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5年美国原子弹相继成功测试和试验以来,人类就进入了核时代。冷战时期美苏各自的核武库也迅速膨胀到让人难以直视的地步,然而如果从他国防务机构的报告来看,自冷战后期至今,双方核弹数量甚至逐年递减。这除了国际局势相对缓和外,也和核武器自身的性质息息相关。 我国导弹技术专家杨承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核弹头本身以及其载体、导弹,都有各自的保质期,一般而言中等以上发达国家的导弹保质期约为25年,而核弹头的保质期则不超过30年。因此对所有拥核国家而言,研发出核弹只是第一步,维持自身战略反击力量的意义同样重要。 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完成两弹一星项目后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因此不少军迷也开始关注中国目前有多少核弹可以正常使用,国内某知名媒体的前主编曾表示中国应当将核弹增加到一千枚的水平。对于中国战略反击力量而言,如何才能保证自身威慑效果提升呢?

▲冷战结束后,各国核弹的数量都大幅下降

美国会虚报核弹总数吗?未必 今年10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公告,称截止2020年9月底,美国拥有3750枚核弹,这也是美国时隔四年以来首次公布其核武器数量。但不少军迷认为,早在冷战后期美国就在《中导条约》等裁军协议中打擦边球,而且美国也有不少隐秘的阴谋和黑历史,可谓谎话成性,所以美国公布的核弹总数,必然远低于其现阶段实际拥有量。但如果深入研究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总体战略以及相关技术的特点,就会发现美国没有为此撒谎的必要。

▲从数量上看,美国核弹早已大不如几十年前

 上世纪末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曾专门出书介绍二战后期以来美国核武器的成本,该书表示自曼哈顿工程开始后的五十多年来,美国已花费了5.8万亿美元(1996年标准),相当于美国几十年来军备预算的29%!仅次于常规军费和社会治安,相当于美国所有人五十年里每个人都要付出550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当年,美国所拥有过的所有核弹加起来的制造成本还不足4100亿美元,在核武整体工程中只有7%!那么更多钱都去了哪里呢?答案就是其他核战设备以及维护方面。 根据计算,核弹部署费用占到57%,主要包括贮存基地、战略核潜艇、轰炸机以及洲际导弹等,对应的单位官兵训练自然也包括在内。核战掩体和指挥通讯机构的建设则占比14.3%,而这些设施本身的防御则占到16%左右。这还不算,几十年来美国在不断制造新核弹的同时,也拆除了大量旧核弹,而废旧核弹的拆解、材料处理和安全管控都是每一年都要花大钱的项目,甚至还要为此增加大量人员治疗成本。美军自己的调查显示,冷战高峰期的美国几乎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因核辐射而出现健康问题。


▲核弹维护以及核战体系的花费远大于制造核弹本身

 时至今日,美国大多数核弹依旧是冷战时代生产的,虽然其氘化锂和核聚变产生的氚不同,不存在半衰期,但那些核弹的密封材料、电子设备以及起爆装药隔不了多久就要更新。

根据2019年的报告显示,即使当时美国的核弹总量甚至只有其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1967年的31255枚),但每年也都要因为维护等问题而花掉数百亿美元,而这些钱自然要平摊到陆海空军各兵种、指挥机构、技术单位以及能源部门。

如今的美军开始重申所谓大国对决,急于发展更多海空军常规武器,这些项目同样是花钱的重头,因此维护大量老核弹花掉的预算,显然与之存在严重冲突。

▲福特级航母等大量常规战武器也会极大消耗美国的国防预算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高层自然会审时度势,将资金用于短时间内更有价值的其他武器发展,考虑到疫情对美国经济带来的打击,五角大楼对预算分配自然也会更为严格,因此美国甚至可能会进一步拆解现有一些最老的核弹。然而从另一方面看,美国对多种稀有金属的开采与合成也说明,美国完全可能在任何时刻秘密建造大量性能更好的新核弹。总体而言,原有体量庞大的核武库每年必须的保养,即使美国也逐渐会不堪重负,这也充分证明战略打击力量的维持有多么昂贵。

俄罗斯核武库是如何维持威慑力的? 尽管实力远不如前苏联时期,但俄罗斯总体军事力量却依旧让人望而生畏,其关键因素就是该国的核武库规模几乎不亚于美国,因此一些防务机构认为其水平依旧处于世界第二位。

近两年来,美国年度军费预算往往超过7000亿美元,而俄罗斯的经济自2014年开始就因遭到制裁而不断衰败,因此其年度军费甚至难以突破500亿美元,甚至不比美军某个精锐的常规战兵种多到哪去。所以对俄军高层而言,必须做到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因此竭力保证核武库就是头号选择。

▲对俄罗斯而言,核武库几乎是立国之本

 俄罗斯维护核武器的具体方式以及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如下方面:第一,核弹头内都有常规炸药作为起爆装置,该装置对技术实施方案有很高要求,但如果成功研发后掌握其方法,后续成本就很低。尽管俄罗斯的生产力大不如前,但国内大量常规炸药的产量依旧惊人,甚至化工生产都可以维持,因此这方面的维持成本就得到了大幅度控制。

