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前不久澳大利亚就为了加入美国围堵中国的一个军事合作项目,拿到美国的核潜艇技术,就不顾最起码的契约精神,违背了与法国签订的潜艇制造协议。就连澳大利亚国内一些人当时都感叹“有澳大利亚当朋友,谁还需要敌人”。
而最近,有澳大利亚人又干出了一件让美国人有些尴尬的大蠢事。
在10月5日这天,一大群被澳大利亚反华媒体大亨默多克控制的澳大利亚主流媒体,以及一些美国的右翼媒体,纷纷报道了一则所谓的“爆炸性”新闻。
这则新闻的内容是,澳大利亚一个名叫“因特网2.0”(Internet 2.0)的网络安全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武汉一些医学科研机构在2019年夏季和秋季的时候,购入了“远超”往年的PCR仪器,并强调这种仪器是用来在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的。
由此,该公司宣称,他们认为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而且“大大早于中国政府通知世界卫生组织的时间”。
然而,耿直哥稍加核实后却发现,这个澳大利亚“因特网2.0”公司发布的报告,简直白痴到了极点,不仅刻意隐瞒了PCR仪器在生命科学、化学以及农业等许多领域广泛的应用范围,就连基本的采购信息都搞错了,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怀疑该公司的人员是不是连中文都看不懂。
而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媒体,如此急切地就将澳大利亚这份拉胯的报告,当成宝贝大肆宣传,更是相当于在给中国“送脸”,不仅抹黑不了中国,反而证明了美国和澳大利亚某些人的卑鄙与无耻。
那么接下来,耿直哥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报告有多么白痴。
如下图所示,在这个“中国武汉PCR采购报告”中,“因特网2.0”公司的“专业”数据分析团队先是介绍了他们的“调查”手法,称他们是在一个名叫“中国采招网”的平台上用关键词“PCR”进行搜索,搜集到了1716份2007年到2019年间来自湖北武汉地区的相关采购数据。
然后,该公司的“专业团队”将这些数据输入了他们自己的系统,进行分组归类和对比,结果发现在2019年武汉各单位采购的PCR设备数量,“远多于”2018年。
其中,他们特别提到在2019年10月时,仅武汉科技大学一家单位就采购了远超2018年全年数量的PCR仪器。
该公司的“专业”人员在报告中还表示,在发现武汉科技大学在2019年10月“异常”的PCR购买量后,他们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在武汉科技大学的官网上发现该校与8所医院有隶属关系,而且还与22所医院有合作关系。
由此,这些“专业”的调查人员便宣称,他们认为武汉科技大学10月暴增的PCR仪器购买量,可能是因为武汉当时已经出现了疫情,所以这家与这么多医院有关联的大学才会购入这么多PCR仪器。
然而,耿直哥通过核实、采访和进一步的比对后发现,这个澳大利亚公司重点列出的这个武汉科技大学的“线索”,存在着多个常识与事实性的漏洞。
首先,“因特网2.0”公司这份报告最大的一个漏洞,是其并不了解或刻意隐瞒了PCR仪器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农业、以及医学领域广泛、多样和普遍的用途或使用场景,只刻意强调PCR仪器是用来检测新冠感染的。这种认知上的“信息污染”,便会导致不了解这种仪器的人很容易被误导,以为买PCR仪器就是用来“测新冠”的。
而且,即便是在医学检测层面,PCR仪器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可以用来检测大量病毒,而不仅仅只有新冠病毒。有熟悉该仪器的人士告诉耿直哥,随着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这种应用场景广泛且普遍的设备,只会被人们更多的使用,其采购量逐年增加很正常。
其次,武汉科技大学在2019年所有涉及PCR仪器的采购项目中,都不是只购买了PCR仪器,而是一同购买了许多其他仪器,且这些仪器在数量或价值上要高于PCR仪器。更重要的是,这些一同购买的其他仪器,基本上都不是用于新冠病毒或者冠状病毒的检测这一场景的。
比如,一份2019年9月27日的招标文件显示, 武汉科技大学当时准备投入155万元的预算,购入一台预算在27万元的PCR仪器,以及一台预算在128万内的全自动切片扫描仪。这个项目最终在当年10月25日中标,成交价格为144.88万元。
另一份2019年10月11日的招标文件则显示,武汉科技大学拿出了280万预算准备购买一台PCR仪器,以及一台无标记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该项目最终在10月18日中标,成交价格为277.5万。
对此,一位来自武汉医院系统、直接负责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专家就告诉耿直哥,不论是第一份招标文件中的全自动切片扫描仪,还是第二份中的无标记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都不是应对新冠病毒检测这一场景的标配仪器,而是用作其他实验需要的——比如全自动切片扫描仪更多是用于病理研究的。
那么,什么是新冠病毒检测的标配仪器呢?如下图所示,2020年4月26日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为了防疫而紧急采购了一批新冠病毒检测设备,其中除了PCR仪器外,还有一种叫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的设备,这种设备便是进行新冠检测时必须有的一种标配仪器。
