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印度媒体报道的消息引起了小雷的建议,根据该媒体的报道,苹果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2月起在印度进行iPhone 13的大规模生产。这是继iPhone 11和iPhone 12后,印度再一次接手了部分苹果公司在售最新一代iPhone的生产,而且时间比前两代更早。

不过,根据相关业内人士的透露,虽然苹果确实在印度试生产iPhone 13,但是目前还在生产验证阶段,如果试生产的结果不符合要求,那么iPhone 13在印度生产的计划将会暂时搁置,直到生产中的问题得到解决。

对于这则消息,不少印度媒体都在欢呼和庆祝,他们认为这是苹果公司对印度工业实力的又一次肯定,同时也是印度制造正在追赶中国制造的标志。对此,不少中国网友反而开始担心:如果以后买到印度制造的iPhone 13怎么办?

印度要造iPhone,以后iPhone还能买?

考虑到印度这个国家在国内的名声,其实许多网友都对这个国家生产的产品有着下意识的抵触,而且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印度依然十分落后,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质量更是不敢恭维。

如果你对军事新闻有兴趣,那么应该可以经常看到关于印度军队的一些“笑话”,比如印度数十年来坠毁了上千架战机、印度的航母试航起火、印度的潜艇击沉自己等。作为一个国家根基的军工产业在产品质量上都如此凄惨,确实很难让人相信印度制造的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电子产品能够好到哪里去。

有意思的是,印度的民众则觉得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差,而认为他们的产品质量更好,不过从海外网友的评论来看,印度的电子产品在质量上的口碑远不如中国产及越南、马来西亚产的电子产品。



所以,不少网友都担心,如果印度大范围接手iPhone的生产是否会导致iPhone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实际上,目前的iPhone大部分零部件仍是在中国生产,只有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零部件在印度寻找了新的供应商,而且iPhone的生产组装仍然由富士康等公司负责。

理论上来说,只要富士康等公司能够严格遵守苹果定下的质量检测规程和要求,那么最终被售卖到大家手里的iPhone与之前的不会有太多区别。但是,外界对于印度的员工、工厂环境等问题也一直存在担忧,前段时间印度的富士康工厂就因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而引起关注。

更糟糕的是,这家出事的工厂正好就是负责iPhone等产品组装的加工厂之一,在食物中毒事件出现后,该工厂已经被苹果方面列入观察名单,将会派出团队对工厂的员工状态、工厂环境进行重新评估。



综合来看,目前的印度虽然确实拥有组装iPhone的实力,但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少,比如上面提到的员工素质问题、工厂管理问题,还有道路基础建设问题、原材料供应问题等。就连大家认为没什么关系的空气质量,在制造iPhone这样的高精尖设备时,同样会需要工厂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完善空气净化装置,以保持无尘室的效果。

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印度想要从中国的手中接过iPhone制造的工作,恐怕还是有点艰难的,而且基于物流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中国市场销售的iPhone基本上都会是产自中国工厂的,印度生产的iPhone基本上不会在中国市场销售。

印度制造,真的能行?


不过,我们也确实需要正视印度的工业实力,作为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国家,印度拥有仅次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虽然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无法快速形成产业优势,但是随着印度的发展和投入,在未来必然会威胁到我们的制造业地位。

自从2012年颁布《国家电子政策》后,印度在全球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占比就开始快速提升,从2012年的1.31%提高到2018年的3%,占比提升达229%。虽然对比中国的占比来看还有一点不值一提(中国占比为37.2%),但是惊人的增长速度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印度相较于越南等国家有着更强的电子产品消费潜力,不少公司都认为印度在未来将会成长为仅次于中国的单一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从人口数量和国家发展速度来说,这个猜测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并不小。



不管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制造成本,还是为了更早进入印度这个新兴的市场,手机厂商都需要提前进行布局。而且,印度早在数年前就要求在印度销售手机必须至少使用30%的印度产零部件,并且针对部分零部件的进口加收更高的关税。

为了应对这个政策,包括小米、OPPO等中国品牌在内的手机厂商不得不在印度筹备和建立手机组装及部分硬件的生产线,也是因为这个政策的实施,让国内厂商帮助印度建立起了手机的上下游供应链。

在中国手机厂商的帮助下,相关产业公司已经超过200家,贸易公司更是超过500家,为印度提供了超过50万个就业岗位(以上数据来源:《财经》)。作为回报,中国手机品牌的印度市场占比达到74%,小米、OPPO等公司长期霸占销售榜的前排位置。

得益于手机厂商的大规模涌入,印度成功进行了电子制造业的一次产业升级,在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帮助下,印度如今已经初步具备了手机的全产业链生产。虽然大部分手机的高级元件都依赖中国进口,但是已经摆脱了大部分元件都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



不过,印度制造业所面对的问题并不少,比如供应链的完善程度远不如中国这点我们上面就提到过,此外还有水电供应不稳定、基础道路设施不完善、技术工种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虽然,目前印度已经承担了苹果10%-20%的iPhone生产,但是从2020开始,印度的iPhone生产就不定期的因为疫情原因陷入停滞。前段时间更是有多个生产线彻底停工,导致一段时间内印度的iPhone产量下降达50%,幸运的是对iPhone的全球供应量影响并不算大,因为在印度生产的iPhone中,有70%左右都供应印度市场。

作为对比,中国工厂的iPhone产量则基本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一直保持着接近100%的产能,得以满足苹果的全球供货需求,以至于苹果在2021年不得不将部分的iPhone产线重新迁回中国,以此补足缺失的产能缺口。

那么苹果公司是为了在印度买iPhone才将产线迁往印度的?并不是,苹果公司其实一直都有想法在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iPhone,以此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抗压能力,防止因为某些原因导致iPhone完全停产。

而且,印度相对于中国的人工成本更低,将有助于苹果及其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节省更多的人力成本。在苹果的计划中,他们将在未来数年逐渐转移中低端iPhone的生产线,将更多的产能交给印度当地的工厂,而在中国则是继续保留中高端iPhone的生产线。



所以,对于苹果来说产品质量等问题都是其次,可以通过提高检测次数,严格规定出厂标准等方式解决,而印度工厂的稳定性和抗压性才是他们最头疼的地方。实际上,苹果的成功除了产品及生态优势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库克的供应链管理。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苹果的库存周转期仅5-6天,在一个星期内一座仓库里的苹果产品就会完成一次全面周转,被发往其它区域的商店或是仓库。极高的周转期让苹果在库存管理成本等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苹果十分依赖于稳定的供应链,一旦供应链出现问题导致产品无法按时交付就会给全球的库存带来很大的压力。

所以,苹果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第二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满足苹果的要求,即使是自认为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在供应链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与中国有着巨大的差距,更不提中国拥有更熟练的工人和产业集群,可以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

而且,我们也不能将目光继续放在iPhone代工等问题上,对于国内的制造业来说,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并且让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才是重中之重,苹果只是我们的客户之一,而非我们制造业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