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运、冬奥后,国内疫情出现反弹。3月6日,内地本土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14例。
不管疫情反弹源头为何,最根本原因是全球目前疫情继续增长。由于0.04%的新冠病死率仅不及流感的一半,许多国家重新将新冠定义为“地方性流行病”而减少检测。
2. 三月初,上海一入境隔离酒店内暴感染,警示并不是入境隔离时间越长就越安全,隔离酒店也有传染可能性。
合理的隔离时间应该既要考虑甄别入境感染者的效果最大化,也能考虑隔离点传染可能性的最小化。
3.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疫情来临时,中国在其他国家选择“躺平”的情况下做到了动态清零。
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加重,中国不但不能放弃“严防死守”,而且只能不断加强措施,这背后有众多疾控人员的付出。这些代价在权衡防疫措施的利弊时也须考虑到。
4. 目前对于新冠疫情的担心主要在于感染病毒之后出现肺炎的比例仍高于流感。
若彻底放弃“严防死守”,感染者数量大增可能会导致医疗系统崩溃、直接和间接的死亡率上升。
中国目前修改了疫苗加强针的指南并附条件批准了抗新冠病毒口服药,这有利于在未来避免挤兑医疗系统。
春运、冬奥结束,上海青岛深圳多地为何突暴重大疫情
3月6日,内地本土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2例,从这个数字上看,我们又回到了年初时西安出现疫情并封城的时间点。
在这一天,报道了新增病例的省市,有广东(69例)、吉林(54例)、山东(46例,均在青岛市)、甘肃(12例)、河北(9例)、内蒙古(7例)、江苏(5例)、云南(4例)、上海(3例)、湖北(2例)、山西(1例)、浙江(1例)、广西(1例),共13个。
同一天,还有本土新增312例无症状感染者,主要在山东(117例,均在青岛市)、广东(104例)、上海(45例)、云南(18例)、吉林(12例)、广西(10例)。
春天已经快来了,本以为疫情会在春运、冬奥之后逐渐平息,但现在却出现了反弹!春天的花开没开不知道,但是疫情已经有四面开花的感觉。
目前导致疫情反弹的源头,有的是清楚的,比如广东,主要是因为香港感染人数飙升,疫情外溢到紧邻的深圳等地。
从今年1月1日到3月5日,深圳累计境外输入病例585例,其中539例来自香港。同时,深圳还有本土确诊病例288例。
▎图源:深圳卫健委
但是,也有的地方不清楚,比如青岛莱西市,本次疫情累计确诊病例91例,与莱西七中有关,其中学生78例,教师9例。
在溯源之后,一开始报道是“接触快递所致”,然后又纠正为“接触了来自外地的带有奥密克戎病毒的物品,不是快递“。
不管目前疫情的源头来自何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全球目前疫情继续增长,尤其在一些此前疫情并不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疫情暴涨。
▎香港、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每百万人口中的日增感染数
(图片和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
比如韩国,在过去的一周里,有138万人确诊,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一。
▎全球7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排名(来源:worldometers)
当然,这个排行榜的数据也不太可靠,因为在不少国家,新冠的检测已经大大减少,所报道的数字自然就会偏低。
减少检测的原因,是因为疫情在一些国家已经被重新定义了,如果只是感染,但并没有导致重症、死亡的增加,就被认为只是“地方性流行病”。
在新加坡,虽然每天新增病例还有2万左右,但是因为这一波奥密克戎感染的病死率只有0.04%,当地并没有升级抗疫措施;
只是由于新增病例数量居高不下,给医疗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本来要进一步简化的疫情管理措施,被新加坡卫生部延后了。
一般认为流感病毒感染的病死率为0.1%,如果新冠的病死率是0.04%,已经低于流感了。
隔离酒店破防,“精准抗疫”的上海是否失守?
12个月上海仅增加本土病例30人!