武汉红十字医院在2020年5月18日采购的一批新冠核酸检测设备中,同样可以看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这种设备:
而在2020年8月26日湖北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采购的新冠疫情防控设备中,除了出现了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核酸检测设备外,还出现了高通量测序系统等基因测序设备,基因测序设备亦是检测新冠病毒时相当重要的仪器。当新冠病毒出现变异导致核酸检测受影响时,就需要基因测序出马了。
但武汉科技大学在2019年几次采购PCR仪器时,其一同购买的其他仪器都不包含上述这两种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必须或很常见的标配设备。其2019年5月10日一份采购文件中出现的离心机,虽然可用于新冠病毒检测,但这种设备更多是用于科研需要,并不是检测的标配设备,其他诸如冷冻切片机这样的设备,亦与新冠检测无关,而是用于病理研究的。因此,这些被一同购买的其他仪器,反而证明了该校在2019年购买PCR仪器并不是用于新冠病毒检测,而是出于其他实验需要。
然而,澳大利亚“因特网2.0”公司为了编造新冠疫情于2019年夏秋季就出现在武汉的谎言,隐瞒了这些重要的事实,再加上其在报告开头对于PCR仪器“是用来测新冠的”这种用途上的“认知污染”,便导致武汉科技大学在2019年不论买什么仪器,不论这些仪器与新冠病毒检测多么无关,也不论这些仪器的数量或价值是不是多于PCR仪器,只要这些仪器是和PCR仪器一起买的,这些采购的总预算或总成交金额都会被“因特网2.0”公司“注水”般地算作是“买PCR测新冠的钱”,以此支撑其抛出的“2019年夏秋季武汉PCR设备采购出现不正常增量,很可能与新冠出现有关”的阴谋论,蒙骗世人。
同时,由于这家澳大利亚公司也没有透露武汉科技大学在2019年购买PCR仪器时一同购买的其他设备的具体信息,导致国外一些理性客观的专家也难以有的放矢地从这方面下手揭露其这一歪曲事实的操作。
再次,耿直哥还发现“因特网2.0”的这份报告中存在多处数据计算混乱的错误。其中,除了将“招标预算”和“中标成交金额”这两个数字错误地混用外,这份报告的编造人员甚至还完全搞错了武汉科技大学9月和12月的采购数据。
我们先说12月的那个67万的数据。耿直哥核实后发现,武汉科技大学生科院在2019年10月11日开始就一揽子实验室仪器进行招标,当时该项目的总预算是79.5万元。而在10月30日中标后,该项目的最终的成交价为78.9万。
随后,在2019年12月23日,武汉科技大学生科院发布了两份文件,一份是一个价值11.955万的合同,一份是一个价值66.945万的合同,两个合同分别与不同的供应商签署,但两者的价格相加后正好是10月30日成交的78.9万的价格。
而且,中国采招网也在其PC端的页面上列出了这两个12月23日的合同,与之前10月那个78.9万成交的项目,是“相关招标”。
可“因特网2.0”公司居然将其中那个66.945万的合同,直接当成了武汉科技大学12月的“PCR采购项目”……
至于2019年9月份那个145万的数据,这个数字很可能来自于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个2019年9月27日招标的“武汉科技大学全自动切片扫描系统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项目。因为耿直哥翻遍了中国采招网2019年9月与武汉科技大学和PCR有关的全部采购信息,最后只发现了这个在9月27日以155万的预算开始招标、后于10月25日以144.88万成交的项目。也只有这个项目最后那144.88万的成交价格,最符合“因特网2.0”公司给出的那个四舍五入后的145万的数字。
可惊人的是,“因特网2.0”公司一边将该项目145万的成交数字算作9月的“采购数据”,另一方面却把该项目原本155万的预算计入了10月的“采购数据”中。其10月总计435万的数据,便是这个155万的项目预算和10月另一个“无标记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的项目280万的预算相加后得出来的。
而这也就意味着,为了抹黑中国编造谎言, “因特网2.0”公司居然干出了把同一个采购项目的数据反复使用的操作,只为给其“PCR采购数据”注水。
至此,耿直哥再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在“因特网2.0”公司涉及武汉科技大学的“PCR采购”信息上,发现的三个严重事实错误和漏洞:
1. 他们隐瞒了PCR仪器广泛和普遍的用途,通过信息污染让人们以为PCR仪器只是用来“测新冠”的;
2. 他们未能区分或故意不区分武汉科技大学在采购PCR仪器时一同购买的其他仪器,未能搞清或故意不搞清其他这些仪器的使用场景,并将这些仪器都算作了“测新冠”用的“PCR采购”,从而令数据“注水”;
3. 他们的数据使用极为混乱,将2019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的一份采购数据算作了12月的数据,还为了将数据“注水”,将9月27日招标的一份采购项目的数据,在9月和10月的数据计算上重复使用。
这些最基本的常识、事实和数据上的严重错误,还意味着澳大利亚“因特网2.0”妄图通过歪曲乃至篡改2019年武汉“PCR采购数据”,将疫情出现时间“人为提前”,以此抹黑中国“瞒报疫情”的“专业”报告,已经彻底公信力“死亡”了。毕竟,武汉科技大学这个案例可是这份报告的一个“核心论据”,但这个核心论据目前已经完全站不住脚了,这份报告中其他那些“如法炮制”的栽赃和指控,又怎能“独善其身”呢?
