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国上国际学校,一年只需几万块,就能接受理想中的教育。”
在应试教育越来越卷、国际教育越来越贵的当下,不少中产妈妈的心被这阵热带海风吹起了涟漪。
数据显示,泰国一些国际学校的中国学生人数占比已经超过了50%。这之中,不乏放弃了北京、上海等顶尖学校的家庭。
■数据来自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北京上海是全球最贵国际学校TOP3。曼谷位于21位,清迈并未入榜。
从繁华的大都市到小确幸的海岛,从高知白领转身成为陪读妈妈,她们期望中的理想教育,在泰国实现了吗?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下,她们的想法变了吗?
我们全家从北京搬来清迈2年多了,来泰国读书这事还挺凑巧的。
刚开始,泰国根本不在我们的择校考虑范围之内。孩子们在北京读的是一所顶尖公立学校,后来转去了一所IB体系的双语学校,都挺满意的。然而学校高中部很新,女儿直升上去是第一届学生,我们不想冒这个风险。
择校时候,我们在北京看中了两所学校,第一所学校是英式的,A Level分数很高,但女儿不喜欢,太像洋高考了。第二所学校是所创新学校,虽然校区是临时租借的,但女儿很喜欢氛围,可惜不招8年级新生。
■IB是目前最全人教育的课程,覆盖幼儿园到职业教育。
恰巧,有朋友说去泰国读书挺好。我是读计算机出身的,标准的理工科生,做事不拖泥带水,很明确目标,了解过后发现这条路适合我们家。
首先是真正育人的全人教育。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好几所双语学校里上过课后课,学校的理念都很好,但落地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也需要时间沉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IB有3分来自社会实践CAS,拓展论文EE和知识论TOK。在高中最后两年,学生需做够一定小时数的社区服务,才有资格获得这3分,当然具体能得几分,取决于两篇论文的水平。
IB这么要求是为了培养社会责任感,但我见过一些学校帮助孩子找项目,在很短时间里就让学生把小时数攒够。
我女儿读的清迈IB学校,学生从小就被鼓励长年累月做些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比如清扫校园,去孤儿院等,培养奉献社会的主动意识。
■IBDP课程分为六大课程组、CAS和TOK(知识论)。
其次,去泰国读书,费用是北京一半乃至三分之一。
粗粗估计下,当年我们在北京两个孩子一年开支接近50万,学费就得20万一人,还有补习、夏令营开支等等。家有两只吞金兽,所有消费都是双倍。
曼谷是泰国最贵的城市,但跟北上广深比,仍算便宜的。小城市清迈就更便宜了,物价几乎等同于国内三四线城市,最贵的国际学校一年学费也就12万-15万,大多数学校费用在2万-8万之间(类似国内双语学校)。
在北京只能花一年的钱,在泰国可能可以花上两三年。
■深圳哈罗幼儿园学费27万,小学31万,曼谷哈罗幼儿园11万,小学14万,差不多是4折。
最后,我们想换一种方式生活。
我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算是学霸,却不希望孩子在竞争中丢失教育的初心。学习很重要,生活很重要,会玩儿也很重要。
所以,经过几轮讨论后,我们决定去泰国上学,而且不是去国际学校更多的曼谷,而是去了气候宜人、节奏慢的清迈,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嘈杂和无止境的内卷。
前几年无数国人来泰国读书,为满足需求,国际学校也越开越多,入学不算很难,主要考察英文水平。每个人择校原则不同,我最看重的有三大因素:
办学历史——我们喜欢历史悠久的学校,师资相对稳定,有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沉淀。
校园环境——我们也考了一所清迈学术最好的学校,学校很好,建在城里,但校园狭小,非常看重学习成绩,不大符合我们的理念。
中国学生的数量——部分中国学生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更有甚者达到了80%,更像是纯正的中国学校了。
最后,我们选择了亚洲第一所做全科IB的学校。
学校坐落在乡间,校园非常大,还有一个农场,清净深幽。印象最深刻的是,介绍手册中把所有老师的姓名,国籍,毕业学校等列得清清楚楚。
我想,敢于把信息做到如此透明,也是学校的自信。而且,学校严格控制中国学生的招生比例,给我们吃了定心丸(疫情后有所放水,那是后话)。
在泰国,陪读妈妈是不能工作的,在外人看来很是心疼我们,一心为了孩子付出许多。但就我个人来说,来了清迈后,我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清迈的物价便宜,学费前面说到了,生活费也不贵,相当舒适。
我做过测算,不乱花的话,一家四口20万差不多能搞定一年的开支。母子两人的话,12-15万也可以过得很好 ,节约的家庭可以更低,毕竟泰国的房租和饮食都很便宜。
我们租了一个大三居室大平层,开门见山,雨季里放眼望去云雾缭绕,家门口还有一片农田,远处村落影影绰绰,月租4000人民币。邻居租的是一个很便宜的两居室,带花园,2500一个月也绰绰有余了。
买车的话税比较低,10万人民币左右的二手车就很好用了,丰俭由人。
■家家户户串门的美好童年。
泰国吃得也是价廉物美。像最好的肋排人民币35块钱一公斤,比国内便宜多了。还不用太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如食物激素影响孩子过快发育。环境好,很多人的鼻炎也都好了。
很多家庭来了后会做点代购覆盖开支,或者把国内的房子租出去,就能抵消在泰国的开支了。
另外一个让妈妈们便宜得惊掉下巴,猜都猜不到——课外辅导,不仅价格非常便宜,老师还特别厉害。
清迈是个旅游型和养老型城市,外国人很多,他们喜欢来这里度假、生活。还有些特别厉害的人也会来清迈养老。
我有朋友找过一个专业外教补习英语,一对一的费用相当于人民币100出头。我孩子的网球老师是一名前国家级冠军,晚上孩子跟他练,白天我和他打球,折合下来一对一人民币才60块钱一小时!
