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排外的日本人,

最繁华的唐人街

 

日本人的骨子里是非常排外的。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以排外著称的日本,却有一条亚洲最大、最繁华的唐人街存在了160年,这就是“横滨中华街”。

 

这条全是中国店铺的商业街,如今是前往横滨旅行必去的打卡地,和其他地方的“中国城”、“唐人街”不同的是,来这里的游客99%都不是华人。

 

这条中华街不仅有来自中国各地的美食,还有中文学校、中国的银行、私塾、关帝庙、妈祖庙……160年来,历经关东大地震、日本侵华战争、美国大轰炸,几度化为废墟又几度重建。



这条街建造的年代,和横滨这个城市的建造属于同时。它不仅见证了日本的近现代史,在此也发生了许多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和事件。

 

1853年,发生了改变日本国运的“黑船事件”。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不请自来,出现在了日本海域。为了安顿要求通商的美国人,1859年,日本的幕府选了远离市区的横滨村作为外国人的聚集区,原本的小渔村变成了大港口。

 

在日本打开国门开设横滨港之前,横滨本来是一个只有350人左右的小渔村 ,几乎没有中国人来过这里。

 

随着横滨的开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寻找商机,形成了最早的中华街。

 

像所有早期的海外华人一样,凭借着三把刀闯世界,即“菜刀、剪刀、剃刀”。不过到最后,还是拿“菜刀”的华人在横滨立足。排外的日本人可以不喜欢华人的裁缝和理发师,但是中华美食的诱惑是他们无法抵挡的。



如果你来到这条中华街,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气派而充满中华风情的牌楼。中华街的牌楼一共有11座,基于中国风水而建。这些牌楼据说有守护街道不受邪气入侵,带来繁荣、平安的功能。位于东南西北的门有:朝阳门、朱雀门、延平门、玄武门,各门都有守护兽。



此外还有善邻门,寓意与邻为善。一位华侨的话很有深意:“人可以选择邻居,但无法选择邻国”。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两国人民应该友善相处。

 

还有天长门、地久门、西阳门,两座市场通门,加上进门口的中华街门,中华风情的牌楼对于日本人和国际游客来说,犹如走进异域空间的大门,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那就是家乡的风情。

 

通过这些牌楼,你将看到中华街最具有吸引力的风景——各种中华美食。这里有各类店铺 500多家,其中一大半是中餐馆。京、川、沪、湘、鲁、粤等主要菜系应有尽有,著名的“老字号”如 “大三元”、“壮元楼”、“万珍楼”、“博雅亭”,更是生意红火,宾客满座。



从贵州茅台到西湖龙井,从江西瓷器到湖南湘绣,从龙口粉丝到镇江香醋,从漆画、铁画、到地毯、毛毯,从草编、花帽、景泰蓝到北京烤鸭、榨菜、腐乳…… 无所不包。

 

日本人管这条街叫做“食的天堂”。哪怕是他们有着自以为傲的日本料理,但是在中华美食面前,他们也会为之折服。

 

如今有一万多名华人常年居住在此,160年来,华人们背后的故事,比美食还要精彩。

 

2、

中华街的中国人

 

1895年,横滨港口的一艘船上,一位没有辫子的中年人正在向华侨们发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演说,他就是孙中山。

 

横滨的中华街,曾经是孙中山海外反清的重要基地。

 

在一位名叫冯镜如的华侨开设的文具店里,孙中山创立了兴中会横滨分会,交结联络各界人士。三年之后,一位叫做梁启超的年轻人逃亡到了横滨,在中华街落脚。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他肩负着“六君子”未竟的事业,在中华街创办了《清议报》与《新民丛报》,想要用笔杆子影响改造国民的思想。

 

孙中山和梁启超也在这条街上的寓所会面,孙中山力邀梁启超加入革命阵营,而梁启超却还无法放下“保皇派”君主立宪的理想。这两位改变中国近代史的伟人,就这样在中华街畅谈中国的未来,不久之后,他们的空谈和理想竟能变成现实。

 

中华街现在有两所中文学校,这两所学校原来是同一所,在1952年之后才一分为二。它们的前身,正是孙中山在1897年创办的中西学校,校名取自孙中山很认同的一句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这两位伟人激昂浩荡的背后,是默默无闻的华侨们在真金白银地支持着他们。“华侨乃革命之母”,孙中山在革命成功之后道出了这样的感谢。

 

华侨们在横滨的创业也并非易事。

 

如今中华街的那些门庭若市的老字号,几乎都是几代人的辛苦接力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中华街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万珍楼”,从1892年就开店了,如今它的掌门人林兼正,是中华街最具号召力的人物,同时身为横滨中华街发展会协同组合的理事长,中华街的路名有很多都是他起的。



