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洪涛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核心提要:

1.与新冠病毒“共存”3个月后,新加坡疫情复苏指数从第5名狂跌至100名,新增确诊13万,新增死亡506人。11月9日,欧盟理事会将新加坡从“解除旅行限制”名单中移除,对其恢复限制。这引起了新加坡与病毒共存抗疫策略是否失败的讨论。

2.11月1日,新加坡国会的官员表示,预计未来每年新加坡将有2000人死于新冠。虽然疫情和死亡数居高不下,但抗疫是否失败要看评判标准,新加坡的标准并不只是感染率和死亡率,还会整体考虑民众的生活。

3.走向与病毒共存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新加坡尚未实现与“病毒共存”,还在走向与病毒共存的道路上,进展速度完全取决于疫情带来的感染是否超出医院所能承受的负担。

4.新加坡每日新增数在突破3000之后,未继续猛增且已出现拐点,因此新加坡仍选择继续执行“与病毒共存”路线图。为减少风险,新加坡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一半人口的疫苗加强针接种。新加坡的抗疫是一种走出疫情的探索,也是在为其他的国家探路。



与新冠病毒“共存”3个月,新加坡疫情复苏指数从第5名狂跌至100名,新增确诊13万,506人染疫死亡11月12日,新加坡放弃清零政策第3个月,与病毒共存的抗疫政策,似乎正陷入最艰难的时期与考验,当天,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确诊病例2396起,仅百天已累计感染超13万人,死亡病例8起,累计506例。新加坡与病毒共存抗疫策略是否已失败?

▎10月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讲话中称:“新加坡无法长期封锁。封锁不会成功,而且代价很高。我们将无法恢复正常生活,无法社交,无法重开边境,无法重启经济。我们每一次封锁,就会再一次冲击商业,员工会失业,儿童会失去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分居两地的家人难以见面。这些都加剧了心理和精神压力。因此,几个月前,我们判断,‘清零策略’对我们来说已不再现实。所以我们采用‘共存策略’。”从今年8月10日起,新加坡开始走向与病毒共存,计划分4个阶段逐步开放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此后的3个月之后,新加坡似乎陷入了疫情的泥塘。截至目前,根据新加坡卫生部通报,在包括12岁以下儿童的所有人口中,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人口占85%,已接种加强针的人口比例为18%。但是,新加坡每天新增的感染病例数仍有3000人左右,虽然似乎出现了拐点,但是仍处于疫情的高峰期。弹丸之地的新加坡,人口密度很高,每平方公里有8000多人。假设确诊者均匀分布,如果使用成都“时空伴随”的隔离标准,只要新加坡每天的感染人数超过1000人,全国的人都需要集中隔离!



▎新加坡每日新增新冠确诊人数 图源:worldometers疫情肆虐了快两年,但是新加坡过去这3个月的感染数和死亡数,都远远超过之前的数值。8月10日,新加坡累积新冠确诊人数为65890例,3个月之后,确诊人数增加了13万人,是之前的2倍。8月10日,新加坡累积新冠死亡人数为42例,3个月之后,死亡人数增加了506例,是之前的12倍。日本日经对120多个国家进行过排名,基于各国的感染管理、疫苗接种进展、社会流动性等三大指标,推出了“日经新冠复苏指数”。在7月份,新加坡的排名为第5,但11月10,此排名已经跌至100名。因为疫情太严重,新加坡又开始被“鄙视”了!11月9日,欧盟理事会对“解除旅行限制”名单做出调整,将新加坡从该名单中移除,这意味着欧盟将对来自新加坡的旅行恢复限制。



▎据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28天91,581名感染者中,98.7%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0.8%需要在普通病房补充氧气,0.3%在ICU,0.2%已经死亡




预计将有2000人死于新冠?新加坡的抗疫政策是否失败?疫情和死亡数居高不下,新加坡的抗疫是否是失败了?这要看评判成功和失败的标准是什么。在11月1日,新加坡国会的官员表示,在未来的每一年中,新加坡都可能有2000人死于新冠!疫情流行快两年了,新加坡死亡只有548人,但以后每年死亡会是这个数字的4倍!如果从这个绝对数字来看,新加坡的抗疫是彻彻底底失败了!但是,新加坡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也有4000人。即便每年有2000人死于新冠,也没有流感的死亡人数多。新加坡目前新冠感染的病死率是0.2%,与流感后死于肺炎的比例相当。以0.2%的病死率计算,100万人感染,死亡数就是2000人。新加坡人口为570万人,所以,新加坡是做好了每年有约1/5的人口感染新冠的准备。