孩子的音乐老师,也是邻近大学的老师,能带着孩子享受音乐、“玩音乐”。儿子先是学小提琴,再是学吉他,最近在学贝斯,两个人一起玩得不亦乐乎。价格也很便宜,一对一100块一小时。
■清迈国际学校分布,图片来自公众号清迈V游学。
在这里,妈妈们也会抱团养娃。我们最近搞了个读书会,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学习如何从控制型家长变成支持型家长,邀请了国内专家、过来人妈妈来分享。
当然,最让妈妈们在意的,还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更接近“乌托邦“。
跟国内动辄40+的IB平均分比起来,我们学校IB平均分差不多35分。但听国内朋友跟我说,她家小孩读的IB学校跟公立一样,按成绩分班,先进行一轮筛选,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考大考。
我们学校每年也有IB满分的孩子,中国孩子考40分以上的也并不少,但一切都是孩子自己想学。学校不希望让孩子变成学习机器,而是提供多元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闪闪发光的机会。
■图片来自泰国电影《天才枪手》
比如有个孩子成绩一般,但他是一个社交达人,在国内体系下,这样的孩子很难有“出头日”。但在清迈,他担任了学部负责人,负责落地学校的大型活动和舞台演出等,人也越来越自信了。
说到底,这些都是大家都懂的教育最本质的道理。只不过在周围满是“鸡娃”的焦虑中,谁也不敢这么做。远离故土的泰国,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勇气。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我见到了形形色色的陪读妈妈。有的人过得很好,有的人郁郁寡欢,也有人选择回国。
疫情后迎来了最大一波回国潮,在泰国得不断上网课,而回国不耽误孩子学习,而且在不确定时代里,家人团聚更重要。
我们全家一起来的,这是当时一家人的共识,哪怕收入少一些也得在一起。
我们住的地方离城区比较远,是独栋房子,院子很大,疫情期间在家倒也不觉得无聊,就是天天在家上网课,亲子关系有点紧张。
疫情给泰国国际学校带来的影响还挺大的,不少学校生源流失很严重,而学校为了维系生存,在招生上也放低了门槛,给了很多优惠,甚至下调了学费。
泰国的经济来源高度依赖旅游业。近日泰国总理宣布11月起将对中国游客开放免隔离入境,但这几天清迈新增超过300多列病例,机票也很贵,过来有可能还是上网课,情况仍不容乐观。
最后,我想聊聊这些年观察到妈妈遇到的三大难关,为后来人提点醒。
第一道关就是语言关。
在清迈以及泰国有着大量华人社区,不会英语也能生活。但是如果父母想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与孩子保持顺畅的沟通,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支持,会一点英语会更好。
我发现很多亲子问题的来源是父母不懂孩子怎么学的,学什么,又要去管孩子,碰上青春期免不了起冲突。不过,反倒是一些语言不通的家长,一心一意支持孩子,养得倒挺好。
第二道关是家庭关系。
大多数孩子都是跟妈妈在这边,爸爸在国内打拼,假期两地飞。家庭分居两地,夫妻两人是否能接受?孩子是否也能理解这种状态?这是让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当时疫情一来,一家人好几个月乃至一年都没见上。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妈妈带孩子回国上学,有孩子死活不肯回去,一定要一个人留在泰国。我非常不建议父母留孩子一个人在泰国寄宿,这是下下策。
■我家门口的风景
第三道关是家长认知。
大多来泰国读书出问题的,都是妈妈是脑子一热就来了,来了后发现问题一大堆——孩子中文学得没那么深,回国成绩可能比不上同龄人,妈妈不工作状态不够好等等……匆匆忙忙地来,匆匆忙忙地走,受伤的是孩子。
每个妈妈,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追求的教育是什么,任何一条路都不可能是坦途,教育也是由此,有得一定有失。
而做妈妈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要理清楚什么是自己家最在乎的事情,抓大放小,学会做减法,最忌讳一手抓,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推荐一部英剧,讲述了一家人离开英国去希腊小岛生活的故事,非常治愈。
只要能实现了我对教育最本真的追求,我能接受可能有的失去。对我来说,我们受教育,让孩子受教育,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发现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吗?
而离开北京来到泰国,我们全家在慢节奏里寻回了对知识的好奇,体会到生活的愉悦,我一点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