没封过城,没全员核酸
在这次疫情的反弹中,上海出现的疫情不能不让人引起注意。
3月6日,上海在院新冠病例数创新高。继3月5日新增28例无症状感染者之后,上海又增加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
在新增感染者中,有9人是之前无症状者的密切接触者,也是入境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
当日,徐汇区徐家汇街道漕溪北路1200号升为中风险地区。这个地址,就是一家酒店的地址。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照片表明,上海有一家宜家店涉疫被封控,应该就是这家酒店附近的店铺。
从3月1日至3月6日,在6天时间里,上海市已累计通报1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0例无症状感染者。
上海,一直是“精准抗疫”的典范,虽然承接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入境人员和输入病例,但到目前为止,上海从来没有进行过全城全员核酸检测,没有封过城,也没有进入过紧急状态。
甚至对于入境人员的“14+7”隔离,上海也是非常人性化,之前对于“+7”的隔离要求就非常宽松。
上海的防疫政策看上去似乎一直“松松垮垮”,尤其是跟一些“层层加码”的地方比起来。因此,不少人觉得上海要出事,甚至可能盼着上海出事,这样就可以证明层层加码是正确的。
上海也确实屡次出现破防,但是,如果仔细了解一下破防的原因,不少次破防,其实并不是因为直接输入上海的病例所导致,而是因为外省市来沪的输入病例所导致。
因为“精准抗疫”,出手快、准、狠,上海自2020年3月之后,一直没有出现过太大的疫情。可以说,上海已经把抗疫“人性化”做到了极致。
去年12月,因为入境人员在“+7”隔离期外出,导致奥密克戎疫情,上海仅仅划出了一个20平的全国最小中风险区,但同时也严格了对入境人员“+7”的管理。
可以看出,上海还是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防疫措施,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绝对不升级。
相比之下,国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只要出现了一、两个确诊病例,就进行大规模的全员检测,感觉上似乎安全了,但实际上仍然还是疫情不断。
根据上海卫健委通报的数据,从去年3月5日至今年3月5日,在一年时间里,上海累计有2688名输入病例,但本土病例只增加了30人,本土病例只有输入病例的1%。
相比之下,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据,在同一时间里,全国内地31省累计增加了10284名输入病例,本土病例增加了10622人,本土病例与国际输入病例数相当。
中国因为严防死守,疫情控制水平比其他国家高一个维度,但做到了精准抗疫的上海,疫情控制的效果更是提高了一个维度。
如果用国际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的比例来评估,以全国的水平作为参照,可以说上海精准防控的效果,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9倍。
抗疫,不是一锤子买卖,是持久战。对于居住在上海的居民来说,抗疫中不必要的折腾越少,收获就越多。
但是,主导、执行上海抗疫的人并不是神,并不会因为抗疫一直做得不错,就永远不会破防。
恰恰相反,张文宏早就表示过,上海的抗疫,就像“瓷器店里抓老鼠”,一直都在小心翼翼,一直都担心会出乱子。在今年1月,张文宏也公开表示,上海要“做好疫情暴增10倍的准备“。
只要不是神,总有会疲惫、懈怠的时候。这次上海出现疫情,跟入境隔离酒店有关,隔离酒店的防疫人员也被感染了。
有消息表明,该酒店的空调通风系统出现了问题,相信是导致疫情传染的关键原因。抗疫两年了,这个酒店应该一直是入境隔离的点。空调都累坏了,人不会累吗?
相信上海能很快控制住疫情,做到动态清零。
但是,不知道病毒下一次破防的时候,传染力是否又会升级?上海的疾控人员,在抗住疫情的时候,是否也能抗住疲惫?
当然,这次上海隔离酒店出了问题,其实也是给制定政策的人提了一个醒:
并不是入境隔离时间越长,就越安全!隔离酒店也有传染的可能性,疾控人员的各种努力可以将这种可能性减少,但是不可能保证完全没有。
合理的隔离时间,应该是一个平衡点,既要考虑甄别入境感染者的效果最大化,也能考虑隔离点传染可能性的最小化。
如何面对国内出现的疫情新常态?
国内已有六个月新增确诊病例未曾清零过!
