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Q报道(ID:GQREPORT),作者:王焕熔,编辑:王婧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高速变化的时代,爱情发生的场景不断转移,各种交友软件降低了社交成本,缩短了空间距离,但茫茫人海中,众多单身男女依然难以觅得伴侣。需求催生着市场变化,相亲赛道越来越细分:高学历相亲平台、金融圈相亲局、同城离婚再婚群……
小融是一位资深红娘,就职于一家定位于国内985高校和海外名校的高学历人群婚恋平台。在她看来,高学历人群的婚恋门槛越来越高,局中人想通过婚恋关系,进一步稳固或提升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位置。与此同时,社会对女性的年龄歧视,年轻男女对亲密关系的困惑,从未停止。相亲市场功利又残酷,却真实反映出都市生活的图景和社会心理。
以下是小融的讲述:
执念 / 颜值 / 年龄
虽然我们做985高学历人群的相亲,但其实跟整个相亲市场的大规律一致。女生的择偶条件,第一是男生整体经济实力和职业规划,高薪职业上升空间更多,体制内的工作一眼望到头。另外,女生对于男生身高的执念,就像男生对于女生年龄的执念,180cm—185cm是男性通过率最高的区段。但女生不会特别重视男生的年龄和颜值,更看重学历,希望对方聪明一些。
男生看女生,第一是颜值。我之前接触过一个1994年生的男生,坐标上海,国外读的本硕,180cm以上,长得很帅,有房有户口。他希望女生在165cm到168cm之间,年纪要比他小,海归,且希望专业是跟他一样的计算机或者工程专业。他说在国外跟其它专业女生一起玩桌游、剧本杀,觉得她们不够聪明。另外,颜值不能太低,他把前女友的照片甩给了我。还要求家庭背景最好跟他一样。
我严格按照他的标准给他推荐了女生,但他一个也没看上,觉得丑。我们合同里写好,没有办法保证颜值,因为每个人偏好不同。他要求重新推。然后,我推了几个文科专业的美女,不符合他之前的专业要求,但他看到照片之后就觉得其他条件不重要了。尴尬的是女生没有看上他。
第二是年龄。很多80后男生希望另一半是90后。我做红娘的过程感受到,婚恋市场最残酷、最大的歧视就是女性年龄。女生到30岁是个坎儿,35岁就非常难了。
我有一个35岁的女博士客户,整个匹配过程挺心酸。除了年龄,她还有一个弱项是身高,155cm左右。但她有一个天然优势,颜值很高,长得非常甜美,整个状态非常有活力,性格也很好。光看照片,你会觉得她就是27、28岁。她的择偶标准里对硬性条件没有执念,因为自己经济条件还不错,希望男生年薪是中位数及以上,35万左右,身高170cm及以上,学历和职业没有硬性要求。她最看重的是人品和性格,要善良,跟自己有情感上的交流。
接到委托后的两个月时间内,我像找工作投简历一样,把她的资料递给男生,这个过程被拒绝超过100次。每一次被拒绝我都很沮丧,就像自己表白被拒一样。70%的人因为年龄拒绝,剩下30%因为身高拒绝。很多人直接说“年龄太大不合适”,然后就消失了。她读了博士,年龄大可以理解,但在相亲场上很吃亏,很多男生会认为这个年龄受到生育年龄的限制。
虽然我能欣赏大龄女性的美,但放到功利的相亲市场上,确实有劣势。40岁左右女生很难找到同龄的单身未婚的男性。对于大龄女生,我们会真诚地建议,考虑一下离异男生。我现在希望能够早结婚,这是我在这里工作期间最大的观念改变。
985名校生 / 匹配 / 用户画像
我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现在工作的这家相亲平台创始人是我学姐。大二时,我在朋友圈看到招聘贴,因为一直对恋爱话题和撮合别人很感兴趣,而且那时我也单身,抱着万一自己也能找到男朋友的想法,我就加入了。
我最初是兼职做小编,辅助嘉宾“挂牌”,把他们的个人资料发到公众号上——发帖前需要做学历认证,只有985高校、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国外学校,才能在我们的公众号上挂牌。后来我从兼职转成了全职,目前已经在这里工作了5年。
我们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帮助用户做匹配,沟通择偶标准,对预期做出建议。拿我们的一个典型会员画像来分析:
女,1992年生,身高160cm,年薪30万,本科985,硕士海归,工作金融行业,家乡江浙沪,长相6分,base北京。