此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表示,“新加坡无法长期封锁。封锁不会成功,而且代价很高。我们将无法恢复正常生活,无法社交,无法重开边境,无法重启经济。”因为新加坡目前疫苗接种率比较高,目前98%的确诊病人是无症状或轻症,只有2%是重症,其中0.2%需要ICU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严防死守,代价会太大,收益却非常有限。李显龙说,“我们每一次封锁,就会再一次冲击商业,员工会失业,儿童会失去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分居两地的家人难以见面。这些都加剧了心理和精神压力。”可见,抗疫是否成功?新加坡的标准并不只是感染率和死亡率,还会整体考虑民众的生活。



即便准备与病毒共存,新加坡也没有在一夜之间放弃所有的抗疫措施,而是制定出了“路线图”,只要疫情有所缓解,就会不断降级抗疫措施。



▎香港媒体关于新加坡疫情的报道。其开放政策成为各国与地区观察的标本不幸的是,走向与病毒共存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9月27日,因为新加坡每天的确诊病例数都在3000人左右,导致9成的隔离病床已满,ICU加护病房床位也吃紧,2/3的床位也已占用。于是,新加坡收紧了防疫措施,社交聚会与餐馆堂食人数从5人减少至2人。因此,新加坡并没有实现与“病毒共存”,还是在走向与病毒共存的道路上。这条道上,新加坡是否可以走得更快,还是要放慢脚步,甚至是否需要倒退,完全取决于疫情带来的感染是否超出医院所能承受的负担。对于打心眼里不认可“与病毒共存”的人来说,病毒感觉是完全可以被消灭的,新加坡的“路线图”自然就是可笑的。如果他们要给新加坡一个建议,那一定会是:请对自己狠一点!




新加坡为何仍然选择继续执行“与病毒共存”路线图?对于新加坡来说,每日新增数在突破3000之后,不但没有继续突破4000,而且已经出现了拐点,这就是一个值得鼓舞人心的事!因此,新加坡也会进一步开放,继续走向与病毒共存。从11月10日开始,餐馆的堂食人数从2人增加到了5人(但不包含小贩中心和咖啡店,5人堂食也只限于同住一户的堂食者,如果不是同住一户,堂食人数还是限制在2人)。同一天起,工作场所、体育活动、婚礼、演出、宗教集会和会议的限制也有所放宽,完成接种者可以最多10人一组参加体育活动,对于参加会议及婚礼等仪式的人,只要主持人或发言人同出席者保持至少2米的距离,也可允许同时多达10人在无需戴口罩的情况下发言。之前新加坡推出了“疫苗差异化”限制,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无法堂食或进入商场。但从11月15日起,无法接种疫苗者只要提供医院证明,将不再受差异化限制。新加坡放松了对无法接种疫苗者的要求,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疫苗接种率的追求,从12月8日起,所有可以接种疫苗,但却又不打疫苗的人,如果确诊冠病后需要在医院或护理中心接受治疗,将自己承担医药费用。



对于国际间的旅行,新加坡之前推出了“疫苗接种者空中旅游走廊”,已经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员可以乘坐指定航班进行国际旅行,入境后进行核酸检测,只要结果呈阴性,就可以免除隔离。从11月29日起,新加坡的“疫苗接种者空中旅游走廊”将进一步纳入马来西亚、芬兰和瑞典。所以,走向与病毒共存的道路比较艰难,但是新加坡仍在有序地前行。为了减少开放带来的风险,新加坡计划在年底前,让一半的人口完成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有的人在等着看新加坡的笑话,也有的人在担心新加坡会因疫情而“国将不国”,我想,新加坡更需要的是祝福!新加坡确实在“摸着石头过河”,但这是一种走出疫情的探索,也是在为其他的国家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