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D来了。

因为疫情推迟的珠海航展终于又要开始了。这些年来,珠海航展可能是世界上最有看头的航展。珠海航展是否代表世界航空航天最高水平可以争论,但珠海航展代表世界航空航天的最迅猛发展,这是无可置疑的。中国空军也给力,派出歼-16D电子战飞机,还是直接亮身份,而不是语焉不详的“某新型飞机”。歼-16D曾经被坊间称为电歼-16,D指电子战,或者更加广义的电磁战。中国战斗机的命名规则比较挠头,既有用A/B/C作为第一、二、三期重大改型的,如歼-10A/B/C、歼-11A/B,也有用于功能指示的,像S作为双座,如歼-10S,H作为海航改型,如歼-11BH。还有就是现在的D作为电子战(或者电磁战),如歼-16D。不久的将来还将有歼-15D。歼轰-7是指兼有空空和空地能力,但明显空地兼优的歼-16不再使用歼轰的命名。随着更多、更新的作战飞机的研制成功,未来可能会对作战飞机命名体系有所理顺。但这不是多大的问题,要紧的是实质。



歼-16D无疑是从歼-16改进而来的。歼-16是重型双发双座战斗机,具有宽大的机内空间、很大的载重能力、强劲的动力和先进的航电架构,使得歼-16D从一开始就具有优势的起点。歼-16D在外观上与普通歼-16不容易区分,最显眼的翼尖短舱在早期歼-11、苏-30MKK上就有类似的挂载,取消光电泡罩和航炮、机头雷达罩的颜色和形状都有不同更是要有点火眼金睛才能看出来,但歼-16D代表了中国空中力量进入了新的时代。



现代战争分陆地、海洋、天空、宇宙、电磁五个大域,电磁攻防是电磁域战争的基本要素。电磁攻防从电子战开始,而电子战在一战中无线电首次用于战场时就开始了,如无线电侦听、无线电测向、无线电干扰。到二战时代,雷达和反雷达开始了,在越南战争中达到高峰。在现代战场上,电磁攻防已经延伸到光电,所以电子战的说法太狭窄了。但出于习惯,人们还是用电子战的说法。电子战包括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通信侦察、通信干扰。前者重点在雷达,后者重点在无线电通信。这两者是相关的,但又是不同的。不仅使用的频率和信号特征不同,也有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差别,所以技术上有较大的不同。



大部分作战飞机都有一定的自卫电子战能力,雷达告警就是入门级的电子侦察。有的战斗机还有自卫干扰系统,如F-15的EPAWS。歼-11进气口外侧的刀形天线就是电子战天线,苏-30MKK加高的双垂尾顶端也是电子战天线。据说共青团城曾经夸口,苏-30MKK的电子战能力强悍盖世,被打下来一架就赔一架。当然,这种夸口不能当真。但专业电子战飞机就不一样了。不仅电子侦察天线高度灵敏,电子情报系统具有巨大的数据库和分析能力,还有强大的电子干扰系统,可压制敌人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甚至通过敌人无防护的裸线段压制有线通信。电子干扰和信息战也是相关的,信息战首先需要把武器级病毒或者假信息注入敌人的信息系统,这可以电子干扰为载体。



歼-16D的具体能力当然是严格保密的,美欧也对各自的电子战实际能力秘而不宣。坊间传说的90年代美国EA-6B干扰、瘫痪中国东南沿海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的事情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但这样的事例在技术上是可能的。电子干扰有强力干扰,也称白噪声干扰,但这是及其低效的,在实战中很少使用。这好比用地毯式轰炸打兔子,不是不可以,而且不怕兔子乱窜,但实际施加到目标上的功率密度太低,对于任何现实的战场空间,需要的功率不切实际。更加有效的是欺骗式干扰,利用信号的特征对回波加以干扰,以假乱真。比如说,雷达测距是基于发射与接收的时差。回波加一个时差,可以扰乱雷达的测距,这是距离欺骗。雷达测角是靠天线角度,但任何天线都有主瓣、副瓣,好比眼睛的视线和余光。从副瓣“灌入”虚假回波,就可以造成角度欺骗,雷达是无法区分信号是来自主瓣还是副瓣的。



