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要告诉大家一个重磅消息:再等个小半年,北京冬奥会就要来了!作为奥运双会之一,冬奥会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夏奥会。

如果说夏奥会是艳阳高照下技术与力量的比拼,那么冬奥会则是冰天雪地里速度与优雅的较量,同是激情澎湃的体育盛典。



(图源:北京冬奥奥组委)

而且这次在咱们首都举办,看点绝对拉满,想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惊艳绝伦,全世界有目共睹。

经历13年高速发展后,我国再次举办的北京2022冬奥会,又将是怎样一番瑰丽风景,着实令人遐想联翩。

下面就带大家提前瞧瞧冬奥会上的黑科技,感受不一样的震撼。

自由视角观赛

自由视角观赛,小雷最喜欢的技术之一,说是直播观众的福音不为过。

不同于以往摄影师扛着相机跟拍的传统模式,本届冬奥会在多个赛场上单独部署40台相机,多个机位绕着场地360度拍摄,捕抓比赛全程的所有细节。

这么做的好处是弥补了传统直播视角单一,画面固定不变缺点,提供了360度观赛的神奇体验。



(图源:CCTV13)

我们只要用手机打开冬奥会直播App观看赛事视频, 手指长按屏幕然后滑动,就能随心所欲调整视频角度,感受不同视角下运动员的姿态。

俯视仰视侧视千变万化,每位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视角,怎么精彩怎么来,真正的大饱眼福。



(图源:CCTV5)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

既然叫冬奥会,绝大部分赛事肯定与“冰”有关,如滑冰、冰球、冰壶。

因此能否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冰地,将影响着运动员们的发挥,进而决定了比赛的精彩程度。

所以这次国家速滑馆放出大招,舍弃国际惯用的传统制冰技术,采用咱们自研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在冬奥会历史上实属头一回。



(图源:新京报)

之所以使用二氧化碳制冷,一是与传统制冰技术相比,制冷效率提升20%以上。

说白了就是对比别家,咱们的技术不仅省电省资源,而且生成冰面的速度更快。

国家速滑馆内1.2万平方米的冰场面积,仅耗时14天便完成制冰,快到吓人。



(图源:新京报)

二是温度恒定,高速滑冰项目对冰面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温度高的冰面过软,减缓运动员的速度,温度低的冰面过硬蹬不住冰,容易打滑阻碍滑行。

二氧化碳制冰则不存在这些缺陷,每一寸冰面的温差不超0.5摄氏度,最大限度降低意外因素的影响,保证比赛公平性与安全性。

创造最佳的场地让运动员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咱们观众才能享受到激情满满的比赛,说不准到时候诞生好几个世界纪录。



(图源:新京报)

科学训练

赛场场地有黑科技的加持,变得更加坚固耐用,运动员自然少不了高科技的训练,精进技术,提高水平。

举个例子:滑雪运动员,他们需要从1000米高的山上沿着雪道一路滑至山底处的终点,沿途还得精准穿过旗门。

个中的难度与惊险超乎想象,在高速滑翔的过程中哪怕有个小失误,很可能与胜利失之交臂,极其考究选手们的技术与心态。

为此中国滑雪训练队引入大量科学设备辅助训练,在高山上设下多个摄像机、无人机,还让运动员戴上专业传感器设备。



(图源:科技日报)

以便监测他们高速运动时的状态,细致地捕抓动作变化,选手们大到拐弯、小到手指抖动、入弯时速度多少、使用哪种姿势可以减少风阻等等。

每一个细节、指标都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作针对性训练,不断强化技术。

据国家队透露,运动员经过系统动作优化分析后,攻克高难度动作的成功率提升约15%,肉眼可见的进步。

在长时间的严谨科学训练下,中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会提高到何等恐怖层次,怕是只有站在赛场那一刻方知晓。

所以说明年的北京冬奥会看点满满,绝不会让我们感到无趣。



(图源:北京冬奥奥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