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自网络)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获封爵士爵位,在该国引发巨大争议。

据英国《卫报》1月7日最新报导,一份要求撤销布莱尔爵士头衔的请愿书在短短6天内有100万人签名。请愿者认为,布莱尔因决定参与伊拉克战争而“对英国宪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请愿书中指责布莱尔致使英国在各种冲突中“导致了无数无辜平民和军人的死亡”,“仅凭这一点,他就应该为战争罪负责。”

伊拉克战事已经过去18年有余了,可战争的破坏与阴影不仅在英国人心里没有散去;相反,他们对战争的恐惧与反思更加强烈了。

自伊战以来,布莱尔一直面临各种批评,有些人甚至呼吁将他作为战争罪犯加以惩罚。对此,布莱尔2016年曾公开露面回应,他将加入美国军事行动这一选择描述为他一生中"最艰难、最重要、最痛苦的决定"。

2003年,英军作为除了美军之外最重要的联合力量,挥师攻入伊拉克,布莱尔作为英国首相固然难辞其咎;然而,根源还在于美国小布什政府炮制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杀伤性武器的谎言;英国的问题在于,当美国开战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其他西方国家如法国反对的情况下紧跟美国,高举美英联盟旗帜,从而丧失了自身的判断力与外交、军事的自主性。对英国而言,发动与参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不仅劳命伤财,还拖垮了国力、损害国家形象,到头来欧洲还遭到战乱地区难民问题的反噬;后者并构成英国要求脱欧的因素之一。这就是英国民众对于布莱尔获封爵士的不满与反对之所在。

“大英帝国”正陷入另一场战略困境

英国人对于被卷入十几年前的战争耿耿于怀,孰不知眼下的“大英帝国”正陷入另一场战略困境,搞不好极可能再次被拖入美国为首的全球军事冲突的热点之中。

2022年风险最高的热点地区,一是俄乌边境,二是西太平洋,尤其是台湾海峡、南海。这些争端的背后都是美国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而英国是美国采取这些行动时首先动用的第一同盟军。俄乌冲突,牌面上与俄罗斯对立的是乌克兰,问题的根源是北约东扩。北约除了美国外,英法德等是军事强国;但是,法德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有其自身的战略考量:法国强调欧盟的战略自主,德国因北溪二号与俄国关系微妙;就是英国与俄罗斯关系近年来因间谍案及军舰在黑海的对峙等事件而龃龉不断。《泰晤士报》披露,英国国防部近日证实,皇家海军的23型护卫舰“诺森伯兰”号,曾于两年前在苏格兰以北200英里海域,与一艘俄海军潜艇发生碰撞。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的首次,可见两军的敌对势头。

在西太平洋部分,原本英国既可在经济上坐享亚太区的发展红利,又可在安全上置身事外;然而,英国自脱欧后,一是丧失欧洲大陆的战略腹地。二是中英关系从“黄金时代”大幅度地倒退。英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如华为等实行限制、排斥政策;在香港问题上,英国暗中支持反对派企图夺取香港的管治权;同时为“港独”势力撑腰、站台、打气,并为“反中乱港”分子提供庇护。英国政府还藉《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干涉中国内政;在新疆问题上,尽管去年11月英国政府反对国会的多项提议,否认新疆存在“种族灭绝”,拒绝对中国进行新的制裁;然而,在2021年3月,英国与美欧加澳新西兰等一起,针对新疆问题对中国进行制裁与谴责。三是由于与欧盟、俄罗斯及中国等当今世界的多极力量不是分道扬镳就是对立,英国只有剩下被绑紧在美国的战车上的唯一选择。2021年9月成立的美英澳三国安全伙伴联盟AUKUS(奥库斯),就是这种态势的产物。英国脱欧少了欧盟这个大靠山;加入AUKUS则可能多了中国这个强对手。

英国面临欧亚两线作战的危险



(图片来源:REUTERS)


美英澳三国安全联盟AUKUS对于英国,是除了北约之外参与的第二个军事集团。如此看来,欧洲或印太地区只要一方有事,英国都逃脱不了像20年前卷入中亚与中东战场的命运。这在全世界国家中,只有美国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英国的上述困境均拜脱欧所赐。脱欧之后,英国人对国家前途与命运的焦虑感又多了一层。

2020年1月31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正式脱离欧盟。从那个时刻起,至今已将近二周年。据英国舆论研究机构Opinium发表的一项于去年圣诞节前,对大约1900名英国成年人所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以上英国选民认为脱离欧盟结果负面,或糟于预期。86%的人认为脱欧的情况糟糕或比他们预期的更差;认为脱欧后情况好于预期的只占14%。

英国人对于脱欧,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脱欧在经济上可能带来的好处尚未见到,倒是负面后果首先显露出来。最明显地事例是在英国遭到“卡车司机荒”的痛苦。缺少卡车司机,超市货架空空、加油站无油可售。脱欧前,卡车司机多半来自东欧;脱欧后,他们失去在英国的工作许可。按照“脱欧派”的说法,退出欧盟后,英国在经济上将好于以前。英国纳税人无需再拯救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破产银行,也不需要为一些东欧、南欧国家的国内债务危机买单。不过,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受供应链瓶颈以及脱欧影响,英国经济在未来几年陷入长期滞胀的风险正在增加。2022年,英国通胀率或将达到5%。2023年,英国经济增速将从4.7%下滑至1.7%。

脱欧或令英国重新回到岛国的状态

上述这些还只是表面的短期的,脱欧对于英国最深沉的最持久的变量是令大英帝国从全球化国家往岛国回缩。这也是现任约翰逊政府之所以提出“全球英国”的动因。英国的本土仅限于英伦三岛,要放眼世界首先必须依托大陆。加入欧盟就是背靠大陆,有利于克服其长期以来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的行为弊端。历史上,日不落帝国之所以成为世界霸主,就在于全球范围内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部都有其殖民地的存在;这从空间上摆脱了岛国局限,从心理上超越了岛民心态。

有理由相信,脱欧公投有美国人在暗地里操控。因为英国脱欧最大的赢家是美国。安全上,英国离开了欧洲大陆,只能投身于美国及其五眼联盟;经济上,英国离开了欧盟这个大市场,只得往亚太的经贸组织里钻。加入CPTPP是英国唯一的选择。亚太区RCEP不关英国的事,而且2022年元旦起开始落地实施;美国将在印太地区组建产业链联盟,英国在半导体产业中并无特殊优势,因此也靠不上边。英国在亚太区除了五眼联盟里的美澳新之外,就与日本有些有分量的战略互动。英日除了在区域安全上针对中国有些共同语言外,经贸领域的互补性不强,同质化明显,潜力有限。

英国与五眼联盟中的美加,相隔辽阔的大西洋;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地理距离更远了,向东隔了欧亚大陆及印度洋,向西隔着美洲大陆,并需跨越大西洋到达太平洋;而且大洋洲还在西太的南端。脱欧入亚,英国缺少立足点是硬伤,是短板;美国不是亚洲国家,美国在亚太的利益无法给英国分享,反而在安全上需要英国等五眼联盟出钱出力。总之,担风险的英国有份;共享福的没英国什么事。这点英国就没有澳新两国幸运。澳新地处大洋洲,南太广袤的区域,澳新分坐老大老二的位子;其他的岛屿国家,实力不可同日而语。澳新在大洋洲天高皇帝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还占据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即使不介入到印太战略中,他们仍可过安稳日子。

(作者是香港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