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门高,是印度的特性。

好长时间没聊印度了。

最近,印度最热门的一个词叫:Gati Shakti。

这个词是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独立日上说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印度要启动高达100万亿卢比(超过1.35万亿美元)的宏大基建。

要知道,2020年全年印度的GDP也不过才2.62万亿美元。

要完成莫迪这个基建项目,等于拿出多于一半的GDP。

真够疯狂!

不过,这个计划在印度国内,也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有反对派就讽刺莫迪是又在开“空头支票”,甚至连这张“支票”都是过期的。

原来,这个计划其实已经被莫迪连续三年提出,只是到现在也没真正实施过。

甚至连前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都讽刺说,“连续吹三年,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300万亿卢比的计划了。”



更扎心的是,有专家说,印度这项计划要想成功,必须有中国的协助。



8月16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庆祝印度独立日的活动上放出豪言,政府计划在基础建设领域投入100万亿卢比(约1.35万亿美元)。

100万亿卢比将主要用于建设印度的交通网、公共设施,以降低国内物流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从而提高印度工业的竞争力。

另外,还要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因为,印度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76%的原油都是进口的。

所以,莫迪信誓旦旦地说,印度在25年内实现能源独立,并且在203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可这项计划还是令所有人感到诧异,因为投资金额实在是惊人。

要知道,2008—2018年的十年时间里,印度在基建方面的投资总共才81万亿卢比(约1.1万亿美元)。



印度地方政府每年都需中央补贴巨额资金在基建领域


不过,印度基建也确实到了不整治不行的地步。

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中,印度在基础设施一项排名全球第70位(共140个经济体)。

同时,在世界银行的《物流运行指数》(LPI)排名中,印度排名也基本在40名开外。

就连印度财政部经济事务司也承认,基础设施滞后,拖累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约4%-5%。

而由于国内孱弱的供应链,印度整体经济下滑严重,2020年印度总出口额下降了7.2%,仅有2906亿美元。



2020年印度GDP下滑8%,创20年最差成绩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任何国家经济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道路建设。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达519.8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1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可如果有人注意到印度公布的数据,一定会大吃一惊。

2020年,印度官宣自己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800万公里。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明明基建不足的印度,公路里程数居然远超我国。

不过,如果知晓印度GDP的“核算大法”,也就不奇怪了。

2015年,印度强行调整了GDP核算方式,将制造指数绑定在同类商品上。

简单地说,就是一家如果有头牛,不仅牛是有价值商品,连牛粪也得算是有价值商品。



是不是闻到一股浓郁的印度风情味

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印两国给公路制定的标准不一样,印度才产生了所谓的“800万公里”的公路总里程数据。

我国的公路是参考国际标准建造的硬质水泥路,同时按照宽度、行驶速度、通行车辆等标准分为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按行政级别型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而印度公路从行政等级上只有联邦公路、邦公路和地方公路。

联邦公路算是印度最高等级的公路,限速是80km/h,啥车都可以跑。对了,牛车也可以,汽车碰到牛车还得主动避让。



印度国内各类公路的现状


至于邦公路和地方公路就更没谱了,宽度基本少于一米,也是啥车都可以跑。

这两种公路基本都是黄土路,属于“天晴一块铜,雨天一包脓”的状态,能有沥青铺设的路段那得算“豪华公路”。

凡是牛羊能走的,在印度都可以算公路,啥公路等级、公路质量的都不重要,至于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导引设施,那属于想多了。

不过,公路基建里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印度老老实实地承认只有1万多公里。

这里面有没有水分,也就不好再细究了。

一句话总结,拿我国的县道来和印度大部分公路作对比,都算欺负人家。

这样的公路建设体系,可想而知对印度经济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莫迪此时推出这个计划,首先还是因为疫情重创印度经济。

由于疫情影响,印度经济产出在上一财年创纪录下降7.3%。

因为政府亏空,莫迪甚至不得不计划在未来四年出售6万亿卢比(约810亿美元)的国有资产,来弥补国有基础设施的预算赤字。



印度政府未来将不得不出售国有基础设施资产来筹集6万亿卢比

最令印度胸闷的是,因为之前听了美国的怂恿,印度在20年左右时间在阿富汗国内投入了30亿美元搞建设。

钱砸了不少,可随着美军撤出,新上台的塔利班却对印度下了“驱逐令”,还要将基建项目、战后重建工程交给中国来做。

虽然之前一些投资和莫迪政府没关系,可毕竟在他任内几十亿美元彻底打了水漂,这笔账还是算在了他头上。

印度人民心里有气,自己国内的基建还一塌糊涂,却花巨资在阿富汗修水坝,建公路,到头来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印度国内媒体批评莫迪政府是近40年干得最差的一届。

在经济持续下滑与被吐槽的背景下,莫迪又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今年7月,一家做通讯软件的以色列公司发生数据泄露,数据里有许多印度政要的名字,而他们几乎都是莫迪政府的反对者和持不同政见人士。



印度“监听门”曝光,多名反对派议员要求在议会“讨说法”