第二,核装药所需材料基本和部分民用核电站的剩余产物近似,而核电本身虽然技术难度大而且成本高,但收益也是显著的,所以这方面也能以通用方式解决。 第三,卫星事业可以反哺核武库。核弹头发射,离不开导弹,而先进的导弹建立在先进火箭技术方面,时至今日,依靠苏联留下的老本,俄罗斯依旧在运载火箭技术上名列前茅,甚至欧洲北约成员国和美国都要和俄罗斯展开合作,甚至花大钱买俄罗斯火箭发动机,因此俄军导弹产业同样可以借此得到维生的外汇。

第四,其他载具的定位变化。目前,俄军战略轰炸机开始转型为常规战力量,而发射车的价格就更有限了,由此一来,就只有战略核潜艇依旧会有较大耗费。

▲俄罗斯运载火箭技术依旧世界一流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能在很大程度上补贴国家,也会让核武库保养得到一定帮助。更重要的则是其历年来的国际军售营业,由于俄罗斯武器多年来在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得到了相当的长期客户,自然也成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来源。

最大的客户,莫过于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印度,例如去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俄罗斯很快就与印度签署了大宗军火订单。可以说,印度客户对俄罗斯核武库保养乃至于国家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在俄罗斯看来,即使因此让中国不满也在所不惜。

▲与印度的军售协议,对维护俄罗斯核武器也有很大帮助

 毫无疑问,核武库对俄罗斯的意义甚至超过美国,所以俄罗斯能忍受独苗航母迟迟无法修复、苏-57一直难以量产、T-14主战坦克没有彻底服役,但也不能忍受本国核武库威力的降低。然而尽管俄罗斯使出浑身解数,核武库保养也依旧消耗了其军费的几乎三分之二,这对其常规战实力的发展影响之大自然无需多言。

不少国内军迷或许会对俄罗斯这种简单粗暴的国防模式崇拜不已,殊不知这只是俄罗斯受困于其国内现状的权宜之计,以中国现阶段面临的环境以及总体实力来看,这种高度特化的军事发展之路完全不可取。

中国核弹总数即使不增加,威慑效果也不容小觑 长久以来,海外防务机构对中国核弹数量的估测一直众说纷纭,某些西方观察家甚至私下表示中国核弹数量远比某些机构公布的更多,但他们的说法基本没有任何可信度,甚至可以被视为哗众取宠且带有骗军费的企图。


根据一些比较权威的机构估测,中国核弹总数可能比法国略多,但远无法和美俄相比,因此国内某知名媒体前总编辑提出要大幅增产核弹后,一时间应者如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中国战略威慑效果就只能通过核弹数量提升来增大吗?

▲中国核弹数量增加较快的时段,也是中国面临战争威胁最大的时段

 中国核武研发计划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两弹一星完成时,中苏几乎面临战争,在巨大核威慑下,中国核武相关开发的规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冷战后期,世界大环境趋于缓和,中国核工业开始逐渐转为民用,核弹数量自然不可能进一步提升。

从战略上看,美国一直表示可能在局部战争中酌情考虑是否主动使用一定当量核武,而俄罗斯则表示只要本国遭到一定程度攻击,就会以核武反击,而中国不可能主动成为争夺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更不会主动使用核武器,所以核弹数量够用即可。

▲沙皇氢弹这样的特殊武器基本只能作为威慑用

 成功的核反击,不但要有核弹,更要能让自己的核弹摆脱对方的拦截,而核弹的载具也自然要先进。例如当年苏联的沙皇氢弹固然威力无敌,但过大的重量使其只能依靠改装的图-95轰炸机运载,实战中很难对美国本土带来什么威胁。

而中国目前缺乏真正的大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而且战略核潜艇的数量和性能也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强化此类武器,对战略威慑效果的意义自然远大于盲目增产核弹。

而大量增产核弹,必然是一个庞大工程,哪怕制造本身价格有限,但长期维护的费用也会严重破坏原有的国防预算分配,如果再算上为此开采特殊矿产材料的投入,无意义的消耗肯定还会增大。

▲盲目提升核弹的意义远不如强化战略核潜艇和隐身战略轰炸机

 那么中国现有核弹的威慑效果到底如何呢?本世纪初时,中国只能依靠东风-5威慑世界彼端,其单发打击和三发一组的成功率都很低!然而仅过了10年,改进型东风-31的服役就让成功率提升了数十倍!而东风-41更是实现了高精度、多弹头、远射程以及诱饵干扰拦截弹于一身,几乎成为目前最好的洲际导弹之一。

非但如此,从近年来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技术的发展来看,未来改进型的东风-41很可能也会具有类似乘波体弹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它只携带看似数量很少的核弹,威慑力也绝对不容小觑。可以想象,同样的钱用于提升导弹的突防率,远比盲目增产核弹后扔进保养无底洞来得更好。 

▲即使核弹数量看似有限,但中国战略威慑力量依旧不容小觑

 自1945年至今,核武的有无,不但标志着一个国家总体实力的高低,也会给其带来相当的战略安全。但不切实际的盲目核竞赛,也将让本国背上原本可以避免的包袱。所以最佳的核武保养技术、与本国国情结合的核武数量维持策略,才是真正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