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又变了。

“微机室前穿鞋套,鼠标底下抠弹珠”,可能是千禧一代对于互联网和信息时代最早的记忆。

但时过境迁,随着鞋套、滚轮鼠标乃至拨号上网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手机变成大多数人最重要的智能终端,一个陌生的现象出现了:在过去认知中“不会用电脑的中老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现在反而在年轻人身上复现了。



你显然能猜到“问题”指的是什么。它是从无数页游的快捷方式、电脑管家加速球,还有“P2P下崽器”等流氓软件爬上桌面的那一刻开始的: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老网民肯定早就熟悉了流氓软件那一套“勾选后下载软件”的常用策略,但现在更厉害的设计者们早就换上了新套路,开始用绕口令式的安装文案扰乱你的思维:



即便是曾经被视为“时代弄潮儿”的千禧一代,在卸载软件时,面对花样百出的界面和绕口令一样的文字游戏,也只能揣着自己的学历证书默默流泪:



而如何规避这些花样百出的流氓软件,无外乎会成为当代年轻人握起鼠标后不得不思考的难题。

不过,现实中更常遇见的另一种情况是:还没等这些流氓软件出手,数字新生代们就自己迷失在了这台复杂机器中。

可能你会认为都已经2022年了,电脑已经不能称之为“复杂机器”,但正在抱怨电脑机箱上的茶杯托盘质量太差的人可能并不是这么想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同样也会迅速接受Office的保存图标也能推出手办这回事:



当电脑已经不再上网冲浪的唯一设备,再加上新一代网民相关训练的匮乏,让一些只存在于上世纪的笑话再次变成了现实——比如,怎么改掉“二指禅”。



类似上图这种两根手指按键的模式,曾作为一种“经典”的打字法流行于20年前刚刚接触键盘的初学者中,在当时也被戏称为“二指禅”。

你已经到了不再纠结全拼和五笔哪种输入法效率更高的年纪,但互联网上还有许多上大学后迫不得已接触电脑的年轻人们,正在研究“正确的打字姿势”。



而“打字速度”,也只是当代年轻人疏于电脑知识的写照之一而已。

那些曾经被我们反复使用、口耳相传,以致于形成肌肉记忆的快捷键组合,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约等于最深奥难懂的咒语。这一点,还得从“Alt+F4”这个万年老梗又焕发了第二春开始说起:



还有一些你认为非常直白、毫无歧义的快捷键名称,他们也能给出一个最朴实的输入方案:

我相信这应该是艺术夸张吧

至于一些更复杂的知识,比如“如何向甲方解释Excel是什么?”,更是成为信息时代的哲学论题之一:



在“老一辈年轻人”的认知中,会上网=会用电脑,这个等式就像“一天=24小时”一样理所应当,无需赘述;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愈发普及的当下,当代年轻人仿佛需要学习如何再次“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一如二十年前的我们。





二十多年前,当计算机刚进入中国普通人的视野中时,一台内存256M、CPU是奔腾Ⅲ-700的主流型号电脑,售价就已经接近上万元:



与之相对的是当时北京中心地段的房价,每平米的价格还维持在四位数,这也说明了在那个年代,电脑除了“高科技”外,还是昂贵的代名词,普通人很难有机会上手操作,更不要说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

但微机课的出现,让众多千禧一代的孩子们有了第一次触碰这台设备的机会,也由此诞生了全国学生的共同记忆——“进微机室前必须穿鞋套”。



在当时的老师口中,“电脑”是一个昂贵又神秘的设备,而在接触电脑前给自己的脚套上鞋套,则可以有效保护它的性能,至于为什么明明是用手操作却要在脚上做文章,则成了信息时代的早期玄学。

靠谱点的老师会告诉学生这些机器非常脆弱,穿鞋套是为了防止静电,毕竟在那个微机室比房价还贵的年代里,任何一台设备的故障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而那些可能自己也一知半解的老师们,则会拿出各种奇怪理由来让学生们套上鞋套,比如“防止将鞋底的病毒传染给电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但当年这堂颇具仪式感的必修课,真的就是造成之后电脑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吗?可能未必,想必大家也清楚,在微机课堂上,多数学生最希望搞懂的问题应该是:



无论是从任务管理器中关闭教学进程,还是在开机时创建新账户,那时的学生们总能从学长们代代相传的秘籍中找到合适的方法摆脱控制,然后便是愉快的游戏时间。

到现在的中小学课堂中,“信息技术”依旧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在2015年出版,面向江苏省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材中,“输入文字”、“操作WPS”、“收发电子邮件”依旧是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技术:



在更高年级的教材中,甚至已经出现了Scratch这样的图形化编程软件介绍:



如果单从教材内容上看,新生代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其实是远比20年前更为丰富的,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年轻人的“电脑盲”现象?

最后的答案似乎只能留给“智能手机”了。



智能手机的普及确实是最直观,同时也具备统计数据支撑的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年初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互联网网民约为9.89亿,而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9.86亿。

相比电脑,一部能够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了更多人上网冲浪的新途径,在手机成为年轻人的智能终端第一课后,把操作手机的逻辑放到电脑上当然就不意外了:



类似的情况不光只在我国出现,在日本,人们使用“若者のPC離れ”这个固定短语来描述年轻人远离电脑,热衷于使用智能手机的现象。

日本媒体曾在2019年做过一项关于“智能手机普及率”的调查,最后的统计数据显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当中,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为83.3%;而同年龄段拥有台式电脑的比例仅为17.1%。



这些使用手机的年轻人无论是在校园还是职场中,同样也都面临着对电脑操作系统缺乏基本概念、不擅长使用办公软件的窘境。许多人直到撰写自己的大学毕业论文时,都还没有“文件夹”和“文件保存目录”的概念。



前段时间,知乎用户@卡戎 将大学生使用电脑时闹出的种种笑话收录到了一起,设计了史上最严厉的酷刑之—— “观看当代大学生操作电脑”。



相较于电脑,手机这样的“科技黑箱”显然在操作层面上更直观化,而这种直观自然而然就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使用者对另一种电子设备的使用逻辑。

上世纪末,我国多家媒体曾联合举办过一场名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的挑战活动,需要参与者依靠电脑,在封闭的房间中独自生活72小时,当时人们的感受是:



而在这项活动结束的20年后,国外曾举办过另一个“反向挑战”——不使用智能手机,生活一年(No Phone For Year):



这项活动直接跳过了电脑,转而限制参与者使用智能手机,甚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允许参与者自由使用PC设备。谁能预料到仅仅过了20年,人们的认知就从“只有电脑活得下去吗”,变成了“没有手机活得下去吗”。

大概再过20年,类似的挑战就会变成“摘下VR头显能否生存一个月”了。这么想想,或许当代年轻人的电脑盲区也不一定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