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实验中学一位老师面向初二学生开设的“男女成长课”引发剧烈争议。

在面向女生的讲座中,这位老师提出,“女生应该像一朵棉花,棉花洁白、温暖、柔和、平等、绵长”;“所以姑娘必须要清白,守身如玉。”



所谓“成长课”,其实就是该校的性教育课程。在媒体公开的课程PPT中,还有老师建议的女生着装要求,“做姑娘的要懂得自重、自爱,姑娘上街穿的特别少,裙子特别短,露胳膊、露腿、还露肚脐,男孩子看到会动邪念。万恶淫为首!”

据百度百科介绍,海淀实验中学“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型完全中学”。这样一所学校,给学生传达的性别意识,却浅陋、陈腐得让人吃惊。一百多年前鲁迅、胡适批判的贞烈观,在百年后的这所“现代化”的中学复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也无意中透露出一种悲哀。



“棉花说”看似可笑

其实代表着“性别构建”的主流话语

目前,网友们大多聚焦的是:学校鼓吹这种陈腐性别观念,是对女生的不公和压迫。事实上,该校面向男生的课程,也同样让人充满疑问。“每个人生下来都有阴阳两面,如果不加注意,不能约束自己,就会显露出阴面特征,阻碍自身发展。”这些话语,给学生传达的是一种不假思索的“性别刻板印象”。

“成长课”的老师把男生分为三类:“弱夫、暴夫和丈夫”。言外之言,只有那种“男子汉大丈夫”是值得肯定的,而所谓阴柔的“弱夫”和残暴的“暴夫”都应该受到唾弃。



初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身体快速成长、发育,有关“自我”的观念也得以形成。这一阶段的性教育当然非常重要。但因为中国社会整体避讳公开谈“性”的原因,过去的中学往往只有一门羞答答的“生理卫生”课程,还基本形同虚设。如今,随着社会进步,不少学校开设了视野更为广阔的“成长课”,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这个话语体系塑造的,却是简单刻板的“男子汉”和“淑女”形象。男生教育一律要有“阳刚之气”,而针对女生灌输的则是“阴柔美”、“贞洁”、“温柔”、“温顺”乃至服从。

这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不是一种孤例,可能代表了全国各地不少学校的“性别教育”水平,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在“性别构建”方面的非个别状况,换而言之,海淀老师的“棉花说”,虽然被拎出来看时有些“惊世骇俗”,实际上是一种长期流行的“主流话语”。



“性别刻板印象”伤害的不仅是女性

从引起关注的“成长课”内容来看,深藏于老师心中的“男女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女生穿的裙子太短、露胳膊露腿,就是“自轻自贱”。这样的看法,让女生习得一种羞耻观。

在这种性别体系中,男生也不都是“胜利者”。“像女孩”的男生,被认为是低人一等,前不久自杀的独立摄影师鹿道森,就一直面临这样的困惑。他在中学时因为气质“阴柔”被人嘲笑,从而感受到难以摆脱的羞辱感,并在成年后回望,认为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性别霸凌”。

事实上,这种话语体系和要求女生“好好穿衣服、自尊自爱”的浅陋、“古董”相比,还有一种不易觉察的、更深层的“暴力”:它通过课堂授课和校风纠察,在性别领域刻意强化了一种“正常”和“不正常”的区分。



这位成长课老师的课堂内容PPT被发表在学校的公号上,文章同时还提供了一位女生的“感想”:“女生要自己爱自己,洁身自好,守身如玉,没有邪念,不邪听、邪看,穿衣守规矩,不应与男生勾肩搭背。”

这种由学校老师倡导的“正常”,看起来已发挥作用,并得到了一些学生的响应,让人哭笑不得:“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倡导多年,而歧视女性的话语也就是“性别刻板印象”的鼓吹,却习焉不察地运行在校园教育中。

“男孩子就应该玩枪、玩车,不应该喜欢洋娃娃。”“女孩子就喜欢粉色,不能爬上爬下”,“女生适合学文,男生适合学理”……从性别平等角度来说,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而真正倡导两性平等,就要从破除生活中的这些“刻板印象”开始。



 今天的孩子 需要什么样的性别教育?

我们也不应该低估现在的孩子。除了课堂之外,女生们从家教、阅读以及各种社会媒体上,也会了解到底什么才算“好女孩”。

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在今天已经成为更多女性的追求。社会对男性的审美,也不再只是用“阳刚之气”来形容。陈旧的教育赶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棉花说”才遭遇到这么多的嘲讽。

但是,课堂内容作为话语系统的影响力不能轻视。在校园教育的加持下,那种关于“正常”与“不正常”的规训会进入孩子的内心,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且,除了“成长课堂”,学校还有足够多的措施来强化这种“正常观”。不符合寻常规范的孩子,虽然并不会因此受到退学这样的处罚,却可能被“打成另类”,从此成为“边缘人”。

在今天的环境中,家长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这种课堂教育的追随者。我能够想象得出有些人对本文的反驳,“你希望自己的儿子看上去像女孩吗”,或者“如果是自己的女儿你会怎样想”。绝大部分家长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他们会尝试着按照这种话语系统的要求,去“纠正”乃至“治疗”自己的孩子,在家长的配合下,课堂规训就此成为一种全面的压力。而人们很少从少年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性别教育?

要求学校改变这种性别教育话语系统,目前似乎并不现实。但是,经由“棉花说”的遭受群嘲,我们看到改变的可能,也能更清晰地观察到,在今天,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在真正消除性别歧视与偏见,尊重社会多元价值,帮助孩子认识和了解自己方面,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