择偶预期:1989-1992年生,年薪40万以上,身高175cm,工作行业不限,学历研究生,书香门第,家庭江浙沪,base北京。
我的匹配思路是,先看择偶预期里这样条件的男生可以找什么样的女生。男生30岁左右,刚好处于事业稳定期。年薪40万及以上,其实是高于平均线的,预估在北京买房、户口的硬件条件应该都有。身高175cm,比女生们的平均预期170cm的线高挺多。如果不考虑颜值、性格,这样条件的男生属于非常受欢迎的类型,能选择的女生范围很大。
那反推过来,女生30岁,年龄上面有些劣势,学历条件不错,但学历在相亲场上不是最优势的条件,男生会更看重女生的年龄和颜值。长相6分,可能是不那么吸引人的颜值,也有些吃亏。对于符合她择偶预期的男生来说,她不是第一优先选择,匹配难度有些大。
我会建议女生把年龄条件放宽,年薪的话,跟自己持平或者比自己高都可以,主要看工作的长期发展。如果她不介意身高,建议放宽到170cm,可选范围会更大,女生是160cm,其实和170cm配也可以。
双标 / 婚恋困境
相亲市场上对女性的有色眼镜很多,对男女很“双标”,真的很不公平。比如大家看待离婚的男生,觉得他有丰富的经验,会更加理解婚姻,知道自己下一段想要什么。但女生离异在市场上就被认为是“掉价”行为。有人觉得她为什么没有想好,就跟这个男人在一起。
婚恋市场上的男性困境相比女性来说不值得一提,我接触的案例中男性唯一受歧视的是身高太矮。有一个男生是耶鲁、牛津这类学校的硕士,清北的博士,自己创业开公司,人很谦和。他身高165cm,但择偶标准里又希望另一半不要太矮,至少在160cm及以上,因为他不希望未来孩子太矮,但因为他强项太突出,短板也不算太大短板。大概半年时间左右他跟一个女客户脱单了,女生身高162cm左右,丝毫不介意另一半身高。
海投 / 转化率 / 一定要努力啊
坦白讲,相亲很容易失败,很少有人能一拍即合。找工作都需要海投简历,多次面试,更何况找人生伴侣。现实情况是,你看100个人的资料不错,他们对你感兴趣的能有20个,微信聊下去的可能有5个,见面3个,后来发现都不合适。找对象的万能公式就是你见了多少人,层层筛选,有一个转化率。
大家应该早点恋爱,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就去尝试,否则永远不会知道对方是否合适。很多人年龄大了就会变得很谨慎,不想付出宝贵时间,但越不试就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多女性在相亲市场上受挫,见了好多人都不合适,就丧失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我们去年统计数据发现,过半的女性应征者,应征过一次就会停止,但男生中最多的一个人应征了291次。
我会用别人更努力的例子来激励她,人家都见了100多个才找到老公,你这才见了20多个,不在一个量级上啊。如果还没有找到,说明努力不够。你未来要跟他一起共度后半生,跟他一起买房、生孩子、照顾双方父母、规划未来的生活,一定要努力啊。不要去逃避,不要觉得很麻烦就不做了,上天不会安排一个从天而降的老公。
跨越阶层的爱情?门当户对?
我的另一个感受是,跨越阶层的爱情挺难实现的。恋爱和结婚不一样,谈恋爱可以喜欢很多人,可能只因为他身上的某一点我就喜欢他,不需要考虑太多。但婚姻本质有点像做生意,需要经营,经营理念不一样,很难走下去。婚姻不止需要有精神共鸣,还是搭伙过日子。
我们访谈过一些嘉宾,聊到这个话题时,一位基金行业的29岁男士希望双方的成长背景和教育背景越重合越好。他当时说,大城市独生女和小地方非独生,估计不会太投缘,一些不关心其他地方的本地人、没上过特别好的学校的人,和那些满世界转的学霸,看世界的视角肯定也不一样。还有一位32岁在高校任教的男士说,之前别人给他介绍的女孩儿是企业富二代,和他这种穷人关心的事情完全不一样,见面一聊就知道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每个人的消费观念是不一样的,虽然很残酷,但最能看出来两个人的差异。为什么要约会和聊天?因为能看到你翻资料、聊微信时感觉不到的东西。生活就是非常具体的事情,只有还原到真实场景时,你才能感觉到差异。第一次约会,是在星巴克还是普通咖啡厅。两个人一起出去吃饭,在肯德基还是中等偏上餐厅。出去旅游是什么样的预算,交通方式是打车还是公交、地铁,还有租房子,选一个通勤很久、价格比较低的,还是就在公司附近?
