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有网友发现,韩国又准备拿中国结来申遗,并且还把中国结改成了“韩国结”。
怎么样,看到这个消息是不是感觉血压飙升?
实际上,这一次并不是韩国官方拿着中国结向联合国申遗。在韩国文化遗产厅官方网站的介绍中,把这种工艺称为“绳结”,而不是“韩国结”。
网站的介绍里说,虽然不知道韩国绳结究竟起源于何时,不过韩国的绳结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那是中国网友冤枉他们了?只能说有一点冤枉,但是没有完全冤枉。
这次之所以引起争议,是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的学生搞了个名为“Soom”的项目,用来宣传韩国的传统文化。
但宣传材料并没有提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网友质疑他们窃取中国文化的评论还被挂了出来,并搬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表示:“我们有理由认为,东亚历史上也存在着文化共享的现象,因此宣传非遗和文化本身的所有权对于国际社会来讲不是一个恰当的态度。”
说得好,既然是这样,你们为什么还申请这么多非遗呢?
不过,在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大部分网友对国外的行为非常敏感,甚至有点过于敏感,却在面对国内时又很奇怪的不太敏感。
前天晚上,B站中秋“花好月圆会”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节目是《风花雪月》。当然,这个风花雪月不是谈情说爱,节目的概念直接源自国家一级编剧阎肃先生在2014 年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
节目里出现了大量中国的传统甲胄,就拿节目里出现的几个举旗人穿的铠甲来说,分别参考了唐代绢纺云纱锦缎明光铠、宋代将校铁浮屠、明代禁卫站殿将军的锁子甲。
为什么会特别注意这个节目呢?因为现在荧幕上的中国铠甲简直没几个能看的,古装剧和历史剧里面到处都是飞碟帽、罗马盔,还有不知道从哪个网页游戏上搞过来的浮夸造型。
有时候最怕的不是他们凑合,而是瞎搞。之前有人发现,宋代名将狄青在电视剧里的铠甲看起来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直到有网友给狄青穿甲的图片处理了一下,很多人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一个宋朝的大将,身上穿的甲胄怎么跟日本战国时期的具足这么像?
▲是不是有那味儿了?
这个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胄复原师江峰在对日本铠甲研究之后突然发现,中国铠甲文化的断层实在太厉害了,他看到的是一片空白。
对国产古装剧痛心疾首的江峰决定自己自己动手,第一个复原的就是B站晚会上也出现的唐朝十三铠之首——明光铠。本来以为很快就能完工的江峰,最终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三年,查阅了很多古籍、陶俑、壁画,才复原完成明光铠。
在他看来,国产剧的服装得尽量考究,别在观众提出质疑的时候,推脱责任,“一大理由是,经费不够啊,但宣传的时候,说拿到投资多少多少。第二大理由是,没关系的,真正关注服装的观众,不足5%!”
关注服装的观众也许确实不足5%,但是产生的影响可是100%。
当然,战场上的铠甲更注重实战能力,在荧幕上的效果不一定好看,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不准在历史的基础上对古代甲胄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改进。
上面提到的“风花雪月”节目里,还有一套铠甲是改良复原的赵云甲,又称子龙甲。
因为《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诞生于明代,子龙甲的主要结构原型也都来自明代文物,包边的装饰原型就来源于明代天王画,护胸板原型来自明代法海寺壁画。
▲明 法海寺壁画 增长天王
但是子龙甲的三吞(肩与腹的吞兽)却没有拘泥于明甲原型,而是采用了大唐风格的龙,更加简洁,霸气。铠甲整体的色调设计,则来自戏曲中赵子龙的白靠(武将服饰)形象。
你要想在历史中找到一副同样的铠甲恐怕不太可能,但你能说这套子龙甲不够中国吗?简直不能更中国了。就像团队成员说的,这套盔甲虽然现实中不存在,但所有的元素都是为了烘托赵子龙的儒将形象,是“我们对儒将最美好的想象的集合体”。
有问题的不只是铠甲。
之前四川柳江古镇重建了唐朝的光明寺,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结果大家越看越不对劲,这重建的光明寺怎么这么眼熟,看起来跟日本奈良的东大寺简直是孪生兄弟。