更加复杂的干扰是数字射频调制(DRFM),将入射的编码雷达信号序列完整地存储,然后加以时延后发送回去,由于克隆信号的特征与发射信号完全相同,一般的反干扰措施无法区分。主动相控阵天线由数以千计的独立发射-接收模块组成阵列天线,既可以力往一处使,在某一方向上形成最强大的作用;也可以脚踏多头船,同时应对多个目标。雷达与干扰是逆问题,主动相控阵天线在技术上使得雷达与干扰共存成为可能。歼-16基本型已经装备主动相控阵雷达,歼-16D的进一步强化,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在翼下吊挂额外的电子干扰吊舱,增加电子压制的范围和力度。



专业电子战飞机不仅能点对点压制一台雷达,还具有充足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信号功率,压制一片地区。这使得电子战飞机不仅能掩护机群或者导弹群突防,还能发动独立的电子干扰作战,达成配合多域打击、战略佯动、阻滞敌人行动等多种战略、战役、战术目的。更进一步,歼-16D还能携带电磁攻击吊舱,利用强力微波直接烧毁电磁防护不足的敌人电子装置,从雷达、通信中心到单兵无线电、夜视仪,格杀勿论。在新质武器方面,人们的关注重点常在高超音速武器,但非核电磁脉冲武器的重要性至少应该相提并论。据报道,中国已经在试验有关技术了。与美国的重点在机场防御和对蜂群攻击的简易无人机实现面杀伤不同,中国的重点在于远程的点杀伤,显然是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



电子干扰的软杀伤加上电磁攻击的硬杀伤是电磁域作战的基本手段。硬杀伤还有动能打击,用反辐射导弹物理清除。歼-16D巨大的挂载能力和众多的挂架为此留出足够的地方。一支军队的技术水平越高,对电磁域的软硬杀伤越敏感。装甲旅进攻如果遭受毁灭性的电磁打击,不仅指挥和火控失灵,可能电子控制的战车发动机都要当机,唯一不受损伤的可能反而是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的幸存官兵。舰队、机群的命运更惨。电磁攻击还可用于对无人机、导弹和制导武器的防御作战,一架歼-16D可以防御一大片,而且“弹舱容量”极大提高,只要还有燃油和留空时间,就可以接着打。



美国海军的F-18E/F生产已近尾声,预计在2040年以后的航母联队里也不再充当主力。但由F-18F改型的EA-18G的生产还在继续,在未来航母联队里的作用和数量将进一步提高。EA-18G的产量已经达到F-18E/F的1/4,未来还要增加。美国空军曾经一门心思要走全隐身路线,但在实战中发现电子战飞机不可或缺,只得在作战行动中向美国海军借用EA-18G,能不能借到还要看海军手头上是否有多余的飞机可借。由于投资巨大和缺乏合适的改装平台,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空军还将继续向海军借用。即使美国陆军也借用EA-18G。在阿富汗战争期间,EA-18G经常被用作车队前卫,一方面压制塔利班的手机和无线电通信,另一方面用电磁攻击引爆路边炸弹,或者使之失能。很显然,电子战飞机不再是“小众飞机”,而是主战飞机了。



与早期的EA-6B、EF-111不一样,EA-18G以战斗机为基础,具有战斗机的全套空战能力。事实上,EA-18G是第一个在实战演习中“击落”F-22的战斗机,美国海军还为此得意过好一阵子。歼-16D也一样,在空战场景下,不仅具有远远超过一般战斗机的态势感知,还具有双发重型战斗机与生俱来的强悍空战能力,即使深入敌后,也是挖眼、掏心十八般武艺俱全的悍将,而不是动口不动手的书生。如果说歼-16是战术战斗机,歼-16D则是战略战斗机了。



歼-16D是空军的,当然可以用于海上行动,支援舰队作战。但从歼-15发展而来的歼-15D也在路上了。歼-15和歼-16在结构和系统上具有高度共通性,歼-16D的技术转用于歼-15D毫无压力。这不仅为中国航母编队提供了强大的电磁攻防能力,还将中国的电磁重剑引向远海和敌人的海岸,意义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从冲绳到相模滩的几架歼-15D或许比几十、上百枚东风还要管用,从珊瑚海到塔斯马尼亚海的几架歼-15D更是有奇效。歼-16D来了,来得正是时候,等你已经好久了。