我个人认为一个能改变阶层的方式就是通过教育,你刚刚说的那个案例,北京女孩儿能跟河南农村小伙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在学校,有同一个导师,不是这样的话,爱情也没有机会发生。
去年八月,有一位家长通过邮箱给我们平台投稿,倾诉自己的苦恼。他儿子在北京一所 985院校读理工科博士,女朋友是大学本科的同班同学,也是彼此的初恋,但女孩子家境不太好,老家在中部省份的农村,还有一个弟弟。而男生家在东部沿海省会城市,有几套房产。男孩跟着女孩回过老家,对农村旱厕之类的都挺不适应的。两个人谈了六七年,开始张罗结婚的事情,男生跟父母说需要三四十万的彩礼,而且这个彩礼并不是打算留给小两口用的,是要留给女生弟弟以后结婚和生活用的,阿姨就开始怀疑两个人适不适合结婚,她言语间还是期待老话说的“门当户对”。
我之前有过一个客户,70后,年纪有点大了,至今未婚。他开了几家上市公司,国内外有好多房产。他前半生一直为事业奋斗,现在也不想将就。他们的圈子想找明星很容易,也有明星找他,但他就想找一个高知。他的要求是长相身高都是公认的美女,家庭条件好,清北复交毕业,或者国外的哈佛、耶鲁、牛津这些学校。他描述的理想人选就是“奶茶妹妹”的形象。但这样的白富美大概也不需要通过结婚来改变自己的阶层吧。平台的会员库里没有这样的人,我推过去的他都不喜欢。
还有一个男客户,合同期内没有匹配成功,后来我看到合适的女生发给他,问他最近有没有进展。他说最近换工作,资产上七位数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我年薪百万了,择偶标准更高了。
“情感真心局”/喜欢到爱是什么感觉?
疫情之前,每逢三天小长假,我们平台会组织一些北京近郊的户外活动。嘉宾们接触一天,彼此熟悉后,我们会在草地上或者民宿外面的院子里组织夜聊,“情感真心局”。空气很好,天气也很棒,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容易敞开心扉。我会引导大家探讨亲密关系的话题,或者提问一些感情问题,比如说谈过几次恋爱,上次分手是什么原因,谈恋爱时是什么状态。
有一次,一个1995年生的男生问在场的人,从喜欢到爱到底是什么感觉?他是在场年龄最小的,只谈过一次恋爱。当时没有人清楚回答他的问题,一致的答案是,那一个瞬间到来时自然就会明白。还有一个29岁左右在国企工作的男生,看起来高高壮壮的,他说自己在恋爱关系里非常黏人,希望女朋友尽可能秒回消息,每天都见面,当时在场的女生都大跌眼镜。但我觉得这个男生很真诚地袒露自己在恋爱里面的状态。
大家都有对亲密关系的迷茫,从小到大其实没人教我们怎么去爱,怎么去建立关系,这个话题也没有被认真研究过。这是一个宏大又具体的课题,怎么表达自己,怎么照顾周围人的感受,怎么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如何去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喜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要在你跟另一半的关系中去寻找。
现在有各种社交软件,大家的社交成本降低了,却变得更急躁了,就像看一个视频,恨不得调到几倍速去看。但跟人建立关系急不得,你没有办法倍速地去了解一个人。社交软件和相亲平台只是帮你扩大社交圈,给你一个更大的筛选池,相遇过后的故事完全取决于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Q报道(ID:GQREPORT),作者:王焕熔,编辑:王婧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