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发布的2020届毕业生走向报告。
纽约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上纽大延续了这种传统。跟印象中象牙塔般不同,上纽大位于寸土寸金的陆家嘴,新校区建在地价之王前滩,楼下就是魔都日夜不歇、喧闹繁华的大街。
上纽大VS纽大,高考生VS留学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申请又有什么差异?
我邀请了难得有两种体验的大二学生Grice,来聊一聊。
我高中读的是江苏百年名校,校歌是校友朱自清写的,还有更知名的校友,我不敢提,感兴趣的自行百度。
高中三年,我就是学校里那个“成绩不算好,但最知名的学生之一”的异类。我在学校里搞了很多活动,还开发了一款游戏,酷爱摄影。
高考分数还没出来的时候,我跟父母说我想去香港读书。我爸妈一直很开明。我的分数够上985大学,然而我没填志愿,就直接申请了香港大学,却没录上。
同学们憧憬大学生活的时候,我的人生被按下了暂停键。
当时我可以去申请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申请去海外校区交流或大一转学,但是当时没有这个意识,就停下来Gap一年。
提醒下大家,现在中外合作办学水有点深,教育部官网可以查资质。
■ 网址:https://www.crs.jsj.edu.cn/aproval/orglists/2
这一年我在上海实习、工作、摄影和申请大学。我没找顾问,用高考成绩只申请了一所大学——纽约大学。这个经历可能也是独一份了。
很多人不知道,高考生也能申请国外大学,纽约大学的官网上就对高考申请者有规定,交了高考成绩外不用提交SAT等成绩,托福等语言成绩必须提交。
纽约大学不接受高考的预估成绩,那得在高考后才能申请。不过疫情期间,纽约大学的申请政策是test-optional,所以高考生也可以在没有高考分数的时候试试,有意向的可以发邮件问问。
不得不说,用高考成绩申请并不比国际课程轻松,甚至可能更难。以香港大学为例,来对比高考生和国际课程学生的差异。
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300人左右,采用的自主招生的形式,要求特别高,需要先面试,再提交高考成绩,以往每年都有状元放弃清北而选择港大。普遍来说,录取学生的分数会高出一本线50分以上。
用国际课程申请港大,IB分数最低要求是34分,A Level最低要求至少两个A,但录取学生至少要达到40分,A Level三个A都是常见。成绩外,都得看课外活动和面试等等,这些国际课程的学生更擅长。
■ 香港大学今年奖学金申请已经开放。
我高中接触的信息有限,如果早点做决定,我高中读国际课程直接出国,或者先去读国内大学,再转学到海外。像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都可以有海外校区就读的机会。
我稍稍了解了下,上纽大招生也跟美国大学类似,先线上申请,还得交2篇文书,初审后参加的校园日活动也是全英文的。
活动后,学生会收到ABC三档结果,A档学生达到高考一本线就全部录取;B档学生会根据高考成绩和综合评定择优录取,据悉部分学生录取分数超过复旦,C档的学生哪怕高考分数再高,也不会被录取。
而国际课程的学生综合素质再高,也必须参加高考,达到一本线才能被录取。(外籍、港澳籍有不同的标准。)
■ 上海纽约大学已经启动了2022年的招生。
2019年年底,我收到了纽约大学来之不易的offer。
我申请的专业叫「Liberal Studies Program」,前两年不定专业,学习文理课程来探索自己的兴趣,除了几大热门专业外,大二结束后可以再选择自己的专业。
我申请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一年通过「海外就读」的去纽约大学任何一个海外校区就读。
作为足球迷的我,当发现纽约大学马德里校区距离世界知名的伯纳乌球场只有二十分钟步行距离时,我便毫不犹豫将它作为我的第一专业。
■ 纽约大学官网发布,今年录取率跌至新低。
然而,疫情改变了一切。
起初我还挺乐观的,但西班牙的病例一天天攀上新高,我开始慌了。当时已经比同龄人晚了一年上大学的我,已经不敢再等一年。
所以当上海纽约大学推出Go Local(就近入学)计划,宣布接受因疫情无法前往海外就读NYU学生时,我立刻报了名,在上海开始了我迟来的大学生活。
