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彩礼更重要的,是那个将要共度一生的人。

女性结婚要不要收彩礼?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最近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原因是知乎的一条匿名回答。

这位自称00后大一的男生坚定地表态:要彩礼的一律免谈。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彩礼绝对是女方家庭提出的要求,我不能保证彩礼100%地用在妻子身上或为她服务。”

“女生也是人,夫妻在法律和财政上平等,我没有理由偏袒她。”



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引发了大量讨论。

有人认为,不给彩礼就结婚是“空手套白狼”。



更多的人则是嘲讽“结婚不是两个家庭的事”的观点幼稚。



但在一片批评中,也不乏支持他的声音。

有爸爸辈的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42岁,感觉提彩礼特别过时。”

“希望现代的年轻人不要再有一些世俗的观念。”



也有人讽刺要彩礼的女性是“乞丐”、“精致利己”。



两方争执不下,在评论区你一言我一语,一举创下了知乎最高评论数记录。

彩礼,究竟是对女方的物化,还是男方诚意的体现?

在女性独立意识提高的今天,收彩礼还有没有必要?

诸如此类的争论,一直以来都从未停止。



在旧时,由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彩礼被看作是男方对女方家庭劳动力丧失的一种补偿。

即便是如今,在很多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因此,收彩礼成了“卖女儿”,于是屡屡出现“天价彩礼”,令男方叫苦不迭。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发表过中国农村彩礼上涨的报道,标题直白地将彩礼称为:中国的“新娘价格”。

这样的婚姻更容易沦为一场交易,而不是爱情的结合。

女方父母对彩礼的漫天要价,或许能改善他们的家庭条件,可是对他们的女儿而言,未必是件好事。

2017年,江苏盐城,一对即将结婚的小情侣,就因为彩礼钱闹掰了。

一开始,双方谈好给10万彩礼。

就在男方准备好了房子和钱之后,女方父母却突然要求增加8万。

男方父母虽然惊讶,但因为很喜欢准儿媳,还是满口答应。

谁知两天后,女方父母再次提出,加价3万元。

接二连三的变卦让准新郎忍无可忍,和未婚妻大吵一架:

“就算我父母同意,在我这绝对行不通!”

“这婚你爱结不结,拉倒。”



女孩苦苦哀求,甚至提出自己去借钱补上这3万。

但男生已经寒了心,不再让步。

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却因为彩礼而撕破脸皮,分道扬镳,这对男女双方而言,都是不小的打击。

之前网上还流传过一段视频,令不少人动容。

镜头下的女孩跪地痛哭,她紧紧拽着男友不肯松手,大声质问:

“你为什么要辜负这8年的感情?”



原来,两人是谈了8年恋爱的情侣。

到了见家长商定结婚事宜的时候,女方母亲却向男子提出,要48万的彩礼钱。

但男子的经济条件并不优越,即便加上他父母的积蓄,也攒不出这么大一笔钱。

他们感到相当为难,便向女方父母提议,能否降低一些数目。

后者却丝毫不松口:说好的48万,一分都不能少。

无奈之下,他和女友提了分手。

女友却难以接受,极力挽留。

于是便有了视频中的一幕。

两人的眼中都噙着泪,却不得不接受现实,彼此分离。

8年的感情败给了48万的彩礼,实在令人唏嘘。

但在天价彩礼引发的矛盾面前,分手还姑且算是个好结局。

有的男方家庭为了娶到媳妇,打肿脸充胖子,四处借钱,债台高筑。

当女方意识到他们的经济状况不对劲,认为自己被骗了,退还彩礼准备退婚时,却被恼羞成怒的未婚夫活活砍死。



一旦远超家庭经济能力的彩礼成为婚姻的门槛,注定将为当事人带来一地鸡毛。

“高额彩礼害死人,穷了儿女累子孙。”

对于很多经济拮据的家庭而言,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作为传统习俗沿袭下来的彩礼,因其引发的种种冲突,让很多人开始审视它存在的必要性。

