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复合体成为美国社会经济的永久组成部分,甚至到了无人可撼动的程度。

最近,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2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最终确定的国防预算为7682亿美元,实现连续六年上涨。

阿富汗战争早已结束,美国军费却不减反增。

美国军费为什么会越来越高?又都进了谁的腰包?



一直以来,美国的军费支出就不低。

有研究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军费开支排行榜上,美国常年位居第一,近年来更是保持在每年7000亿美元以上规模的高位,比世界大多数国家的GDP还要多。



世界银行统计的1960年至2020年美国军费数据


其所占比例更是达到全球军费开支总额的近40%,几乎是世界其他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

虽然中国的军费支出排名世界第二,估计支出为2520亿美元,却仅为美国军费支出的三分之一,俄罗斯每年的军费支出才500多亿美元,连美国军费支出的十分之一都够不上。

去年五月份,美国媒体《福布斯》网站就曾经在报道中质疑过,每年7000多亿美元的军费,是否真能有效保卫美国及其盟友免受安全威胁。



《福布斯》网站在报道中质疑拜登政府的军事预算

这种质疑并不是没根据的。

五角大楼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陆军拥有91.5万名现役军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面常备军,美国陆军才拥有48.6万人,中国陆军人数几乎是美国陆军人数的两倍。

那么,美国每年如此多的军费,都拿去干什么了呢?

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伯尼·桑德斯指出,国防部和军工企业存在欺诈和财务管理不善的情况,造成军费的巨大浪费和成本超支。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军工复合体相互勾结,从中牟取利益。



“维基主编”网站总编辑揭露军工复合体的真相 来源:央视新闻频道截图


军工复合体是指由军方、军火制造商、国会议员、国防科研机构、智库和舆论界等团体组成的利益集体。

通常情况下,军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以各种理由劝说政客在国会推动军费的增加,甚至鼓动政府制造政治冲突,以便发动战争,借此扩大军火贸易和订单合同。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就是军工集团大力游说的结果。

同年,美国国防部就确定了总额达60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采办项目,而这一项目可以让美国的军工企业直到2023年都能持续获利。



相关新闻截图


2004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通过了2005年国防预算法案,总费用高达1470亿美元,其中760亿美元用于大规模生产和购买武器,研发费用也高达680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些钱最终都进入了美国军工财团和国防部的口袋里。

在2005年的国防预算法案中,光F-22空对空隐身战机的研发费用这一项,就高达50亿美元,另一种新型战机的预算也有45亿美元,而这两个项目的承包商,都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F-22空对空隐形战机


当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强调:“如果要想美国在世界上保持霸权和领导地位,这种武器就必不可少,就像是给国家买保险一样。”

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F-22因为维修和使用成本太高,加上50%的故障率,不得不被迫停止生产。



军工复合体敛财如此严重,为何美国政府就是不整治呢?

归根结底,还是军工复合体的影响力太大,美国政府和两党都不愿意招惹。

基本历任美国总统上台后,都没有对军工复合体进行打压或者强力限制过,甚至连公开批评都很少。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想要拔掉这颗“毒瘤”。

“不差钱”的特朗普上任之初,曾经想过打击军工复合体,以此来重振美国经济。

当时,特朗普对外大量撤回驻军部队,对内则大幅削减国防开支,几度更换国防部长等关键人物,和军工企业的关系闹得相当紧张。

但最后,特朗普还是没能顶住来自军工复合体的巨大压力,不断增加军费,创下军费开支的最高纪录,同时四处售卖军火,变相向军工复合体“示好”。

拜登上台后,立刻就叫停了特朗普在任内下达的驻德美军撤军令,并制定强硬的对华政策,很明显也是在“讨好”军工复合体。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可以捞取政治资本,让个人和党派利益达到最大化。

特朗普曾在白宫向媒体展示过一张地图,上面详细地标出了能从沙特的军售中获益的几个州。

其中,排名前三的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佛罗里达州,就是2016年美国大选时关键的摇摆州。

除了可以搞定摇摆州的选票,政治捐款也很重要。

自1996年以来,每个选举年(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美国军工企业都会提供1000万美元左右的政治捐赠。

由于美国法律对捐献额度有要求,军工企业为了掩人耳目,还会通过他们的雇员或其直系亲属在选举周期中进行捐赠。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给共和党进行政治捐赠的新闻报道


2018年的选举周期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由于捐赠更多的资金,成功收到了为美国战斗机开发激光武器的合同。

其次,军工企业关系着美国民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全美约有30%的公司都与军工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直接或间接提供了美国25%的就业岗位。

这些就业岗位的背后,都是一张张实实在在的选票,没有哪一任总统愿意和选票过不去。

第三,则是强大的舆论压力。

军工复合体由于操控着舆论界,可以通过占领舆论高地向政府施加压力,让总统对其忌惮。

毕竟,如果没有好的口碑,得不到民心支持,别说连任了,很可能会被弹劾下台。

为了权力,大多数美国总统都甘愿妥协。



为什么军工复合体能有如此强大的能力操控一切?