面对着传染力越来越厉害的新冠病毒,很多国家纷纷躺平,选择与病毒共存。中国,如果不是唯一,那也是为数不多的一如既往对病毒真正“严防死守”的国家。
当德尔塔疫情来临时,很多国家觉得病毒传染力太强,扛不住了,但中国“严防死守”的政策不变。中国,做到了动态清零。
当奥密克戎疫情来临时,更多的国家躺平了,中国仍然还是“严防死守”,仍然做到了动态清零。
但是,即便能做到清零,也只能是一个省市做到动态清零。如果从整个国家看,从去年9月10日至今,中国内地的新增确诊病例就没有清零过。
自今年3月1日以来,中国每天的国际输入病例,都在150例以上。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加重,中国不但不能放弃“严防死守”,而且只能不断加强措施,导致抗疫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中国在抗疫中从胜利走向胜利,但是代价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经济同比增长8.1%,高于中国政府所确定的6%的目标,但如果看各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一季度18.3%,二季度7.9%,三季度4.9%,四季度只有4.0%。其中四季度增幅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在去年一季度时,当全球其他国家陷入疫情的混乱之中,因为中国有效的防疫措施,让经济增长加速。
但是,在此后,当其他国家逐渐走出疫情的困扰时,中国过严的措施,是否成为了经济的发展的限制?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提交了一份《关于切实提高疾控人才队伍保障水平的提案》。这份提案反映的是疾控机构工作人员“活多、钱少、责任大”的现实。
因为突发的疫情,本来工作8小时的疾控人员,往往要工作16 小时,甚至需要24小时加班,却不允许发放任何加班费、劳务费。
中国至今能做到严防死守,这背后有众多疾控人员的付出。这些代价,在权衡防疫措施的利弊时,也必须考虑到。
国内自去年1月至今有2万多例确诊,但是死亡病例为零,仅报道一例重症。那么我们担心什么呢?
国际上判断疫情是否严重,会以流感做参照,如果新冠的病死率降到与流感一个等级,那么疫情将不再是问题。
很显然,新冠的病死率,绝对不是中国用来评判的标准。自去年1月底以来,中国已经有两万多确诊病例(包括输入病例),但是死亡病例为零。
如果要按病死率来判断,新冠连流感都不如。
没有死亡,那么重症如何呢?
在目前内地所报道的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中,大多数感染者都是轻症,在上海,目前绝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感染。
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目前深圳唯一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定点收治医院,该院院长卢洪洲对媒体表示,目前深圳收治的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中无一重症、危重症,原因跟广泛的疫苗接种是有关。
目前国内唯一报道的奥密克戎重症患者,在天津,是一个没有接种疫苗的癌症患者,且该患者病情在治疗后缓解。
死亡率不是问题,重症率也不是问题,那么,目前的奥密克戎疫情都不如流感,那么我们还在担心什么呢?
临床上目前唯一一个还能站住脚的担心,是感染病毒之后,出现肺炎的比例还是高于流感。
感染新冠之后,如果出现了一般的肺炎问题,患者会被诊断为“普通型”。
在天津今年年初的疫情中,普通型的比例为42%, 如果有这样一个比例,一旦在疫情面前完全躺平,那么在感染者基数大增之后,医院必然会被挤兑,一旦医疗系统崩溃,直接和间接的死亡率都会上升。
所以,要真正地实现“与病毒共存”,需要先将“普通型”的比例降下来,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需要提高有效疫苗的接种率。
目前新加坡和香港都在经历奥密克戎疫情,两个地方人口密度差不多,人口总数差不多,但是目前香港的病死率是新加坡的10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太低,80岁以上人群完成两针疫苗的接种率只有31%,而新加坡则是超过了90%。
▎香港不同年龄段接种两剂疫苗的数量(图片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香港对目前这一波1341例新冠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91.3%的病例没有完成疫苗接种。
没有接种疫苗的感染者,病死率为1.25%;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感染者,病死率为0.04%,两者有31倍的差距。
80岁以上的高龄人士是感染的重灾区,未完成疫苗接种的病死率是8.61%,完成两剂疫苗接种之后,病死率降至1.57%。
在内地,因为一直没有大的疫情,老年人感染的风险不高,接种疫苗的动力就不大,如果老年人的接种率解决不了,中国也不敢与病毒共存。
中国主要接种的疫苗,是灭活疫苗。
从数据上看,灭活疫苗的保护效率,不管是预防感染还是预防重症,都没有mRNA疫苗强。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目前已经修改了疫苗加强针的指南。
如果有数据明确表示加强针大大减少了感染后重症、普通型的发生率,那么中国也就更容易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抗疫措施。
此外,中国也附条件批准了抗新冠病毒的口服药。
如果市场上有充足的抗病毒药物,即便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在感染病毒之后,也可以通过及时服用药物来治疗,同样可以避免挤兑医疗系统。
春天来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个必须与疫情共存的春天,但应该是一个开始:疫情结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