漫姐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条视频。

一户农村人家在门口贴了张横幅,上面写道:

“彩礼分文不取,另陪嫁十万元,望善待我女儿。”



这一幕看起来温馨无比,很多人对此却并不看好:

“不耽误吵架的时候骂你倒贴。”

“不用彩礼,男方不会珍惜的,最后输得一败涂地,人财两空。”

“遇到好的还好,遇到不好的,只会觉得自己牛逼,不花钱就能娶到媳妇。”

收彩礼要被骂虚荣,不收彩礼又要被嘲倒贴。

彩礼到底该不该收?在这一问题上,好像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彩礼也在沿袭和实践中,被赋予了各种新的含义。

它可以是父母辈对子辈的资助——

随着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人开始把彩礼和嫁妆看作是新家庭的启动资金。

小两口可以用这笔钱装修自己的新家,开启一段崭新的二人生活。

同时,它也可以被当成女性在婚姻中权益的保障——而非物化女性的元凶。

去年,北京法院审结了一起离婚案。

案件中的夫妻二人2015年结婚并育有一子。

妻子在婚后当起了全职太太,既照顾孩子,又料理家务;

而丈夫除了上班,对家庭事务几乎不关心也不参与,甚至还和第三者同居。

离婚时,妻子要求得到多年来在婚姻中的劳务补偿。

最后,法院一审判定,丈夫给付妻子家务补偿款5万元。

虽是开了先河,但这个金额还是令人不太满意。



当了5年的全职太太,意味着与社会脱节了5年,离婚后想要重新找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

而她所得到的劳务补偿,甚至还不如一个保姆1年的工资。

正如视频博主王慧玲所说,当全职主妇,是一件劳动价值不被社会承认,且毫无保障的事情。



对她们而言,彩礼即便杯水车薪,也是聊胜于无的慰藉。

而哪怕是经济独立的职场女性,面对结婚生子,依然要经受不小的挑战。

一位已婚女性曾经发帖说道:

“大家一定记得要彩礼!不要用虚无的东西给自己洗脑感动自己。”

“我当时真是昏了头,给了多少彩礼,我妈妈就给了多少嫁妆,看似公平吧。

现在准备怀孕我才傻了,我身材没了,身体差了,要顶着阵痛,冒生命的危险,工作耽误了,开始担心一个生命的种种未来……”



不可否认,在多数情况下,女性在婚姻中需要承担的风险是大于男人的。

越是在基层的家庭,这种情况就越是普遍。

从这一层面上讲,彩礼可以是女性婚后的一笔保障金,为她们因生育、家务、带娃等造成的损失进行兜底。

王慧玲在她的视频《当下基层女性的婚姻困境》中讲了这样一番话,漫姐深以为然:

“如果有一天女性的生育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没有人可以勉强得了女性。

社会也认可全职妈妈这个职业,并立法给予母亲和孩子生活保障。

如果我们走到这个阶段的话,我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彩礼。”



结婚没有彩礼你还会嫁给对方吗?

一段随机的街头采访,展现了女生们对此不同的见解。

“多少没关系,但肯定要有,让我妈妈心里舒坦。不可能说我妈把我养这么大,彩礼都不给我,就跟别人跑了,那她多伤心啊。”



“我会的,只要对我好,对我家人好就好了。”



“要看他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他有没有那份心意吧。”



对于彩礼的看法,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究竟是卖女儿还是保护女儿,是虚荣还是倒贴,其实全凭自己的想法。

彩礼的含义是当事人赋予的,而不是由局外人的眼光决定的。

真正相爱的人不会被彩礼所阻碍,对此斤斤计较的,一定是有一方不够爱。





而真正独立的人,也绝不会被彩礼所桎梏。

独立是选择自由,是无论收不收彩礼,都有足够的底气让自己无憾。



结婚前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彩礼,而是那个将要共度一生的人。

愿每一对相爱的人,都能拥有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