二战期间,因为战时的高度动员,美国积累了庞大的军事工业基础,一跃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GDP一度达到德国的4倍多、日本的7倍。

当时,以军工企业为首,美国庞大的军事利益集团,囊括了能源、金融、医疗、科技、物流等各类行业,并成功拿到了政府各类合同总值的2/3。



二战期间,美军的装甲部队

二战结束后,为了能继续攫取利益,军工企业便想鼓动美国政府发动战争。

不过,单凭军工集团和相关公司,很明显根本没办法发动战争,于是他们便将更多的人捆绑在利益的战车上,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由美国军队、军工企业以及部分国会议员组成的军工复合体。

冷战时期,为了全方位对抗苏联,大批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被纳入军工复合体。

这样一来,军工复合体内部各团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牢固,成为美国社会经济的永久组成部分,甚至到了无人可撼动的程度。

冷战结束后,虽然美国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转向金融业主导,但金融资本依靠美元霸权,和以军工复合体为代表的军事霸权不谋而合,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令顶层军工企业迅速壮大发展,借此迎来了军工企业的大洗牌。

通过近十年的并购和重组,美国的军工企业进入“五大巨头时代”,分别是: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通用动力和雷神公司。



五大军工巨头公司的logo


在2019年最新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东名单中,美国美洲基金持股21.69%,是最大的股东,美国道富集团持股15.81%,排名第二,资本研究管理公司持股9.46%,位列第三。



美国三大军工巨头的主要股东 数据截止:2019年2月 数据来源:钛禾产研


不为人知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中的大股东们,其实也是波音、亚马逊、苹果等行业巨头公司的股东。

最近,美国种族与经济行动中心等组织就发现,2004年以来,亚马逊、微软、谷歌、脸书和推特公司从美国国防部获取了总额将近450亿美元的订单。



据新闻报道,2004年以来,亚马逊等公司从“反恐战争”中获得将近450亿美元的订单

看似股权分散,其实这些股东却通过一致行动等条款,掌握着这些企业的绝对权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军工复合体的一个主要代表

深扒这些机构投资人和共同基金的上层股东,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华尔街的各大金融财团和富豪们。

虽然这些超级财团和富豪们隐藏在幕后,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却能通过军工复合体模式,影响着政界的决策,将美国的军火钱都赚到自己的腰包里。

更绝的是,一些手握大权的政府高层人员,其实原本就是华尔街出身,卸任之后,又再次回到华尔街,或者被各大军工集团聘用任职。

美国审计署的报告显示,从2004年到2006年间,有2435名前五角大楼官员被52家主要防务承包商聘用,其中7家大型公司聘用人数就达1581人。

像特朗普的内阁中,有高盛的总裁、合伙人,有埃克森美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有私募公司的董事长,以至于内阁被外界称为“白富男”军。



身价之和超过120亿美元的特朗普内阁,成为史上最有钱的美国内阁团队


可以说,在不知不觉间,白宫和华尔街之间无缝衔接的“政商旋转门”,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社会背后的暗门。



多年来,军工复合体为了不断牟取利益,发动了不少战争,一边挣军火钱,一边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获取更多的钱财。

美国人民却深受其害。

美国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林赛·科什格里安曾经表示:“我们在一件事情上花的钱越多,在其他事情上花的钱就越少。”

之前,美国政策研究所统计过,用1.7万亿美元就可以还清所有的学生债务,4.5万亿美元能够让美国整个电网的碳排放清零,还能够向所有低收入国家提供新冠疫苗。

可以说,如果不发动这些战争,美国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经历过二战的美国五星上将,同时也是美国前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告别演讲时就说过:“在政府各部门中,我们必须警惕军事-工业复合体取得不正当的影响力,不论它这样追求与否。”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


不得不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警告真是肺腑之言,可惜军工复合体已经荼毒美国太深了。

世界人民也跟着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