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2021)年10月初,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接受澳洲广播公司(ABC)专访,该专访刊出后的标题为“台湾外交部长示警准备与中国作战,要求澳洲提供帮助”(Taiwanese Foreign Minister warns his country is preparing for war with China, asks Australia for help),吴钊燮当时表示,台湾正准备与中国大陆开战,并希望与澳洲加强情报共享与安全合作。报道一出,旋即引来各方议论纷纷。
事实上,这已不是吴钊燮首次“干预”台湾的防卫事务。早在4月吴钊燮就曾对外媒称,美国认为大陆对台动武的可能性很高,一旦两岸发生战争,“台湾会战斗到底”,当时就引来国台办批判是“挟洋自重口出狂言”。
到了6月,吴钊燮又说北京对台军事“恐吓”持续升级,台湾需为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做好准备。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则将吴钊燮比作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Joseph Goebbels),狠批吴钊燮颠倒黑白,倒果为因,是毫无廉耻的“戈培尔式”话术,他更点名吴钊燮的顽固台独本性,乐于充当外国棋子鼓吹战争,终将难逃历史审判。
然而,到了10月18日,吴钊燮在立法院接受正遭逢罢免危机的台独立委陈柏惟质询时,除了表示“台湾要有自卫决心,做好任何准备,自我防卫准备是一个态度,争取其他国家对我们认同”外,对于备战说却改口称是“外交备战”,还特地解释说“我又不是国防部长”,看似重新调整对外的说法,某种程度上可能也灭了一下自己造出的火苗。
要问的是,经常口出狂语、越俎代庖国防部长发言的吴钊燮,在态度上为何会有如此转变?一来,吴钊燮的发言就连民进党内都有许多杂音,认为其论述太鹰派,根本是在向北京引战;从外交的方向出发,吴钊燮应该要结合最多的朋友以降低战乱发生的风险,备战论却反而可能迎来反效果。
再加上,吴钊燮的言论明显与蔡英文经常挂在嘴边的“遇到压迫不屈服,得到国际支持也不冒进”相悖,即便蔡英文内心想的可能真的是想在任内干番大事,但台湾内部环境与国际现实囿限了她的行动,使得她只能一再强调要“维持现状”,而吴钊燮的说法不啻打脸了蔡英文表面上的和平路线。
由此延伸而出的,就是究竟台湾的“理念相近”国际友人有哪一国乐见台海发生战争?以日本为例,虽然自安倍晋三、菅义伟到甫上任的岸田文雄,蔡英文政府与亲绿媒体都将他们塑造成是台湾坚定的友人、是亲台反中派,这些人也都表明“若台海有事,日本很难置身事外”,但这是因为一旦台海有事,日本的国家利益必然受损,从此反推回来,台海风平浪静对日本而言才是万幸。
更不用说美国,就算特朗普(Donald Trump)2018年后订下的“中美竞争”态势已然成为新的国际格局,拜登(Joe Biden)上台后也“特规拜随”,中美之间从贸易、科技到人权几乎展开全面性的斗争模式,但双方皆希望在竞争态势下共谋出新的相处之道,毕竟若要这两大强权奋不顾身发生冲突,绝对会耗损双方的绝大部分元气。然而,蔡英文政府官员经常的挑衅北京、吴钊燮等人的激进言论却可能让美国不得不介入其中,美国自然也了然于心,这时候适时给予其当头棒喝,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
当然,吴钊燮将军事备战改称外交备战,也是台湾官方一向都会“提醒”台湾社会要注意的,北京的外交攻势近年来确实让蔡英文政府难以招架,就连美国想要介入也都失败收场。但老实说,台湾社会对于还有几个友邦早就不在意,对断交也早已麻痹,毕竟现存的10多个台湾友邦实力都不强,无法协助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以至于“少一个友邦又怎样,只要有更多理念相近国家挺台就好”的想法在社会中越来越普及。
不过,吴钊燮此次改口,即使有蔡英文、民进党内甚至是美日等国的压力,但整体来看可能也只是暂时被拉住缰绳,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挣脱,毕竟2022年台湾地方选举马上又将到来,若无意外反中抗共仍会是选战主轴,吴钊燮乃至于蔡政府当前的收敛能维持多久,或许也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