在这一年里,有校园,有可以通宵的图书馆,也有与教授、学术指导线下见面的机会,这让我的大学第一年体验挺完整的。
■ 上海纽约大学图书馆,来自官网
每学年有两节的线下必修课,另一节是线上必修课,我们专业比较灵活,国内假期也正常放假。剩下一节选修课既可以选择上纽大的课,也可以选择海外14个校区的线上课。
为此,我同时上过上纽大和纽大的课,我选修了一门上纽大的交互媒体艺术专业课,还有一门纽约校区开设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分析。我还完成了一个口述史采访,在从事文物保护的友人带领下重探了上海城市历史。
这也让我思考,一种身份的获得,一定要丢失另一种身份吗?于是,我在大一结束时候申请Tisch艺术学院主修电影电视制作(其他专业是大二结束转),继续城市化与空间记忆的探索。
■ 纽约的秋天,Grice摄。
八月美国入境禁令解除后,我离开上海来到了纽约上学。
Tisch特别让我特惊艳的是高度以学生中心化,教授与职员都在为学生出谋划策。从前期筹备,到器材租借,再到后期编辑,乃至片场安全与宣传发行。
Tisch也是李安导演当年就读的学院,他在自传里提及在纽约大学就读经历已是近三十年前的事情,而我惊奇的发现,我这学期的作业,竟与李安求学时如出一辙。
而有幸有在纽约大学的两个校区就读和生活过后,我有了些发现:
上纽大一定是全国最包容、人性化的大学,没有之一。从校长到老师都都相当平易近人,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没有围墙的学校」是纽大的宗旨,两所学校在校园文化上几乎没有差别。
上纽大是全英文授课,中外籍学生一比一,校园非常多元,基本都在说英文,课后学生找中国老师讨论问题,双方自然而然用的也是英文。
上纽大的老师师资水平很高,给我上过课的教授就毕业自剑桥,在当代艺术领域非常优秀。我看官网,最近又加盟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越来越强。
■ 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官微
非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跟纽约大学比起来,上纽大毕竟还是一所年轻的学校。而纽约学校毕竟有些年头了,有很多在学校呆了30多年的老教授,从业经验丰富,行业声誉也好,好几个老师都拿过奥斯卡提名。
在上纽大这一年,我还有些其他的发现。
即使所有活动都面向全体同学,两种身份标签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完全实现完全的融合。同一个社区里有着两套近乎完全并行的生活方式,身边的朋友社交圈大都依旧固定。
我有时会听到身边来自纽约大学的朋友抱怨:“上纽大的学生真是高考怪物,太内卷了,真想回纽约。"
有时也会听到上纽大结识的新朋友感慨:“就近入学计划里的留学生,有时是不是有点太浮躁了?”
■ 上课一景
高考生和留学生的讨论时常也会上热搜。
我呢,作为一个高考生,又作为一个留学生,恰好夹在这种讨论的中间,产生的情绪却要复杂很多。在听教授对我说:“你是Go Local的学生呀!完全看不出来”时,也只能报以歉意的一笑。
这种见闻与传言的割裂,恰恰是同质性的评价,内卷和浮躁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都是只求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的产物。比如哪儿都有开学第一课就有问完老师给A率,不满意便退课的同学。
■ 上海纽约大学的官网,国际范儿十足
同龄人的焦虑、困惑,我也都能理解。我转读电影专业后,一直面临着过程和结果的困惑。现在我可以告诉自己只求过程,但说不定到了大三大四,还是会被找工作这个结果而绑架。
我这样安慰自己,教育中这些“无用”的事,可能反倒成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养分。我们走的每一步,也不一定要与功利挂钩。
就像我高考结束再申请大学,虽然是多花了一年,但也给了我两种视角去看待世界,有了多一层的生命体验,未来也许我能以此为基础,拍出一部不一样的作品。
■ 纽约的秋天,Grice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