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日前对《法治日报》透露,他参与投资的一部电视剧今年4月在卫视播出。这部剧一共卖了1个多亿,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挣的钱全部花在这上面了。”

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哪部剧,印象中今年4月似乎并没有出现什么现象级的电视剧。值得注意的是,李学政所说的是“买收视率”,而不是“推广”。因为在《法治日报》微博的报道中,李学政还透露,当年在《人民的名义》开播前,他和团队成员也曾纠结是否买收视率,“但是最终放弃了,将3000万元用于宣传推广。”


| 《人民的名义》片段

换句话说,那3000万推荐费用,原来是有可能用来买收视率的。

所谓“收视率”,是电视时代的一个专有名词。收视率,也就是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除以电视观众总人数(或者家庭数),由相关统计机构调查得出的一个数字。2020年4月1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曾规定,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制造虚假收视收听率及点击率。

由第三方社会机构调查得出的收视率本来是一个“客观评价”,电视台可以用来衡量节目效果,并且对自己的内容和资源进行调整。有些节目,可能因为收视率低而停播,所以业界有一个“万恶的收视率”的说法,因为它会影响电视人的工作。

一部电视剧为什么要买收视率呢?电视剧投资方有了漂亮数字,可以卖给更多的播放机构,包括一些网络平台;而电视台也可以把这个“好数据”用来二次开发和利用,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开播前或者中间的广告,收费理所当然更高。这就是所谓“注意力经济”,这样,收视率就不仅是“指挥棒”,也是赚钱的工具。

按照常理,进行收视率调查的公司,无论如何不能算是什么显赫的机构,现在却掌握着电视台的命脉。这并不是说电视台花几百万,调查机构就会随口给一个漂亮的数字——这意味着那9000万都落入了某机构的囊中。事实上,它可能被很多人瓜分了,涉及到一项调查的全方位作假。

一部电视剧赚1亿多,已经算是很成功的,却花9000万来进行数据造假,这一定是一项严重的指控。因此,李学政所反映的问题,就不仅是“行业声音”,而是在向有关部门“报案”。到底是哪一部剧,9000万是怎么花掉的,涉及到哪些公司和个人,只有通过艰难的调查,才能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上文提到的广电总局2020年4月的表态,还提到收听率以及点击率,涉及到音频和视频节目,乃至一些网络平台的文字栏目。实际上,这种数据作假已经相当普遍。如果说收视率牵涉到复杂的调查和统计程序,作假还有难度(也更花钱)的话,社交媒体中的点击率作假,就更明目张胆了。


| 央视报道流量造假“生意”

有一位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小朋友,经常在朋友圈吐槽那些数据造假的推文,“你们在买数据的时候太不严谨了,阅读量很高,但是点赞、在看和评论的人数都很少。”他所说的,是那种漫不经心的作假者。真正高明的或者花大价钱的“作假”,可以做到各种数据通报,甚至包括“个性化评论”。

我偶尔会收到一些垃圾短信,告诉我“网络兼职,每天300”,我大多把它看成是骗局。或许报名后,骗子会让你交纳200元押金,然后跑路——我的看法过于传统了,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人正在从事这样的“兼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在网上点“好评”,“加关注”,“点赞”。

这是毒瘤,但也是一个成熟的系统,甚至是一个“产业”。从技术上看,网络平台绝对有能力监控到真实数据。如果电视收视率还很传统,也很不精确的话,网剧的真实点击量,平台不需要任何调查都是心知肚明的。

我知道有的新闻APP,对外宣传是大平台,有着惊人的影响力,但是很多文章的真实阅读量低得吓人。有一次参加某平台主办的阅读活动,现场只有几个作家和主持人,没有一个是看了报道后前来的“普通读者”,因为推广文章本来就没有人看。

如果说一些商业公司出于利益驱动购买数据用来赚取广告等费用,还有几分值得原谅的话,电视台参与购买虚假收视率数据,新闻媒体对外美化自己平台的流量,则是更加危险的行为,因为它们本来应该是社会的一道防线,应该担负起监督职责的,却自身也落入造假的潮流中。

收视率、流量作假并且发展为一种产业链,意味着我们看到的“文化繁荣”可能是一种虚假繁荣,是严重的“文化通货膨胀”。和这样的造假者相比,前一阵那些被批判和打击的“流量明星”们,也许算是比较诚实的劳动者了。感谢李学政,借着他的发言,所谓收视率的数据大气泡,是到了该戳破的时候了。

作者|张丰,专栏作家。日本大东文化访问学者(2019)。曾创公号“中产生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