经递质的释放、心电活动、脑区的神经元变化和濒死体验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图片来源:Near-Death Experience as a Probe to Explore (Disconnected) Consciousness


这些研究都表明,濒死体验可能是由短暂的、有组织的大脑活动和濒死时大脑神经生理状态结合引起的特殊反应。实际上,这些反应可能是触发濒死体验的机制之一,这些机制的互相联系构成了触发濒死体验出现的完整链条。不过不同的条件怎样触发濒死体验、会出现何种濒死体验,依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弄清楚濒死体验如何出现,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意识。


已经死去的人已经无法给我们答案,但是那些从死亡线上爬回来的人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Life After Life》,RaymondA.Moody.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cent_of_the_Blessed.

3. 冯志颖,刘建勋.1976年唐山大地震罹难幸存者中的濒死体验的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2:25:4.

4. Greyson, B. (2003)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in a cardiac care unit. Gen. Hosp. Psychiatry 25, 269–276.

5. Schwaninger, J. et al. (2002)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in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J. Near-Death Stud. 20, 215–232.

6. van Lommel, P. et al. (2001) Near-death experience in survivors of cardiac arrest: a prospective study in theNetherlands. Lancet 358, 2039–2045.

7.Hou, Y. et al. (2013) Infrequent near death experiences in severe brain injury survivors -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Ann. Indian Acad. Neurol. 16, 75–81.

8.Beauregard, M. et al. (2009) Brain activity in near-death experiencers during a meditative state. Resuscitation 80,1006–1010.

9.Lempert, T. et al. (1994) Syncope and near-death experience.Lancet 344, 829–830.

10.Bonhomme, V. et al. (2016) Resting-state network-specific breakdown of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uring ketamine alteration of consciousness in volunteers. Anesthesiology 125, 873–888.

11.Sarasso, S. et al. (2015) Consciousness and complexity during unresponsiveness induced by propofol, xenon, and ketamine.Curr. Biol. 25, 3099–3105.

12.Bonhomme, V. et al. (2019) General anesthesia: a probe to explore consciousness. Front. Syst. Neurosci. 13, 36.

13.Blanke, O. and Metzinger, T. (2008) Full-body illusions and minimal phenomenal selfhood. Trends Cogn. Sci. 13, 7–13.

14.Britton, W.B. and Bootzin, R.R. (2004) Near-death experiences and the temporal lobe. Psychol. Sci. 15, 254–258.

15.Arzy, S. et al. (2006) Neural basis of embodiment: distinct contributions of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nd extrastriate body area. J. Neurosci. 26, 8074–8081.

16.De Ridder, D. et al. (2007) Visualizing out-of-body experience in the brain. N. Engl. J. Med. 357, 1829–1833.

17.Lempert, T. et al. (1994) Syncope: a videometric analysis of 56 episodes of transient cerebral hypoxia. Ann. Neurol. 36,233–237.

18.Klemenc-Ketis, Z. et al. (2010) The effect of carbon dioxide on near-death experiences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survivor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Crit. Care 14, R56.

19.Borjigin, J. et al. (2013) Surge of neurophysiological coherence and connectivity in the dying brain. Proc. Natl. Acad. Sci. U. S.A. 110, 14432–14437.

20.Morse, M.L. et al. (1989) Near-death experiences: a neurophysiologic explanatory model. J. Near-Death Stud. 8,45–53.

21.Charlotte Martial,Héléna Cassol,Steven Laureys et al.(2020)Near-Death Experience as a Probe to Explore (Disconnected) J.TICS.2019.12.0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extquestion(ID:gh_2414d982daee),作者: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