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有标准答案,但我想提供一个新的思考:那些司空见惯的居民楼。
在老一辈口中,它们是房子,也是家。房子在,根就在。
等待白日喧嚣退却后,夜晚居民楼里的万家灯火,就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
在北京四环的边上,那些造型放荡不羁的城中村,和板正无特色的板楼。
北京的常住人口有2千多万,其中有大部分就生活在其中,有北漂的年轻人,也有住了几十年的老大爷…
它们平凡没有个性,常常被忽略,却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保留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底色。
这层底色是人情和生活,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魅力。
而这些平凡的魅力,被摄影师孙海霆毫无遗漏地保留下来。
在一条的采访里,孙海霆曾说过:“这些承载了普通人生活的无名建筑,才真正构成了我们城市的底色。”
♯01 空房子
孙海霆,建筑学专业硕士,半职业摄影师。
在2009年开始的专题「空房子」系列。
拍摄的主体就是那些人去楼空的房子,已经使用了4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它们刚刚结束上一个生命周期,正在等待改造以迎来下一个周期,孙海霆捕捉的就是其中的空档期。
拍摄过程,孙海霆采用“一点透视”的拍摄手法,每一处细节都能被清晰地保留。
没有家具、也没有人,但残留的生活痕迹,足够让人想象和构建出曾经的使用场景。
比如,欧式的装修风格、精美的吊灯、糊上报纸的窗户、褪色的地图…
一一都在诉说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以及住过什么样的人。
这张照片里的房子经历过3次身份转变,最早是段祺瑞政府的办公楼。
日本侵华期间,是华北最高司令官岗村宁次的司令部;建国后,归为人民大学使用。
一个小小的空间,却重合了3段历史时期,想来也挺有意思。
这张是天津开滦矿务局的总部,全黑的房间。
经过一轮轮的改造,有些痕迹已经被抹掉,但依然能感受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影视剧里常说“人会说谎,但证据不会”,放在建筑里,道理是同样的。
空房子,就像一块块散落的拼图,墙壁、天花板、窗户…每一个都是线索。
人来人往,那些生活过的痕迹会残留在房子里,交织重叠汇合成一个时代的印记。
♯02 城中村
第二个系列作品是「城中村建筑立面」。
拍摄时间是2017年-2018年,地点就在孙海霆的家附近,北京四环边上。
这个地方挺特殊,因为西边就是西郊机场,航空受限、地块容积率受限,基本没有开发商愿意来。
同时,随着“北漂”的兴起,位置好的城中村,以其低价成为北漂们租房的不二选择。
如此一来,这些造型生猛无比的城中村建筑,反倒在北京的核心区域蓬勃生长。
原本城中村是居民自用,一个私密化的家庭空间,造型上也低调许多。
后来,因为租出去的房屋越多,赚的钱就越多,城中村开始了集体性的房屋改造。
先是在原有空间里分隔出独立小间,然后是进行各种加建,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而北京的城中村建筑,和深圳等南方城市的城中村还不一样。
它自带魔幻色彩,各种天马行空的“外挂”,竟有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有的房子像一个方形几何体,在屋顶和侧面加建“小方盒”,以细钢柱作为支撑。每一件“小方盒”,又以钢楼梯连接,轻巧又实用。
有的房子顶上2层是加建的,以轻盈的大飘板封顶。虽有细微的色差,但不伤大雅。暖灰色的砖墙和规整的比例,有欧洲大师的风采。
有的房子内部动线设计很有意思,绕着楼层转一整圈才能上楼。走廊上的透明玻璃,既能挡风也能引入阳光。
和野生设计一样,城中村的加建部分,也是源自人民的智慧结晶。
它们处于“三无”状态,无专业设计师、无结构计算、无设计图纸。由本地的工头凭借经验,根据情况,以最低的成本完成。
看上去岌岌可危的地方,实用又坚固,连廉价的材料,也为这诡异的空间增添了独特的轻盈感。
神奇的是这些源自经验的设计,粗暴且生猛,在本质上却和设计理论极为相似。
甚至有些跳脱出理论常识,比如,坡度45°的楼梯。
在建筑常识里,45°的楼梯走起来,既不安全,也不符合建筑规范。可实际上,它无疑是以低成本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包括这座房子左侧的架空层,是用一个钢桁架做的。
既能走上下水管线,提供设备转换的空间,也兼具防潮和隔音的功能。
这些以需求为优先的民间设计,与批量化生产的商业楼相比,有着未经规训的野性。
同时自带生命力,在短时间内被拆毁、被重建,不断地生长、变化。
而设计之外,模糊的生活边界将人们不那么私密的生活展露出来,勾勒出城市底色。
♯03 大板楼
刚结束的新系列「背景建筑」。
对象是四环的板楼,最长有150米,最高有18层,每一层都是板正规律。
和其它建筑不同,它们朴素得像大型背景板,没有任何个性和特色可言。
拍这些“大脸盘”,孙海霆更费心思,专挑冬季阴天。
等到树叶凋落,大板楼前的遮挡物减少,他躲在背光面拍摄,避免直射的阴影干扰立面细节的表达。
让板楼撑满整个画面而不是呈现出全貌,以无限延伸的状态,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某种意义上,板楼是过去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构想,是理想主义的产物。
因为其出现的特殊性,在某一时期,它们反而比四合院更能反映北京的变化。
▲德国建筑师对未来垂直城市的规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50年代初,受前苏联的影响,北京建造第一批板楼。
在当时,板楼是社会探讨集体生活的理想方式而进行的住宅实验。
▲法国马赛公寓
设计以集体为优先,因此每一户的起居空间都比较小,家里有卫生间,但没有厨房。
做饭、带孩子、娱乐…全部划分为公共领域,比如一层有食堂、俱乐部、托儿所、理发厅等等。
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
▲灰色为走廊或楼梯间,绿色为起居空间,橙色为卫生间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
80年代左右建设的板楼,是北京存量最大的一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私有化观念加深,这一时期的板楼进入了新的阶段。
每个房间内部基本“五脏俱全”,有相对完整的厨卫,处于半公共半私密的状态。
▲蓝色为厨房,其余同上
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2000年后,受到商品房的冲击,板楼取消了公共长廊。
以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的形式,组成一个小单元,一层楼大概有4-5个单元。
▲同上
板楼在变化,生活在板楼的人也在变化。
从最早的机关单位或事业单位的职工,到北漂的年轻人,再到迁入学区房的家庭。
根据不同时代,板楼以合适恰巧的方式,迎合他们生活的基础保障,遮风避雨、庇护安全。
《空房子》、《城中村建筑立面》、《背景建筑》。
如果用一条线索将它们串起来就是「人的痕迹」。
有人使用或生产活动的痕迹,越日常、越不刻意,越能代表其背后无意识却深层次的意图。
在很多篇采访里,孙海霆都说,自己想给这些无名的建筑,留下一份庄重的肖像。
等到未来某一时刻,大家可能会回过头看:住过的最普通的房子、走过的最普遍的街道,甚至是有些不堪的生活。
不知不觉,那些无名的建筑在融入我们的生活,这恰恰是网红建筑们无法比拟的。
正因如此,往往是琐碎熟悉的日常,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