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无人机还仅作为军品在各个国家封闭研制,充满神秘感。

 

由于它在军事上的运用揭开了远距离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因此备受青睐。

 

而今,随着军用技术的溢出,无人机渐渐褪去隐蔽外衣成为军民两用的高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民用化的过程使无人机行业从青涩步入半熟,从混乱走向有序,前人摸过的石头,都成了后人过河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细分领域中深耕,有的做消费无人机,有的做工业无人机,有的做大型物流无人机,还有的做飞手培训......

 

川渝的科技成长潜力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喜,这里还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登陆科创板的上市公司纵横股份(688070)

 

今年起,虎嗅也开始在西南布点进行产业报道,并推出了"无人机在西南起飞"系列策划,获得业内外积极反响。

 

第一期《巴山,夜雨,无人机》

第二期《李白走不完的蜀道,他能飞完》

第三期《“枪口”对准无人机》

第四期《再忍一下,电动飞机快来了》


对比东部沿海,工业级无人机是西南地区的强项。其中,成都高新区基于优良的航空航天基础,形成了以航空装备为主导,北斗产业、无人机制造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拥有航空航天企业80余家,其中20余家是规上企业。

 

2021年10月22日,虎嗅联合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及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举办了西南通航产业闭门沙龙,邀请企业高管和专业投资人一同碰撞火花。

 

西南无人机将飞往何处?虎嗅与你共论行业趋势。

 


亮点提炼:

  • 两大行业应用:搭载各类传感器、载重

  • 东西部无人机发展区别:场景差异决定产品量级

  • 整体趋势:智能化、平台化、工具化

  • 盈利模式转移:附加值服务成为影响价值链最重要的一环

 

沙龙现场,企业高管先结合业务实践对工业无人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享。

 

当前行业已基本从初期萌芽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在应用方面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以搭载传感器为目的。包括相机、吊舱、雷达、大气传感器等在内的多种传感器应用已相对成熟,搭载不同传感器的无人机可在农林植保、遥感测绘、能源巡检、安防确权、环保监测等领域发挥人工所不能及的作用。

 

一类以载重为目的。无人机的价值围绕其有效载重产生,货运物流和载人交通对载荷能力要求高,当下仍处早期阶段。

 

接下来,行业如何继续迈进?大家着重提出了几点挑战:

 

创新要素不全面,低空通航政策精细化管理待完善,高端人才供给配套不充分;应用场景零散,单个场景开发不够充分,无人机的价值未最大化发挥;高端配件有三成需从国外进口,国产可替代产品相对粗糙,在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上误差大,跟不上企业需求;从降成增效的角度,可尝试以智慧园区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研发链、资本链的聚集。

 

相较东西部地区的无人机发展差异,现场就“西部以航空器为基调,东部以机器人为基调”做辩题,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无人机具体量级进行了开发周期和技术难度的探讨。

 

未来,工业无人机的整体趋势将偏向智能化、平台化和工具化。

 

智能化,意味着无人机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无人”,全自动化任务处理;平台化,是不仅仅把无人机看做硬件,还是一个可以实现软件开放、打造产业生态的平台;工具化,体现在无人机可以更安全可靠,成为各行业简单易用的基础工具。

 

伴随上述变化,产业的盈利模式也将有所转移。做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研发以及附加值服务商的盈利空间会逐渐凸显,单纯做集成组装的厂商利润将下降。其中,附加值服务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影响无人机价值链最为重要的一环,即通过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和完善服务,最终融入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体系建设。

 

对于无人机下一步的大规模应用场景,投资人认为很大程度要看技术发展速度,以及无人机能否发挥良好的平台作用。

 

现有技术而言,还有大量场景未得到足够发掘。比如,最近的珠海航展就有许多无人机与新型武器结合的例子。单西南来说,地形地貌复杂、河网纵横,光应急救援和监测勘探还有丰富开发空间。

 

无人机议题之后,沙龙还邀请了雷达行业和航空精密部件相关公司进行了话题分享,现场嘉宾对毫米波雷达在通航中的避障应用和航空管路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度沟通。

 

活动尾声,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向分享嘉宾致谢并总结陈辞,本次虎嗅西南通航闭门沙龙在热烈讨论中顺利结束。

 

未来,虎嗅将长期组织产业闭门沙龙,辅助投资人寻找优质标的,促进政府及协会单位距离了解一线实况,欢迎持续关注!

 

我是本活动虎嗅策划人:雨林下(微信:WMXia712),关注西南城市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