异乡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尤其是在中日两国那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在日本的求生更为艰难。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林兼正的弟弟患上了急病,但因为是中国人的身份,医院拒绝给他注射盘尼西林,因此病逝。几十年之后,说起这段往事,林兼正还是无法释怀。



战争时期中华街也迅速陷入了凋敝,1945年5月,美军对横滨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数万枚燃烧弹将横滨变成了火海,中华街也因此付之一炬。

 

10年之后,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重建的进行,中华街又在废墟之中拔地而起。中国人又陆陆续续来到这里开起了店铺,继续异国的奋斗。那座“中华街”和“善邻门”的牌楼,也是在那时建成揭幕,“善邻门”的牌楼上写着四个大字“亲仁善邻”。这应该是历经战争之苦的两国人民,最美好的愿景。



也是从50年代开始,中华街的华人们开始分为两个阵营,一个在门口悬挂五星红旗,一个还坚持挂着青天白日旗,孙中山创建的中西学校,也被一分为二。

 

尽管大家在立场上有所不同,但终究都是中国人。这样的隔阂到了70、80年代已经不复存在,内斗了半天,到头来大家还是一样听邓丽君,一样过春节,拜关二爷和妈祖,一样是在中华街讨生活。

 

除了那些门面气派的老字号,其实中华街上每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店,都可能是一个中国人在异乡奋斗的故事。

 

“张先生的饺子馆”就是其中之一。

 

“张先生的饺子馆”其实是一个茶叶铺,主要经营中国的茶叶,包饺子只是店主张先生的爱好。

 

张先生名叫张同义,2000年左右,从中国东北来到了横滨中华街。在一家餐厅做了十几年的厨师,长年累月的工作导致了严重的腰伤,曾一度卧床不起,令他感到人生无望。幸好有妻子的悉心照料和鼓励,养好身体之后,他也无法在继续繁重的厨房工作,于是拿着多年的积蓄开了一家茶叶铺。



张先生说:“茶叶一包也就一斤几两重,总不至于伤到腰吧?”在看店之余,张先生又技痒起来,开始做一些饺子来售卖。过去他一天能做1000个,但现在每个月也就做一两次,每次做300个左右,卖给老主顾。

 

在中华街开店几乎全年无休,尤其是在节假日更是忙碌。每年除夕夜,张先生都要工作到晚上12点,关店之后再回家给刚下班的妻子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吃饭之前,张先生向着西边敬香祷告,那是中国故乡的方向。17年来,每个除夕夜都是如此。每到这个时候,他的思乡之情达到了最顶点,他说:“无法形容,心都飞回家乡了”。



不是每个在日本的华人都能出人头地,成为富豪,在中华街,更多的是像张先生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用中国人的勤劳和吃苦精神,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

 

中华街不仅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容身之地,也给一些特殊的日本人提供了庇护之所。

 

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一些日本的战争遗孤开始被接回日本。一位73岁的老人,带着27人的大家族从福建来到了日本。这位老人名叫高谷市郎,他9岁的时候被人带到中国,送给一个中国家庭收养,在中国娶妻生子,如今已是一个大家族的家长。



在过去,他不敢暴露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连自己的妻子都没有告诉。直到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他才有了回到日本故乡的计划。

 

高谷市郎带着大家族来到日本,虽是日本人却感觉格格不入,正好他同村有个人在中华街开了一家餐馆,在同村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人在中华街落脚,才算是在日本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高谷市郎回到日本10年之后去世,他的后人在中华街也开了一家餐厅,如今这个家族已经壮大到了100多人。每次家庭聚会,他们都会拿出老照片来回忆这段特殊的家族史,并感恩中华街和当初帮助他们的中国人。



 

3、

中华风情,亲仁善邻

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中华街”,但是横滨的中华街却属于异类。

这里不是中国人自娱自乐,日渐凋敝的旧堡垒,而是日新月异,深受日本人、全球游客喜爱的美食天堂。

在这里,你感受不到中日两国的世代仇恨,只有诱人的美食和浓浓的中华风情,令你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一位在中华街出生,从未到过中国的二代华人曾这样说:“我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吃的是日本的米长大。中国像是我的爸爸,日本是我的妈妈。真正属于我的,只有中华街。这里有我的事业和朋友,我从未到过中国,但只要看到清晨关帝庙烧香的老人,选择在中国街举办婚礼的华人,我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中国香味。”



这就是横滨中华街的故事,它不仅发生在过去,现在,也将在未来继续。中国人在这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也将中华文化在这里继续发扬,更为中日两国的友好相处、亲仁善邻做出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