事件发生后,该公司也很诚实,表示印度政府向他们购买过该款软件。

消息一出,印度国内顿时炸锅。

许多反对派人士联合在一起,开始向印度最高法院起诉莫迪,起诉的理由就是“叛国”。

莫迪当然不会承认和这件事有关。

但印度国内还是十分不满,特别是莫迪所领导的政府,更是招致严重怀疑。

受种种因素影响,根据《今日印度》8月发布的《国民情绪调查》,莫迪的支持率已从去年的66%跌到了24%。



为了挽回不利局面,重拾民众的信任,莫迪在此时抛出这个100万亿卢比基建计划,可谓是“司马昭之心”。

当然,莫迪也有不方便明说的更深层次原因。

那就是印度和中国彼此在经济、军事上的较量。

印度长期以来充满了强烈的迷之自信,深陷于自己的强国梦中。

遗憾的是,这个梦总是被中国这个邻居给“敲醒”。

之前中印边界的对峙局面,在军事力量、战备速度以及强大的组织和动员方面,中国完胜。

看来硬的不行,莫迪只能借发展印度制造来与中国竞争。

道理很简单,印度和中国都是制造业大国,印度如果能通过发展基建带动制造业迅速发展,势必就从中国的“蛋糕”里挖走一大块。

可惜对于印度来说,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对于莫迪的基建计划,印度很多人并不看好。

道理很简单,政府没钱,听听就好。

前面说过,2020年印度GDP约为2.62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100万亿卢比的基建计划所用资金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以上。

若按照印度政府2020年提出的5万亿美元的GDP目标,那么印度2020-2024年名义GDP平均增速需达到10.64%以上。



因此,以莫迪提出的100万亿卢比基建投资计划,印度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入不敷出,远超印度能负担的经济实力。

况且,印度眼下又是疫情,又是经济下滑,哪里有钱搞建设呢?

对于莫迪来说,这个牛皮吹出去了,可风险实在巨大。

做了,那等于就是把印度的家底抵押出去,一把“梭哈”。

不做……不做也正常,因为阻力实在太大。

倒不仅仅是没钱的关系。

当然,还有个问题:在印度搞基建效率实在太低,低到哪怕别人砸钱,事情都还没干好。

2016年,日本曾投资一万亿日元(约584亿元人民币)给印度建高铁,先期已经投了几十亿。

按照原先计划,这条高铁2022年通车,可工程至今才开展了不到20%。印度还在和日本商议将项目能否再延期五年,气得日本政府都打算放弃这个项目。



印度和日本合作的高铁项目完工日期已经一拖再拖


其实,项目的进展不顺利和征地工作有关。

印度是土地私有制,各邦又有各邦的地方利益。

因此,凡是被征地的民众纷纷坐地起价,不仅要钱,还要房子,要工作,就差再要求发个老婆。

印度的很多部门根本没考虑到高铁是个利国利民的事情,本着“冤大头”不宰白不宰的想法,答应了民众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并且不管不顾地就将这些转嫁给日方。

日本完全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合作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再比如,印度和尼泊尔在2015年签署了个跨境石化管道谅解备忘录。

谅解啥呢,原来这个项目是1995年就开始筹划、推进。

可主要操作方的印度搞了十年,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只能大家坐下来重新协商解决。

还有印度-缅甸-泰国三国高速公路,在2005年就动工开建,可也是由于印度方面的效率问题,完工日期一拖再拖。

再比如,2018年,莫迪曾自豪地在位于阿萨姆邦印度最长铁路公路两用桥(博济比尔桥)开通仪式上宣传“政府完全改掉了印度过去的‘磨蹭文化’”。



印度这座长4.94公里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耗时16年才完工


这话听着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这座博济比尔桥是印度目前“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总长4.94公里,2002年开工,却耗时16年才完工。

事实上,莫迪这话带有炫耀的味道。

这座桥其实是在他2014年上任后,再三催促下才完工的。

可4年时间修一座长度不到5公里的铁路桥,这个效率也实在高不到哪去。

同样是4年时间,中国修建横跨30公里宽度的南京长江四桥,2008年动工,2012年12月便正式全线通车。



跨度30公里的南京长江四桥,2008年开工,2012年底就交付使用

可以说,按照眼下这种效率,参考印度官僚体系可能存在的腐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各部门间推诿等因素影响,莫迪想搞大规模基建,只怕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

况且,印度在疫情和饥荒的双重危机下,许多印度农民已经活不下去。

特别是新的农业法实施,已导致十多万人上街抗议,城里的青少年也因为失业率增高,正躁动不安。



9月5日,数十万印度农民在北方邦抗议政府的新农业法


当然,在国际上,很多专业人士也不看好莫迪这个庞大的基建计划。

就拿莫迪的能源独立,搞清洁能源来说。

不管是太阳能、风电,都是间歇性的电力,不像水、煤发电,可以源源不断。

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要有储能系统。

印度在这方面技术几乎不值得一提,而这恰恰是中国的技术优势。

所以,有专家就认为,不光是印度,未来各国发展再生能源产业,都必须有中国厂商的协助。

这一点不知道莫迪在做计划前,有没有想到。

当然,莫迪这个100万亿的计划到底是“画大饼充饥”,还是真的打算搏一把大的。

我们中国人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