其实,一些有脑子的西方网民也已经发现,“因特网2.0”公司的这份报告太粗糙了,难以得出新冠疫情在2019年夏秋季就出现在武汉的结论,并要求该公司公开全部数据。
更逗的是,一些美国主流媒体对于“因特网2.0”这个澳大利亚公司编造的拙劣报告,也颇为尴尬。比如美国彭博社虽然将这个报告当做了“正经事”进行了报道,却也不得不在其报道中指出PCR仪器的用途其实很广泛、也很常见,仅凭采购量的增加得不出什么结论。
彭博社还难得地指出,在新冠疫情出现之前,中国还曾在2019遭遇过猪流感的冲击。这说明,即便“因特网2.0”公司在其报告中还列出了当地疾控中心和动物检测机构也增购了PCR设备的情况,并宣称此事“值得关注”,这同样说明不了这些事情与新冠疫情有关。
不过,即便有这些“客观”的内容存在,耿直哥对于彭博社未能深入地去调查这份报告本身的内容,还是觉得遗憾,甚至有些疑惑。因为如果是中国媒体发布这么一个漏洞百出的报告指责美国,像彭博社这样美国媒体肯定会立刻出来辟谣。
可为什么当中国成为了这种谣言的受害者时,号称全球最专业的彭博社记者却没有拿出辟谣的精神,反而只是在“隔靴搔痒”,甚至变相给了“因特网2.0”这一阴谋论传播的平台呢?
这或许是因为,“因特网2.0”公司的负责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背景?
网络上的公开资料就显示,该公司的创始人兼CEO罗伯特·波特(Robert Potter),曾为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政府工作,参与过这三国官方的“网络安全”或者说是“网络情报”工作。他还有在BAE这样的西方军火商和《华盛顿邮报》这样的西方主流媒体的工作,干的也是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项目——不夸张的说,此人可谓是西方那套“军事+工业+政治+媒体共生体”的活体标本了。
他的“因特网2.0”公司,自然也就不是什么普通的“网络安全公司”了,而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为抹黑中国而用来“设置议题”的又一个马甲——是的,这样的“马甲”公司还有很多很多。
因此,即便该公司的报告中有这么禁不起检验的明显的漏洞,波特和他的团队仍然会强行颠倒黑白,栽赃中国。毕竟,这可是美西方反华势力的一项“命题作文”呢。
最后耿直哥想说,“因特网2.0”公司耍弄的这种去中国的采购招标网站上扒数据,通过歪曲数据和专业化的包装,然后编造出“武汉2019年PCR仪器采购量异常增长”的阴谋论,其实早已不是一次了。
比如去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团队就发布了一篇看似很“专业”的学术论文,说什么2019年秋季武汉各家医院停车场数量的比往年同期多,并由此宣称武汉在2019年秋季就出现了疫情,想以此抹黑中国。尽管当时耿直哥很快查明了论文中使用的卫星图有很大的角度问题,哈佛的团队是在用这些错误的图片带节奏歪曲事实,但美国许多主流媒体还是大肆报道了最初的谣言,却对我们和外交部详细的辟谣集体失声装死。
而在今年8月,美国一帮政客又发布了一份看似很“专业”的报告,称他们通过检索中国官方的招投标平台,发现武汉病毒所曾经花了“6亿美元”在2019年秋季改建空调系统。尽管此事很快被新华社的记者王子辰查明了真相,是这些美国政客及其员工不懂中文数字,闹了个大乌龙。可美国媒体同样在真相揭开后集体装傻不报。而且这些政客去中国的招投标平台上扒数据并进行歪曲的套路,还被如今澳大利亚这个“因特网2.0”继承了过来。
这都说明,我们的敌人发动的这一次次的抹黑攻势,并不是一种零散的随机行为,而是在有目的地利用他们在国际上的舆论垄断地位,编制起一张由许多阴谋论交织而成的大网,想将我国彻底困在其中,让我们百口莫辩。
所以,我们不应该对这种的攻势感到麻木,哪怕他们的攻势很低级。我们应该时刻警惕并及时反击,特别是要及时在国际上进行发声,哪怕西方媒体装傻,我们都要想办法在国际舆论场留下我们铿锵有力的打脸声。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