▲上:光明寺,下:东大寺
这种拿日本建筑风格硬说成唐朝风格的建筑,并不是孤例。
之前浙江宁海的广德寺,也因为建筑中的日本风格,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争议。
▲广德寺
除此之外,近些年日本的枯山水景观在中国也越来越多,这种用砂石代表水,石块代表山的园林风格,从来没有在中国大规模出现,也没有证据表明枯山水发源于中国。
当然,现在已经是2021年,在公共场所以及小区引入日本的园林风格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还有一些场合,枯山水的出现就显得不是那么合适了。
今年初,西安的小雁塔就引起了很多争论。
在2000年左右,小雁塔东南的一个庭院中树立了大量栓马桩,里面还有一块唐碑,搭配起来非常有感觉。
之后这些石刻被撤走,院子里种上了各种花卉,看起来也非常漂亮。结果在今年修正的过程中,这些花卉突然全部被换成了枯山水,看起来跟唐朝的小雁塔实在有点不搭调。
为什么日本建筑在中国遍地开花,只要打开各种社交平台搜索一下就会明白。因为你会看到,从中国东北一直到华南,到处都是小京都、小奈良、小镰仓……
再联想到中国网友为了维护传统文化跟韩国网友的疯狂对线,这感觉就像你玩游戏的时候,打野超神,下路五杀,结果一回头发现大本营被偷家了……
直接打出这些旗号倒还好,毕竟很多人确实喜欢日系风格,但是一边说重修的是唐代建筑,一边宣传自己是小京都,搞一个唐破风挂在上面生怕别人看不见,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觉得不这么搞吸引不到观众。
但你要说中国元素不吸引观众,又有点睁眼说瞎话的感觉。
还是在B站的中秋晚会上,B站邀请萨顶顶演唱了李白的《把酒问月》,曲子则是由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中国新民乐创始人之一马久越老师,敦煌壁画的25份拓印谱创作的。
萨顶顶身上的服装,则是对莫高窟五代第98窟东壁女供养人像的艺术再现,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还主要参考了范文藻先生和常沙娜先生的临摹作品。
这个节目中出现的中原凤鸟鼓车,华盖来自传统的斗拱结构和唐朝鸱尾,地毯则是敦煌复原宝相团花,鼓上的花纹则融合了三足金乌和太阳神鸟金箔。
这华盖跟日式唐破风比起来,到底差在哪里?
很多文化生产者需要赶紧醒一醒,毕竟从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到“龙门金刚”,河南卫视都快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杀疯了。
如果观众和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B站上《黑神话:悟空》两个实机演示的播放量也不可能一个超过2000万,一个逼近4000万,甚至在海外平台也马上突破1000万的播放。
《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亢金龙、室火猪形象都来自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泥塑像,建筑更是来自分别来自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朔州崇福寺、重庆大足石刻、山西隰县小西天等历史古迹。
▲主角变身为室火猪
游戏里很多角色身上的铠甲,直接借鉴了山西高平铁佛寺中的塑像。难道会有人觉得这些传统雕塑和铠甲放在游戏里,比不上日式风格的造型?
▲角色身上的铠甲借鉴了铁佛寺关羽塑像
无论是《黑神话:悟空》,河南卫视,还是B站,都已经触摸到了中国观众和消费者的悄然转变,文化自信越来越强的中国人需要更多能够承载这种自信的产品和节目,希望有更多创作者能够看到这种转变。
当然,需要再次强调一下的是,文化自信并不等于唯我独尊或者抱残守缺。强调坚持自我,并不代表顽固不化,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促进文化不断进步。
毕竟,如果没有国外公司开发的虚幻引擎5,《黑神话:悟空》也不可能把这些中国元素如此惊艳地呈现出来。谁都想要别人欣赏自己的文化,但这种欣赏必须是双向的。
▲外国网友看到中国龙时的惊叹
不能因为传统文化用上了新的形式或者载体,就觉得变味了。难道非要把这些优秀文化供在博物馆和故纸堆里面才算对味?然后再去抱怨别人为什么不愿意了解你的优秀文化?
记住自己从哪里来,正是为了更好地往前走,更开放地接纳全世界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这种包容与自信,也是盛唐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