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台湾地区接种新冠疫苗后死亡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数,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截止 2021 年 10 月 7 日,台湾地区接种新冠疫苗后死亡的人数为 852 人,而确诊新冠肺炎后死亡的人数是 844 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严重的新冠疫情以及疫苗剂量的不足,台湾地区开放了 “残剂预约”,岛内民众争抢接种。为了保命而接种的疫苗,如今竟使死亡人数翻倍,的确令人困惑。

2021 年 3 月 22 日,台湾开始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截止 10 月 8 日,台湾已接种了 1754 万新冠疫苗,包括阿斯利康疫苗、Moderna 疫苗、辉瑞疫苗以及台湾自产“高端”疫苗。其中,阿斯利康疫苗的接种数量最多,约为1000 万剂。



(来源:Pixabay)

据悉,台湾地区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亡的人数达到 643 人;接种 Moderna 疫苗后的死亡人数为 183 人,接种台湾自研“高端”疫苗后的死亡人数为 22 人。

除台湾自研的 “高端” 疫苗外,台湾民众所接种的其他新冠疫苗在全世界均有广泛接种,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为什么在台湾地区仍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死亡率呢?

此前,台湾卫生部门发布了《COVID-19 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通报》,该部门表示,“这份文件本身不能解释或用于得出疫苗相关问题之存在与否、严重程度、频率或发生率的结论。”

此外,通告中提到,“疫苗不良事件通报,为接种疫苗之后任何时间,通报者主动通报因怀疑或无法排除与疫苗施打相关之任何事件。”

也就是说,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并不是医生认为与疫苗有关后上报的,而是接种者在怀疑发生的某些情况和疫苗有关时自行上报的,上报前并未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

因此,目前所看到的接种疫苗后的死亡数字并不一定全部和疫苗有关。

2012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缩写:NAS)成立了一个“疫苗不良反应审查委员会 ”,专门研究如何判断疫苗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没有绝对安全的疫苗,但很少有不良事件的最终原因是疫苗。

事实上,台湾自产的 “高端” 疫苗从研发到使用,一直存在争议。

今年 7 月 28 日,“高端” 疫苗开始对外开放接种预约。然而,在 “高端” 疫苗开始接种后的第 3 天,就已报告 4 个接种后死亡的案例。其中,3 名死者于 8 月 23 日接种,1 名于 8 月 24 日接种。

第一位死者 55 岁,马来西亚籍,有高血压病史,在接种后不到 24 小时猝死在家中,其死因初判是心肌梗死;第二个死亡案例在新北市报告,一名 39 岁男子被发现昏倒在家中浴室内,送医后不治死亡,当地卫生部门称该男子有吸毒史;第三位死者为 45 岁男性,有糖尿病史,接种疫苗后在工作中突感身体不适,待医护人员到场时,已无呼吸、心跳;第四位死者是 41 岁女性,接种疫苗当天出现不适症状,送医后仍不幸死亡。

对此,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表示,上述四人的死亡原因与新冠疫苗接种的关联正在调查中,而“高端”疫苗的接种工作并不会因此中止。

据了解,“高端” 疫苗为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大陆也有一款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CHO细胞),已获紧急使用授权(Emergency-Use-Administration, EUA),但这两款疫苗的研发路径有很大不同。

大陆的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有明确的数据报告。而“高端”疫苗是凭借“免疫桥接”(immunobridging)数据获得 EUA,这在全球新冠疫苗中为首例。

“免疫桥接” 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对比已上市疫苗和开发中疫苗的中和抗体水平,来预估疫苗的保护效力,与“高端”疫苗做对比的正是阿斯利康疫苗。

对于 “免疫桥接” 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的应用,世卫组织曾在今年 5 月召开会议做专门探讨,但并未达成共识。

此前,台湾表示,大陆生产的新冠疫苗未列入世卫组织的紧急使用清单,因此未同意来自大陆的新冠疫苗进入台湾。如今,大陆生产的多种新冠疫苗都已被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未来,台湾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情势将如何发展,目前尚无法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