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刘沐轩、马思佳,头图来自:unsplash


制造一辆汽车所需的皮革内饰,可能需要砍掉一大片森林。许多轿车尤其是SUV都采用了牺牲了亚马逊森林所换来的非法皮革。


2020年,美国进口的1.5万吨皮革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巴西,这让巴西成为美国最大的皮革供应国,而大部分来自亚马逊森林的皮革都流向了汽车制造业


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皮革需求?这与近年来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SUV市场份额急剧增长相关。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此前的数据来看,全球市场SUV的份额从2010年的17%上涨到2019年的41%,其中SUV份额最高的美国甚至达到了50%。


全球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极大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亚马逊森林的非法砍伐。因为生产一辆豪华汽车可能需要十几块或更多的皮革,而巴西亚马逊地区盛产廉价的皮革。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许多牧场主为了生产更多皮革和牛肉,开始砍伐亚马逊森林来扩大放牧面积。在巴西的一个亚马逊森林保护区里,部分牧场主靠着非法砍伐多养了12万头牛。


国际皮革市场每年的规模可以达到数千亿美元的量级,在这条产业链中,除了不合法的皮革来源外,还存在诸多非法的隐患。


一、“带血的产业链”


在巴西朗多尼亚州中的亚马逊森林保护区,橡胶开采是一项传统产业,但这个产业的工人们如今却在牧场贪婪的扩张下,面临着被驱逐,甚至被赶尽杀绝的风险。


相比于利润不高的橡胶开采,在巴西放牧正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不仅可以出售牛肉,还可以利用供应肉类剩下的皮革做生意。过去10年里,为了扩大放牧面积,越来越多牧场主赶走了橡胶开采工人,将包括橡胶林在内的亚马逊森林开发为牧场。


朗多尼亚州环保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大约56%的森林保护区被用来放牧。供应链数据公司磐聚网的数据还显示,同一时间段里,美国的全球汽车座椅供应商李尔公司从巴西进口的皮革大幅度增加。该公司是2020年美国从巴西购买皮革的最大进口商,进口量约6000吨。


面对利润的诱惑,牧场主对待橡胶开采“钉子户”的态度,从“赶尽”到“杀绝”。


“我是来杀你的,”两名男子在去年年底对巴西橡胶开采工人杜拉尔斯直言道,因为他的土地对牧场主很有价值。


根据当地警方的调查报告,这两名男子是职业杀手,他们承认背后有人指使,但是却没有提供雇主的真实姓名,因此警方暂时无法继续调查。


71岁的杜拉尔斯表示,“我很害怕,我希望有人能为我伸张正义”。杜拉尔斯所处的森林开采保护区成立于1996年,旨在赋予橡胶开采工人谋求生计的权利。作为当地最后一批开采工人,杜拉尔斯坚称自己永远都不会离开这里。“留下,是让森林继续存在的唯一方法”。


有不少皮革行业人士辩解称,这条“带血的产业链”和自己无关。他们只是在利用肉类供应剩下的皮革做生意,“避免皮革被送到垃圾填埋场”。


实际上,“坚守阵地”很难为杜拉尔斯们赢得抗争,因为他们要对抗的不只是见钱眼开的牧场主。


今年5月,朗多尼亚州州长签署了一条法案,支持牧场主占用保护区来养殖牲畜,使他们非法的生意合法化。当地政府前检察官莫泽认为,只要把牛全都卖光,政府就有足够的钱在保护区重新造林。


《纽约时报》对巴西三大肉类加工商之一JBS公司的分析报告表明,该公司收购的牧场中有近四分之三(占地约1875平方英里)与政府设定的森林保护区重合。


该公司在面对质疑时,则坚称他们在保护区经营牧场的行为受到了许可。但同时JBS也指出,“公司最大的挑战是监督公司供应商的上游供应商,因为我们没有关于他们的信息”。


二、把非法牧场的牛“洗干净”


JBS公司并不是个例,很多肉类皮革供应公司面临的挑战都包括对于上游产业的监督问题。


巴西的布里蒂斯,有很多在亚马逊森林非法砍伐区放牧的牧场主,他们会与屠宰场或其他牧场签订协议,偷偷售卖非法养殖的牛群。今年夏天,其中一位牧场主费利佩与一位商人会面,卖出了72头牛。他在记录这笔交易时,还刻意隐去了这群牛的养殖来源,掩盖了它们正在破坏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的事实。


作为全球皮革产业链的主要上游之一,巴西屠宰业近年来也迅猛发展。而这条产业链上的漏洞,可以让非法养殖的牧场主在完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通过巴西皮革厂将非法皮革供应给全球的买家。


“合法与否没什么两样,很多人都这么做,”费利佩认为这种买卖只是自己致富的方式,他承认自己确实砍伐了受保护的亚马逊森林,也并没有花钱购买这片土地。为了隐瞒牛的真实来源,费利佩把牛卖给了一位中间商,并伪造了一份书面交易记录,谎称这些牛来自合法牧场。


据《纽约时报》对费利佩出售记录的追踪调查,在巴西第三大食品加工公司Marfrig的肉类来源名单上,费利佩的牛来源于另一位牧场主卡斯坦海拉的牧场,后者的牧场是合法的。


卡斯坦海拉承认牛群会先在自己的牧场周转,但他否认这样做是为了隐瞒牛的来源,只是想在牧场主和屠宰场之间赚差价。


事实上,朗多尼亚州保护区从2018年至2021年间的政府牲畜流动数据表明,有124起交易存在像卡斯坦海拉这样的“洗牛”迹象,至少有5600头牛从保护区的牧场转移到中间商,这些中间商会在同一天将牛卖给三个屠宰场。


“这是给牛披上合法外衣的一种方式,”朗多尼亚州的退休检察官莫瑟尔表示,她花了近20年的时间来打击当地保护区的非法放牧行为,“将保护区饲养的动物卖给中间商的做法,表明他们有意隐瞒牲畜的来源,这样屠宰场就可以否认存在任何违法行为了”。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地理学家吉布斯表示,“中间商的行为正在把保护区内非法饲养的动物带入国际供应链”。


尽管很多肉类加工和皮革公司都设有专门的系统来追踪牛群生活的最后一个牧场,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牛通常不会在同一个牧场度过一生。面对合法性的质疑,这些企业正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以改善他们的追踪监督系统。


与此同时,不少汽车制造公司也认为应该重视供应皮革的来源合法性。大众汽车表示,正在努力将供应链追踪到牧场源头;戴姆勒则承认有一部分用于生产的皮革来自巴西;斯特兰提斯也对皮革源头表示担忧,并正在积极确认相关制革厂和牧场在供应链中的角色。


非营利组织环境调查署的里克认为,“只有对单个动物从出生到屠宰不断追溯,才足以确保亚马逊这些高风险供应链中没有非法的行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刘沐轩、马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