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i放晴公园(ID:hisunshinepark),作者:乐延,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是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又是一周周末啦,你的心情放晴了吗?


今天的节目里,我想和你聊聊“肥胖”这件事。


肥胖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密不可分。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比如一个人体重70千克,身高一米八,那他的BMI就是70除以1.8的平方,大概是21.6左右。


根据医学上的定义,成年人的肥胖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数值,是指BMI到达了30以上的人群。


而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因为不断发育的身体状态,用一个固定的门槛来衡量肥胖比较困难,所以一般会看TA在青少年整个群体当中的比例。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定义当中,如果TA的BMI指数高过百分之95的其他青少年,那就会被划定为肥胖。


这是我们今天节目里会提到的“肥胖”的定义,而不是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和容貌焦虑、身材焦虑联系在一起的“胖”。


医学定义上的肥胖,通常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患病率,是对身体健康的一种威胁;而我们常说的“我又胖了”,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必要的焦虑,是可以被接受,甚至是需要被接受的。


回到主题,BMI其实是粗略判断一个人体重的数值,最常见就是在我们的体检当中,给你一个大致的概念,自己现在体重和身高的比例是怎样的。


而在医学上正式“确诊”肥胖,还需要进行其他方面更细致的检查,比如皮下脂肪的厚度、血液中胆固醇和葡萄糖的含量、肝功能筛查等等。


相应的,当一个人被医学诊断为肥胖的状态,TA就需要开始积极地改变这样的情况,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减重。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非常合理以及简单,减重无非就是规律饮食、多做运动嘛。


话说得没错,但今天我想和你分享的,是肥胖人士在减重过程中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状态。


BMI指数量表
BMI指数量表


阿曼达·哈里斯特和劳拉·哈布斯-泰特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两位教授,她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问题,以及其中与人类发展和家庭科学有关的视角。


在她们看来,肥胖儿童的减重过程绝对不只是饮食和运动那么简单,于是她们就和其他很多位学者一起进行了一项研究。


研究的对象是俄克拉荷马州郊区29所学校里的超过500名一年级学生。


他们的BMI指数超过了总体人群的百分之75,也就是说,他们被划分在“有可能受到肥胖威胁”的区间。


这些同学被分成两组。


一组同学按照专业医生给出的建议进行减重,也就是大多数肥胖患者采用的方法。


而在另一组同学的研究当中,研究人员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包括家庭生活习惯、家庭互动方式以及同龄人环境的改变。


这三种干预措施都跟小朋友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息息相关。


1. 在家庭生活方式的方面,这些孩子的家长拿到了一张类似膳食图谱的表格,来告诉他们什么要多吃、什么要少吃;同时,家长们也参与了一系列训练,来学习如何避免和孩子在食物上发生争执,比如小朋友到底吃了多少东西、到底可不可以吃甜点,家长们都会学到更温和的应对方法。


2. 在家庭互动的层面,家长们需要做的是积极和孩子沟通,来让他们重视孩子的情绪、尽量理解孩子,并且为TA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同时,孩子们也不断地被引导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


这一点尤其重要,虽然肥胖是需要被改善的身体状况,但处在肥胖状态中的孩子仍然需要接纳自己,而不是一直否定自己。


3. 同龄人环境的改变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相似的。为了避免身材比较肥胖的孩子们在班上受到歧视甚至是霸凌,班上的孩子们会学习如来何接受每个人的不同。


研究者持续跟踪这两组孩子的成长,并分别在一、二、三、四年级的时候,测量了TA们的身高和体重数据。


最终的结果表明,在增加上面三项干预措施的一组同学的BMI指数,相对于正常减重的同学来说有着非常大幅度的下降。也就是说,TA们减重的成效更加明显。


两位教授在一篇文章当中就写到,这次研究表明,对于孩子来说,减重不仅仅是饮食和运动习惯的调整,他们更加需要家人的鼓励,和来自身边同学、朋友的接受,他们也需要面对自己时常产生的负面情绪,并且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来释放出去。


在成年人的肥胖群体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研究者把重点放在了心理健康上。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肥胖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患有抑郁症的人群也更容易肥胖。


有学者推测,抑郁和肥胖的联系很可能是双向的。


抑郁的其中一项表现就是体重增加;而肥胖的人群因为在生活中会面对更多质疑和歧视,导致对自我的否定,心理状况也会受到威胁。


就像刚才提到的三种介入因素一样,目前有更多学界人士开始注意到肥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更多积极的干预措施,让减重的过程不仅仅是少吃点、多运动,而是开始注意到他们内心的感受。


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和身材焦虑也有些相似,毕竟无论是否需要改变,我们都不应该否定和怀疑现在的自己,而是要学会接受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i放晴公园(ID:hisunshinepark),作者:乐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